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新冠病例散發 雙節將至如何防傳染?

隨着北京遼寧、四川、浙江等地接連出現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散發病例成爲歲末年初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程中的又一考驗

距離元旦還有一天,距離農曆春節也不過42天,在這兩個重要的節日裡,人們的出行和聚會是否會受到散發病例的影響?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爲,我們雖然取得了抗疫重大成果,但多地散發的確診病例依然提示疫情防控要做到慎終如始,雙節之中防控工作更加謹小慎微。

資料圖爲望京街道一處居民小區內的採樣點,工作人員即將對居民進行核酸檢測採樣。 中新社記者 侯宇

進口生鮮能不能吃?

近些年中國民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進口生鮮被擺上了很多家庭節日或是日常的餐桌。從今年6月北京新發農貿市場疫情,到近來大連、北京等地與冷鏈食品有關的散發病例,進口冷鏈食品讓民衆“望而卻步”。

這涉及到一個新冠病毒環境傳人”的概念,也稱“物傳人”。通常指物品受到病毒污染,人接觸後造成感染。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向媒體表示,“物有感染的話,多大濃度傳染?怎麼傳染?怎麼消殺?這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

“可以確定的是,進口冷凍食品還是可以食用的。”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副主任馮子健接受中新社採訪時表示,各地都按照國家要求對進口冷凍食品進行消毒,可以有效降低公衆暴露風險。另外,總體來講冷凍食品被污染的概率並不高。

馮子健透露,目前中國沒有發現消費者接觸進口冷凍食品和外包裝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報告,但他提醒民衆在購買、烹調冷凍食品時仍需多加註意。比如,處理食材前要洗手,做到生熟分開;加工烹調做到燒熟煮透。

過節能不能回家、旅行

近期,各地針對雙節期間的疫情防控,陸續出臺相關舉措,倡導非必要不出行、錯峰出行,中小學校也在陸續就提前放假展開部署。面對日益緊張的防控形勢,很多人在走與不走之間犯了難,這其中的隱憂在於行程中未知的風險――即我們不知道自己會在何時何地遇見一個潛在的確診患者無症感染者

“目前,在一般的社會面,中國的傳播風險是非常低的。”馮子健分析稱,對於散發病例我們發現的都比較及時,大規模的隔離篩查區域性的防控舉措可以有效控制散發病例的進一步傳播。

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大明從傳播概率角度指出,目前國內散發病例數十例,而中國14億人口,“只要防控做得好,病毒已經失去了大規模流行暴發的可能性”。

但是,感染風險低,並不意味着防控可以放鬆。鍾南山近日公開表示,現在出行確實要更加註意,並不鼓勵到國外去,國內的中風險地區,也不要去。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加之低溫使病毒生存的時間變長,傳染的概率變大。馮子健強調,雙節出行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這三個防護原則很可能要保持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

過節能不能聚會?

2020年春節,各地宣傳不走親訪友的標語條條在目,鄉鎮喇叭裡政府幹部苦口婆心的喊話猶在耳邊。轉眼,2021年春節將至,由於疫情防控,走親訪友仍將是一個排除或者慎選項

馮子健說,在散發病例出現之前,很多地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疫情。我們還沒有辦法對每一個具體的場合、具體的人羣、具體的時間點作出是否存在疫情的判斷。在此情況下,不聚會、少聚會無疑是降低風險的有效舉措。

汪大明指出,呼吸道飛沫傳播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如果聚會中有潛在確診病例,被感染的風險是很大的。他認爲雙節期間要對儘量瞭解熟悉親友的生活軌跡,不去本地相對陌生的地方。

多地出現散發病例的現象何時纔會結束呢?汪大明表示,這取決於海外疫情的嚴重程度,也取決於防控的力度,更取決於人在低溫下的免疫狀態。面對衆多的未知,我們已知的便是把防控做細做實。正如馮子健所說,中國的疫情防控整體採取了防範型措施,即使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我們還是要謹小慎微。(李京澤 郭超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