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的盡頭回家》:要脫貧,更要致富

作者:周慕超(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長江經濟帶橫跨中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近期,江蘇衛視鏡頭對準正在協同發展的長江經濟帶,推出公益文化紀實節目《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從入海口發源地,以真心真情讓這一路的脫貧攻堅故事更加生動與溫暖。

長江流域物產豐饒,《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秉持着“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的創作初衷,讓電視節目承擔更多現實觀照。站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爲更偏遠閉塞的鄉村找到發展的可能性,成爲電視節目的普遍選擇。而《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將“直播帶貨”這一流行概念引入,拓展了“公益+”理念。在輕鬆的節目氛圍中,長江流域的蘋果、苦蕎茶、宜賓燃面等特產不僅充分展現“長江品牌”的魅力,更是在節目最後被送入直播間,爲當地帶來切實的經濟收益;節目開啓集“探訪+公益+文化+紀實+帶貨”於一體的融媒體公益行動。可見,以“脫貧攻堅”爲題,電視節目不僅可以挖掘更多故事、展現鄉村潛力,更可以從展示到行動,讓節目在百姓致富路上擁有更強的參與感使命感

節目在講述扶貧故事方面注重打造層次感,擺脫貧困不僅是經濟發展與百姓生活的改善,更要以“扶貧扶智”的理念尊重知識、發展教育。因此,無數支教老師多年的奉獻成爲重要的鏡頭語言,無數支教畫面閃過,正是這些不計回報的人民教師,讓孩子們求知的眼睛中充滿了光。例如,在第一期節目中,雲南麗江市寧蒗縣的孩子親切地把支教老師稱爲“海安舅舅”,這個稱號延續多年;曾在此支教的朱朝書一直期盼有機會故地重遊,在如今美麗整潔的校園中,走出大山、走上各自工作崗位的學生此時“回家”,向恩師致敬,也生動地展現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美好圖景。《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用平實的畫面和語言描摹出知識的重要作用、師生間的真摯情感,打動了觀衆的內心,引發觀衆的共情。節目將扶貧故事講述得更爲立體全面,從生活的柴米油鹽到校園的琅琅書聲,在精神層面爲當地百姓的致富找到一條更爲寬闊的道路。

節目以《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爲名,將情感的緣起與歸宿落到“回家”這一鄉土情結之上。節目的每一站都有“回家”的明星嘉賓,雲南籍演員楊昆歌唱家宗庸卓瑪貴州籍歌手龔琳娜等都回到家鄉。節目體現出嘉賓與腳下土地之間深厚的情感聯繫,更能體現家鄉的溫馨與美好。節目以此致敬在外奮鬥的遊子,以鏡頭帶觀衆走上回鄉之路。遠離了都市車水馬龍的鄉村,卻有着另一番珍貴和美好。在長江經濟帶的茶馬古道上,風土人情中都藏着當地珍貴的文化遺產,節目要講述的不僅是如何擺脫貧困,更是如何傳承文化與技藝。節目展示了銅匠手藝人打造的精美銅器、美麗的納西族服飾等,同時用“以物易物”的古老方式重拾歲月回憶。此外,節目力邀企業家、文化學者、網絡主播等嘉賓共同組成探訪小組,他們共同回憶與勾勒腳下這片土地的過去與現在,從泥土芬芳到現代技術,脫貧攻堅的故事因爲鄉情的融入變得更加有溫度、有深度。

電視節目《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帶領觀衆溯流而上,從脫貧致富入題,以直播帶貨創新,向知識與奉獻致敬,尋萬千遊子共鳴。電視節目只有將敘事內核不斷優化、將真情實感不斷融入,才能夠打造出有質感的畫面與影像,鍛造出更高的社會價值。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2日 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