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獵人:人類在野外就是戰五渣 參賽選手"無知者無畏"

本站體育5月24日報道:

在前天進行的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鳴槍起跑的2021年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因突遇極端天氣,釀成21人死亡的國內馬拉松賽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災難。外界對於賽事組織、應急反應救援預案等批評聲音衆多,微博認證爲持照職業漁獵嚮導的博主ChefGian則從自己的專業出發,剖析了人類野外的脆弱以及如何避免類似悲劇的重演:

首先表示對遇難者的哀悼和同情,不管因爲什麼原因,這些人不應該死去。

個人越野跑並沒有深入的研究,觀點純屬從一個野外作業工作人員的角度來看,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我虛心接受。

對我的職業沒概念朋友們可以去看這個:

首先簡單的說一下在野外人有多脆弱。

人經過幾萬年的進化,加上近幾千年來的科技發展,如果沒有各種科技加持(哪怕是件獸皮)我們的軀體結構,代謝能力和防護能力在自然環境中的防護能力基本就是戰五渣。

人類身體陽光雨水,風,寒冷,熱浪等一切外界傷害的抵禦能力比起動物連1%的能力都不如,阿拉斯加雪橇犬可以在體感溫度零下60度的環境中窩在雪堆裡睡覺,可以超過兩天不攝取食物而繼續生存,人類在同樣環境下五分鐘暴露在空氣中的手腳就會失去知覺。

越野跑,馬拉松跑,柔道,搏擊,籃球,足球這類競技和對抗類的運動員的戶外耐寒能力遠低於肥宅體脂率太低,每公斤體重的基礎代謝又過高。耐力型運動員的運動代謝遠低於普通人,但是每公斤體重的基礎代謝率要更高,在野外每公斤體重的基礎代謝更影響生存,好比一個200斤的死胖子(比如我本人)基礎代謝可能是2500卡,一個體重100斤的體操運動員(肌肉纖細,耗氧量底)她的基礎代謝可能只有1500卡,但是單位體重的基礎代謝依然是我更低,在野外也更能抗。

再說一次,這些越野跑的參賽選手,雖然他們的運動能力很強,但是對戶外環境的抵抗能力有一個算一個遠遠低於中關村社畜

ChefGian

給大家一個比較,我個人一年有十個月在獵區和加拿大北部的無人區工作,工作內容全部都屬於野外作業專業範疇(導釣,導獵,伐木,保育,野外營地修建維護,協助科考,協助探礦,野外救援和追蹤盜漁盜獵)我身高172,冬季體重96公斤,最近工作比較忙,體重掉到了92公斤,常年體脂水平維持在25%以上,獵季開始之前一般把自己體脂吃到30%。

下面說一下我看到的國內外戶外運動”的各種花樣作死。

這些年長距離越野跑國內外出事的很多,這個跟是不是在中國沒關係,跟人種也沒關係,白人各種花樣作死的也很多,我認爲主要問題是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觀念和概念問題,無論國內外,這些年總把越野跑宣傳成一種“戶外運動”,我個人非常不認同這點,我認爲越野跑更多的是一種在“戶外進行的競技體育”,原因前面說過了,所有的長距離越野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把一羣具有強大的單項運動能力但是在野外無比脆弱的人羣,聚集起來進行一個單一目的的運動競賽。 去把這個運動競賽宣傳成一種戶外運動,具有很強的誤導性,會讓這項競技運動的組織者和參賽者包括觀看者從主觀意識上忽略了”參賽人羣在野外低於一般人的脆弱性”這一關鍵的安全訊息,從而導致各種悲劇的產生。

第二是專業性的問題,所有的體育賽事,第一重要的永遠都是安全而不是成績。作爲賽事的主辦方,最起碼的要有具備戶外醫學知識的人把關,據目前我在微博看到的內容,強制裝備的把關沒有,最困難最容易出事的賽段沒有設站,所有能犯的錯誤都犯了。以賽事當天的氣溫和條件,但凡有一個有基本戶外醫學知識的人在起跑點看見選手們穿着短袖短褲,就應該果斷的叫停了。這種大量皮膚暴露在外的穿着,在大風下哪怕氣溫是20度,半個小時也一定會失溫。在當時的氣候情況下,起跑線上發出一幫半裸着的選手去跑步,賽事的舉辦方已經不是業餘的問題了,是屬於缺乏基本常識

第三個問題是選手自身的問題,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外出活動,無論是參加競技賽事,還是穿越,還是外出遊玩,永遠要記住,自己的命是最重要的,不過是一個越野跑而已,又不是要跟美國人拼刺刀,感覺不對了該放棄放棄。這裡出現的很多問題也是“無知者無畏”,這裡不是在攻擊這些跑者,而是在野外,不具備相關知識的情況下很容易過危險線(Point of No Return),戶外最危險的兩個敵人一個是失溫一個是脫水,這兩個症狀無比危險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肌肉開始因爲失溫開始顫抖,或者因爲脫水開始抖動(這兩種具體症狀反應不同)的時候,通常代表着失溫和脫水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了,已經脫離了人體能夠自我調整回來的極限值了。在沒有外界介入的情況下後續症症狀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而在野外,很難獲得外界幫助。我知道很多有醫學和救護背景的人士在照本宣科的告訴大家顫抖是失溫症的初始症狀,後面接踵而至的是疲勞,意識模糊等等等等。但在野外的情況下,真要等到顫抖開始已經晚了。我個人作爲一個職業野外作業的工作人員,身上穿全套裝備的情況下,在野外一旦開始覺得手腳溫度上不來,核心溫度對四肢的供暖能力下降,就要考慮能否在兩個小時內回到營地了,如果回不去就會馬上收集燃料開始生火,一般收集到能熬過夜的柴火需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簡單的庇護所搭建需要一個小時,等我坐下來開始烤火的時候身上已經開始顫抖了,所以真的等到顫抖再開始想辦法,就已經晚了。脫水也是一個道理,脫水到手抖的時候就已經不能喝純水來補水了(會水中毒),在野外,一切都要提早意識,提早發現,提早處理,有看過我廚獵記第一集的朋友們可能記得,我們在大沼澤地上打獵的時候一直在計算還有多少個小時的陽光,還有多少公里的距離,這一些的計算都是針對如何安全的回到營地,而不是如何打到獵物,獵物跑了大不了再追,命沒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即使在有極其好的獵物出現在眼前的時候,如果算出來安全返回營地的時間不夠,我們也會堅決放棄獵物。命比什麼都重要。

話有點說遠了,繼續說選手的問題,我看新浪新聞裡一個參賽選手的自述,他從出發點跑了兩公里身體都沒有熱起來,這就是身體在向他發出明確的警告了,身上的衣服穿少了,他完全沒有理會,繼續跑,這就是“無知者無畏”,這裡的無知不是說他傻,而是說他“確實不知道這個信號的意義和危險性“ 他繼續跑雨水和風造成他過了CP3後失溫狀況加劇,還好他後撤了,把命保住了,但是在他的描述當中,他是這樣說的”“我想我是幸運的,在最後時刻及時做了決定,做決定那一刻,應該是在失溫的邊緣徘徊,處在臨界點上,毫釐之間,下山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失溫的症狀” 我已經說了三遍了,這裡再說一遍,什麼是“無知者無畏”(這裡無知沒有貶義,只是陳述)。按照他的描述,在下山的時候他已經開始出現意識不清了,這代表了他早就過了失溫的邊界線了,已經出現比較後期的症狀了。而不是他所想的“在失溫的臨界點上”。這也就是說他差點死在失溫症上,僥倖存活了下來,他依然不知道失溫症的順序症狀是什麼,要我說這心也真是夠大的。

第三,說一下應對措施,昨天下班太累了,沒來的及回覆,有人圈我,給我看一幫選手在山上被大風吹大雨淋,問我這種情況怎麼辦? 這裡回答一下,首先我永遠不會穿着短褲短袖上山,以前不會以後也不會,不管是什麼原因。我除了在營地在家的時候或者去健身房的時候會穿短袖短褲,平日哪怕是在後院幹活,永遠都是長褲長袖,可能會穿緊身壓縮排汗衣服(也都是長袖),這個屬於職業病,我平日都儘量不在屋外暴露皮膚。第二,我作爲一個死胖子不會去參加越野跑,如果去的話頭兩公里發現不對早就退賽了,絕對不會跨過危險線(Point of No Return)的。 穿着褲衩背心兒在山頂上風雨淋着你問我怎麼辦? 就好像你問一個醫生喝了百草枯該怎麼辦一樣,醫生也好我也也好都不是神仙,能怎麼辦? 我能想到的也就是去找個背風的地方緊緊抱在一起等救援了,說實話我覺得沒多大用途。提前學好了相關的知識,具備相關的安全意識,不要讓自己處於危險的境地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總結一下。第一,野外很可怕,幹掉沒準備的人類很容易。第二,在戶外組織活動要有點兒逼數,沒那個知識和本事就別幹,害死人太缺德了。第三,別把自己的命放在別人手上,進行任何運動和活動都要先學安全知識再去學習運動知識,不懂安全競技能力再高也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