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牆上”形式主義須從“心上”了結

小小的一家村委會,內外牆上宣傳標語板、宣傳牌門牌有上百塊,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煞是壯觀;掛不下的,就置於櫥櫃甚至倉庫裡,哪個上級部門誰來檢查就掛哪個的牌子。牌子不僅要掛正了,而且“戲”更要演好:幾間房子,今天是“院長辦公室”、“幸福院”、“自修室”,牌子一換,再搬來幾個貨架,明天就是“愛心超市”,進進出出的顧客呢?當然是裝扮的……

以上場景,是新華社記者筆下的某省一個村委會現場。有幹部向記者倒苦水:有時上午來一個部門,下午又來另一個部門,基層幹部忙得四腳朝天――“制度不上牆,驗收檢查就無法過關”。

“牆上”的形式主義,是個別地方基層工作頑疾之一。在上面看來,看到的只要是琳琅滿目的牆上制度、頭頭是道的講解,就認爲基層落實措施得力了,但對基層而言,只要“制度上牆”了,宣傳櫥窗辦得豐富多彩、紅紅火火,只要能“熬”過上級部門驗收檢查的那段時間,那就一切OK了。

其實,又怎知這不是雙方的彼此默契與心照不宣?你有政策,我就有對策,你搞官僚主義,我就用形式主義來糊弄。來驗收檢查的上級部門,若真抱着認真嚴謹的態度,帶着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其實完全可以把目光從“牆上”移開,從佈置好的“場景”離開,脫離“規定動作”而搞個“自選動作”,走向非規定場景,走向普通羣衆,走向能夠看到實實在在東西的地方。

基層弄虛作假糊弄上級,造成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盛行,說到底是“政績衝動”作祟。在某些人看來,一項工作,要想早出成績、快出成績,通過“形式主義”的花樣伎倆最可能早出成效、快出成效,而基層的成績就是上級主管部門的政績,雙方就是一個涉及彼此利益的“聯合體”。在這種理念意識支配下,雙方誰從“心上”去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做工作?

誠如有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牆上”形式主義現象根源在“官僚主義的水來,形式主義的土掩”。官僚主義的威逼之下,胡編亂造甚至坑蒙拐騙的形式主義甚囂塵上,說到底,都是彼此“心上”出了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層的形式主義,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中央對基層減負的要求中,特別指出要從領導機關特別是從中央和國家機關改起。我們開展、佈置一項工作,出發點究竟是爲發展作貢獻、爲人民辦實事,還是爲了給自己官帽、爲自己的政績增添花頭?“心上”的出發點不一樣,工作方式方法就不一樣。

從近年來一些地方出現的“租牛迎檢”“報表遊戲”“牆上形式主義”等現象分析,個別地方和幹部,一開始的“心上”,就是扭曲的價值觀政績觀在作怪。實踐證明,真心實意爲羣衆辦實事,首先要撲下身子全面瞭解民情民意,廣泛聽取意見,剖析民所難、所急、所需, 才能出臺落實具體、實在的符合百姓利益的政策措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吹響了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心朝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只要“心”中摒棄了一切花裡胡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觀念,“行”上纔有百姓點贊喝彩的措施,奮鬥目標方能紮實穩步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