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蒙塵需大清掃

李武忠

國內學者論文造假案引發輿論譁然,在教育部長請辭獲准後可能畫下休止符,但是臺灣學術界所存在諸多陋習若不能借此機會做一次大掃除,那麼類似事件還是會層出不窮,一旦喪失基本的學術道德倫理,讓抄襲造假成風,就不可能孕育出一流的學術和領先的科技

臺灣學術暨科研界除了掛名、造假、抄襲歪風外,更嚴重的是學霸派閥掌握所有經費人事升遷等資源,若不願同流合污將很難獲得研究經費,沒有研究經費就很難有好的研究成果可以登上國際期刊,取得教授升遷資格,許多學者迫於現實只能妥協成爲共犯結構的一員,不願屈服的學者很可能就此落寞一生。面對這股歪風,學者多次爲文指出在國家「計劃性知識」規畫下,臺灣學術界已進入全面「集體管控」階段,甚至淪爲學門派閥壟斷和排除異己工具的不合理現象,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卻無動於衷,任令問題惡化下去啃蝕過去臺灣前輩辛苦紮下的根基。遺憾的是享有臺灣最高學術榮譽的中研院院士們對此現況知之甚詳,卻沒有揭發的道德勇氣,這次造假事件若不是鬧上國際媒體,恐怕很快被淡化擺平不會引起媒體關注。

此次學者涉及論文造假只是冰山一角,透露出學校、教育部、科技部在教師升等評比、研究計劃與經費審覈以及監控機制早已嚴重失靈,再不痛下決心做徹底改善,繼續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將導致臺灣科研基盤全面崩解。不僅學術界如此,試驗研究機構亦然。科技是臺灣農業面對貿易自由化競爭利器,其中農業試驗研究機構是農漁業科技研發的主力。這些年在以技轉專利數量爲考覈重點的迷失下,研究人員迫於績效壓力也改選擇較易突破的項目作爲研究重點,爭相投入保養、化妝保健食品等產品的研發,不再以農漁民需求爲主要考量,與農漁民需求出現嚴重落差。爲求速效,更是以「模仿」取代「原創」,對於基礎性與必需紮根的研究工作較乏人問津,已影響到臺灣農漁業科技原先在國際所享有的聲譽。許多研究成果被過度誇大,真正能商品化,能提升農業競爭力的案例相當有限。這股誇大不實,急功近利的作風,已經嚴重影響到臺灣農業科技的整體研究水準,卻刻意被忽略。難怪農民在面對貿易自由化衝擊會惶惶不可終日。

一向重視學術倫理傳統的日本科研界,在發生新型萬能細胞「STA P細胞」論文造假案後不僅立即組成調查小組不護短並做出撤回論文與收回補助經費等處分並針對該事件所凸顯出當前日本年輕科研人員存在的研究倫理體系不完備、研究機構過度的成果至上主義、研究經費競爭激烈等問題做出深刻檢討,提出亡羊補牢的作法,臺灣不能視爲各案淡化處理。鑑於問題磐根錯結,加以媒體報導常只有五分鐘熱度,最終可能只是採象徵性懲罰措施,並不會啓動後續深入調查與全面改革的行動。

反省是成長的啓動子,在發生重大學術造假事件後,臺灣政府與學術界應痛定思痛,打破學閥派系的壟斷並重建學術倫理,還給學術界一個乾淨不受鉗制的研究空間,而身爲科研人在追求自我理想實現的同時,也別忘記科學的第一守則-「誠信」。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