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六化”驅動 讓10萬農民一技傍身

浙江常山“六化”驅動——讓10萬農民一技傍身

80後創客餘家富從未後悔過。當年,他放棄留在上海的機會,義無反顧地攜妻子回到浙西老家,在常山縣新昌鄉泰安村重新開始。開民宿、辦農場,理想豐滿,創業卻不簡單,從“門外漢”到“土專家”,這些年,餘家富對縣裡系統的培訓體系很有感觸。

常山所在的衢州市,是浙江經濟後發地市之一,也是浙江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經濟發展如同“螺螄殼裡做道場”。以前想致富,只能往外跑,常山就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18年前曾在電腦培訓室上課的青石鎮河上弄村村民徐靜芳和她的同伴們,清晰記得2003年7月25日的那一幕。

那天,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到常山考察調研。由政府買單,鼓勵農民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做法,讓他很感興趣。在他的直接關心和推動下,2004年,發軔於常山的“培訓券”制度推向全省,也爲徐靜芳一樣的衆多農民,打開了夢想的大門。

時至今日,常山的農民培訓仍未停下腳步,形式、內容越來越豐富,已形成了由常山阿姨學院鄉村振興學院、工匠學院等六大專業鄉土學院”構成的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系統化全員化精準化、分衆化、特色化、數字化,“六化”驅動,讓常山10萬新農民一技傍身。

“常山阿姨”遍全國

洗臉洗腳,端茶送水,做營養餐……在何春萍的悉心照料下,母親的精神狀態好了許多,這讓常年在外的女兒頗爲欣慰,“還好我自己就是‘常山阿姨’,專業照顧人,不僅能靠這身本事出去賺錢,還能照顧好家人。”

48歲的何春萍是常山縣何家鄉何家村的村民,僅有初中文化水平,還記得剛外出打工時,到處碰壁,只求有口飯吃就好。如今,她已是一名金牌“常山阿姨”,手持早教、美食、護理、育嬰等多項專業資格證,有見識、有能力,有時還能自己挑選“東家”。

“一技傍身,不愁沒錢賺”,這是來自市場的底氣。在上海、杭州、寧波等大城市,“常山阿姨”有口皆碑,背後則是常山多年持續深耕的職業培訓。當地不僅創建了全省首個專爲保姆成立的事業單位,全面負責“常山阿姨”的品牌打造、市場對接、培訓組織、標準制定等工作,還成立了常山阿姨學院,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並且每年投入500萬元專項資金。

記者瞭解到,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和自身意願,學員入學前就被分爲簡單勞務型、知識技能型和綜合管家型,各有側重地精準培養。培訓完成後,爲了更好地鏈接市場,常山縣人社局還頒發相應的技能證書。

這一官方認證的上崗證,可謂是一塊“金字招牌”。目前,常山共有7000多名婦女從事家政業,月收入6000元到1.2萬元不等,累計帶動農民增收9億元以上。該縣婦聯副主席鄭霞介紹:通過培訓,學員就業率從之前的10%提升到40%,經過認證的學員更是百分百就業。

爲了讓“常山阿姨”更吃香,去年,常山又聯合賽得健康集團成立民辦技工學校,面向全國初中畢業生開設健康服務與管理、護理和幼兒教育3個專業。根據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常山將完成“常山阿姨”培訓1萬人次以上,實現增收超過13億元。

圍繞產業辦培訓

見到青石鎮村民汪明土時,他剛剛接了幾個大單子。說起最新的銷售成績單,這位曾經的打工仔、如今的胡柚老闆滿面春風,估計過千萬元已是板上釘釘。過去,汪明土開着運輸車,幫人收胡柚,2006年,自己下地種起胡柚,沒想到,遠比想象中難上許多。

“我不懂種植技術,第一年,還碰到極端天氣,血本無歸。”吃了沒文化的虧,汪明土就去縣職業中專報名參加培訓,隨班外地考察,既掌握了技能,又開闊了眼界。現在,他的種植技能遠近聞名,還擔任常山縣胡柚產銷行業協會會長。

據瞭解,圍繞胡柚、香榧藍莓等特色主導產業,常山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培訓活動,有政策宣講,有生產管理,還有時下熱門的直播帶貨等。而在常山縣職業中專,不光是農業產業,學校還專門成立了“工匠學院”,結合軸承、新材料、大健康等重點培育產業,定向培養高級技工,有效破解“技工荒”。

“近年來,通過培訓已爲軸承行業輸送了100多名專業技工,不少人現在早已是骨幹。”常山縣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軸承人才的集聚,也爲軸承企業落戶常山注入源動力。目前,當地已有軸承企業130餘家,其中規上19家,年稅收超過3000萬元。

目前在常山,技能人才總數約6萬人,佔從業人員數的35%。隨着農民素質培訓的全面推進,大量人口就業涌入城區,帶來城鎮化率快速上升。2003年,該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僅爲28.2%,到了2019年,這一數據則超過了52%。

一石激起千層浪

“秒殺來一波,常山胡柚包您滿意……”1月10日,青石鎮80後“鄉土直播員張舍雨又開始了一天的直播,場地就在胡柚倉庫裡。別看她背後無團隊,直播花樣也不多,人氣卻不容小覷,平均每天賣出1萬多斤胡柚,月增收1萬餘元。

張舍雨文化程度不高,可性格活潑,口才很棒,正是縣裡的“村播學院”培訓,讓她找到了特長和門路。眼下,張舍雨還收了不少徒弟,教授村播技能。在青石鎮,這支隊伍越來越龐大,“農民變主播,手機變農具,直播變農活”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照進了現實。

記者瞭解到,常山縣的“人才潮”中,衝在最前端的“潮頭”很是關鍵,他們如同一顆顆種子,讓致富的大樹枝繁葉茂,並且開始走向茂密的森林。1月14日,記者來到同弓鄉同心村,村裡荷蝦混養項目正緊鑼密鼓地推進中,“這棵樹”正茁壯成長。

“項目不僅讓村民土地流轉的租金收入,還能讓村集體每年增收約30萬元。”同心村黨支部書記鄒清華告訴記者,村企合作讓“土地變資源,農民變股民”,這源於去年縣裡推出的“農村支部書記培訓班”,“班上,我聽到有人分享治村經驗,就趕緊實地取經,馬上又搬回村裡。”

村幹部幹事有思路,村民有收益,村莊有發展,鄉村振興纔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鄒清華說,培訓班結束後,村裡還推行了協商民主議事會制度,小到鄰里糾紛,大到徵地拆遷、土地流轉等工作,都由村民參與討論,形成了“有事好商量衆人的事情由衆人商量”的和諧村風民風。

據瞭解,通過系統化的培訓,一大批有見識、有能力、會幹事的村幹部走馬上任,再加上一大批產業致富帶頭人,共同組成一羣“領頭雁”。數據顯示,常山農民人均年收入已從2002年的3307元,增長到2019年的22149元,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全縣18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鄭徐麗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