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衝突讓同輩人去調解?教育部迴應

(原標題:中小學生衝突同輩人去調解?教育部:將其作爲重要內容探索)

中小學生之間鬧矛盾或發生校園欺凌,由同輩人去調解?日前,針對《關於在我國中小學推行同輩調解的提案》,教育部在12月16日公佈的答覆中指出,這項建議具有很強的前瞻性針對性,對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有重要參考價值

教育部稱,在具備條件的地方或者學校推行同輩調解,有利於緩解學生間的衝突矛盾,預防和減少校園欺凌等現象,進一步推動學生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自尊自律、友愛寬容等良好品質,形成規則意識民主法治觀念,養成良好生活和行爲習慣

教育部稱,下一步,該部將在研究起草教育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和修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過程中,將“同輩調解”作爲重要內容,推動具備條件的地區或者學校認真探索同輩調解的實施方式和有效途徑,進一步培養學生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思維方式和行爲習慣,更好地維護和保障青少年學生的合法權益。在此過程中,希望委員繼續關心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建議。

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胡旭晟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問題尤爲關注,他建議在全國中小學推行“同輩調解”。

湖南媒體紅網5月報道,當前,青少年法治教育仍以傳統的灌輸式知識性啓發性教育爲主,青少年通過自主參與法治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操作性行爲方式教育很少涉及,加之一些地區和學校落實法治教育不到位,欺凌防控體系建設不完善,青少年的法律常識認知並未隨年齡的增長而提升、初高中生守法用法意識比較薄弱、學生違法犯罪行爲在中小學較爲嚴重等問題依然存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成效未達到預期。

“而‘同輩調解’作爲行爲導向的中小學生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從上世紀末被一些國家用於預防和解決校園欺凌事件以來,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積極效果。”胡旭晟告訴記者,它既可以有效解決學生間的衝突、緩解校園暴力程度、預防青少年犯罪,也有利於培養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的思維習慣、行爲方式從而成長爲合格公民,還可有效減輕學校及教育部門管理壓力以及政法機關日常負擔從而節約更多社會成本。

爲此,胡旭晟建議把同輩調解納入國家政策法規層面推進實施,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同輩調解;學校要精細組織實施好同輩調解,社會和家庭也要積極配合推行同輩調解,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從學校層面來說,要堅持以學校爲主陣地,針對不同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學生實際,制定分階段、多層次的同輩調解計劃,爲師生開展調解工作提供專門場地,並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學生採取不同課程的同輩調解員培訓。要積極培養學生同輩調解員,在選擇調解員時保證學生的多樣性,並採取輪流擔任調解員的形式讓更多學生深度參與。要制定相應的調解規則,及時關注學生的調解實踐,定期舉行調解實踐的總結交流會議。要加強宣傳教育,積極倡導學生優先選擇調解方式解決糾紛。

學生作爲同輩調解推行的中心和主體,應積極參與同輩調解員培訓,將自己學會的調解技能用於校內校外、非教室和非學校環境中的糾紛解決,並自覺將自己遇到的糾紛選擇同輩調解的方式解決。同時,各類學生組織中的骨幹要帶頭實踐同輩調解,積極開展正面宣傳,引導學生提高思想重視程度,營造良好的同輩調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