北京地區博物館發展報告發布

博物館藍皮書北京地區博物館發展報告(2019~2020)》暨北京“建設博物館之城”論壇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5月26日電 (李京澤)北京博物館學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6日聯合發佈《博物館藍皮書:北京地區博物館發展報告(2019~2020)》。藍皮書對北京地區博物館2019至2020年發展情況作了全面介紹,正值北京着力打造“博物館之城”,出席發佈會的專家亦對此建言獻策

作爲國內第一部記錄博物館發展情況的藍皮書,其既有對北京地區博物館現狀的全面論述,也有對未來發展路徑的思考,對博物館館舍改造與硬件設施改善、藏品保管、陳列展覽、社教拓展、文創產品研發及智慧博物館建設等,都展開了全面的分析與論述。

根據藍皮書,截至2020年底,北京地區備案博物館已至197座,因爲合併等原因,現行獨立機構開放的博物館爲187座。從宏觀上看,北京已經形成縱橫交織經緯縝密的博物館佈局

值得一提的是,藍皮書指出,隨着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藏品信息數字化採集爲基礎的藏品管理信息化爲傳統的博物館藏品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北京市作爲全國科技文化中心,在高新技術領域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而這一優勢也體現在博物館館舍的改造與維護中。

比如,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第一地點(猿人洞)自20世紀20年代發掘以來,長期遭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爲使猿人洞得到有效保護,猿人洞搭建覆蓋了面積達3700餘平方米的保護棚。從外觀看去,猶如猿人洞外圍撐起了一把科技“保護傘”,有效降低了雨雪冰雹等自然因素對遺址本體的損壞。

中國國家文物局25日消息,截至2020年底,全國登記備案博物館達5788家,其中全國5214家博物館免費開放。支持有條件地區打造“博物館之城”、建設“博物館小鎮”。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地陸續拉開“博物館之城”建設大幕。 發佈會上,專家學者也就北京如何打造“博物館之城”進行了討論。

北京博物館學會首席學術指導崔學諳說,北京地區的博物館可以算作一個代表,它們建設起點高、規模大、水平高,服務於北京地區乃至全國的公衆,受到廣泛好評。他認爲,要建設“博物館之城”,強化科研工作是關鍵環節。博物館要在現有基礎上鞏固提高,通過科研不端挖掘自身的潛能。另外,目前博物館的門類還有待豐富,比如科技類博物館、自然類博物館,社區類博物館比較少。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終身研究館員董琦指出,博物館之間的人才交流工作和藏品交流工作仍需加強。

中國文物報社社長柳士發說,“博物館之城”不是把博物館會聚在城裡,而是把城建在博物館裡,博物館發展的事業也是城市發展的事業。博物館應該進入民衆的日常生活,成爲市民的第二客廳學生第二課堂,其質量提升是當前較爲緊迫的課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