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述評:禾下乘涼夢 一夢逐一生――懷念袁隆平

新華社長沙5月23日電 題:禾下乘涼夢 一夢逐一生――懷念袁隆平

新華社記者袁汝婷劉良恆周勉

5月22日,一位91歲的老人走了。

湖南長沙,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診樓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靜靜矗立。不知是誰,採下老人畢生爲之奮鬥的夢,向他祭獻

靈車過處,人們夾道相送;

汽笛聲聲,祝他一路走好。

一顆稻種,填得滿天下糧倉。

千言萬語,道不盡一生故事。

他以祖國人民需要爲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爲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進自己心裡。

(一)君似雁隨陽,爲民謀稻粱

袁隆平逝世後,人們悼念的文辭中有這樣一個熱詞――國士。何爲國士?謂其“才德蓋一國”,抑或“一國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爲還有對人民、家國、民族的責任和愛。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當天,他還在試驗田裡查看雜交水稻生長情況。行動不便後,湖南省農科院在他的住宅旁闢出一塊試驗田,他在家裡就能看見水稻。

當雙腳無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時刻紮在廣袤田野裡。

是什麼讓他對稻田如此眷戀?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1956年上映的電影《上甘嶺》中,年輕的志願軍戰士在異國他鄉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國》。

稻浪飄香,承載着人們對家鄉的思戀,對溫暖的念想,對和平的嚮往。

那一年,26歲的袁隆平開始了農學試驗。不久後,他的研究從紅薯育種轉向水稻育種。這一轉身,改變了他的一生,也影響着中國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華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飢餓鬥爭的歷史。捱餓,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記憶。新中國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餓殍,而立志學農

“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一個當時看來遙不可及的夢,讓袁隆平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追逐。

“作爲新中國培育出來的第一代學農大學生,我下定決心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不讓老百姓捱餓。”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遺傳育種專業畢業後,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國給袁隆平提供了踐行農業報國誓言的廣闊舞臺。日益強盛的祖國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國家下撥的第一筆經費就高達500萬元。”袁隆平回憶,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溫室和氣候室,配置了200多臺儀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願並非一時頭腦發熱,而是一代中國知識分子對家國命運的情懷和擔當。

這是一條艱辛求索的路。質疑、失敗、挫折,如家常便飯;誤解、反對、詆譭,曾如影隨形。

他默不作聲,背上臘肉,轉乘幾日火車,去雲南、海南、廣東,重複一場又一場試驗。

爲稻種追尋溫度與陽光,就像候鳥追着太陽!

糧穩,則天下安。水稻種植是應用科學。對科學家袁隆平而言,國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無上――技術手段不斷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始終是豐收。

近年,雜交水稻年種植面積超過2.4億畝,年增產水稻約250萬噸。中國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向世界證明,我們完全可以靠自己養活14億人民。

“國士在,且厚,不可當也。”

(二)“我是洞庭湖麻雀,更要做太平洋海鷗。”

5月22日下午,靈車緩緩駛出醫院。長沙寬闊的主幹道上,許多車停下來鳴笛致意,人們涌上街頭齊聲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時此刻,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屈冬玉網絡上寫下:“一生修道雜交稻,萬家食糧中國糧。我敬愛的大師千古!”

反飢餓,不僅是中國人的鬥爭,也是全世界人民的鬥爭。世界糧食計劃署最新發布的《2021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2020年在55個國家/地區內至少有1.55億人陷入“危機”級別或更爲嚴重的突發糧食不安全狀況。

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們無法置身事外,不能無動於衷。

海外人士說,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飢餓的“東方魔稻”。

如今,“東方魔稻”,在全球40餘個國家種植超過800萬公頃。

2010年,時任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幹事喬塞特・希蘭寫道:人們問我爲什麼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們這一代消除飢餓,中國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雜誌發文認爲,中國的水稻生物學、遺傳學和羣體基因組學研究引領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學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爲何有超越國界的魅力、領先世界的技藝?

當你看見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的新版貨幣,你會更加理解――貨幣圖案是雜交水稻,它讓這個曾有200萬人面臨饑荒的國家,結束了進口大米的歷史。

雜交水稻,成爲解決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中國方案”。讓全世界吃飽飯,是中國農業科學家科學精神的詮釋,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註解。

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這是袁隆平畢生的夙願。

他說:“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鷗。”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長沙明陽山殯儀館。細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長隊。

人潮中,有許多手持鮮花、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莘莘學子。他們面龐青澀,神情肅穆,安靜有序地跟着隊伍一步步前移,然後,深深鞠躬。

一天前,當靈車駛過長沙街頭,許多青年齊聲呼喊:“袁爺爺,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時間,無數人在網絡上默契地傳遞同一句話,“袁爺爺,我一定好好吃飯。”

一羣年輕人,以純真的承諾,告慰一位老人至誠的夢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開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現場”。尖叫、鮮花、掌聲……在“95後”“00後”眼中,他是當之無愧的國民偶像、頂流明星。

“我與他好像有過一面之緣,在飯桌上,在課本里。”“明明素未謀面,我卻淚流滿面,像失去了爺爺一樣”……一位91歲的老人,爲何成爲中國青年熱愛如斯的“網紅”?

沒有比“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更踏實的安全感,這是最簡單的道理,最直白的表達。

沒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悅感,這是最生機勃勃的畫面,最扣人心絃的憧憬。

那些身處大千世界、見識五彩斑斕的年輕人,總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樸素的力量擊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強,在千百次的失敗中依然堅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戰勝飢餓;

他坦誠,功成名就後,面對測產失敗全無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來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鮐背之年,總是自稱“90後”,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腦瓜子;

他活躍,過了80歲,還能在氣排球比賽中打滿全場,而且擔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會心血來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邊,躍入水裡暢遊;

……

“你們正值如花的年齡,也正是充滿夢想的時候。但是,僅僅停留於做夢是不夠的,我希望你們要樹立理想,並努力爲實現理想而奮鬥。”這句對大學新生的寄語,敲響了無數中國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閃耀……

時針撥回5月22日上午,彌留之際,親友圍在袁隆平牀邊,唱起他最喜歡的歌。

他走得安詳,嘴角帶着笑。有人說,袁老那麼思念母親,終於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還有人說,他一定是進入了夢鄉。夢裡的稻穗比高粱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這是袁隆平的夢,也是後來者的夢。

他沒有留下最後的話語。可他想說的,人們卻能看見――

從雲貴高原到華北平原,從洞庭湖區到江南水鄉,無數農民還在等待第三代雜交水稻從試驗田走向生產田;在新疆、山東、黑龍江等地,已有超過10萬畝海水稻試驗田豐產,許多角落還在等待“再造億畝良田”的理想步步實現……

未竟的事業,科學的價值,正待我們去堅守,拼搏,開掘。

“書本里長不出水稻,只有田裡才長得出水稻。”這是袁隆平送給年輕科研工作者的成長秘訣――唯有實踐,方不辜負真理。

即使身處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牽掛的還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問醫務人員:“天晴還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護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這對第三代雜交稻成熟有影響!”

他病重時念念不忘的,是叮囑學生們要把雜交水稻事業發展好。

這是一位科學家的本色――愛國爲民、刻苦鑽研、全心奉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袁隆平仍在奮力燃燒自己,燭照後學。

生命有盡頭,科學無止境。

一代科學巨擘隕落,留下豐富的精神遺產,激勵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夢爲馬,不負韶華!

你聽!

傳承的決心,如稻穗飽滿――

“我追的星隕落了,會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請放心,您這位‘90後’沒有完成的,還有其他‘90後’頂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