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袁隆平:飯碗端在手,世態炎涼不用愁

作者|章劍鋒

出品|本站科技《科學大師》欄目

1, 在病中,他連一百步都走不下來了

庚子年初夏,“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長沙辭世,享年91歲。在中國人的傳統語境中,過了九十歲,一般被稱爲“上壽”。

本站科技《科學大師》記者瞭解到,袁隆平院士生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近些年身體狀況不大樂觀,2019年秋天在北京接受“共和國勳章”頒授的時候,他是被幾個小夥子用輪椅擡上大會堂臺階的。

年已高齡,身體機能衰退本是正常的自然界規律,但就連他身邊工作人員,對自己長期跟隨、密切服務的袁院士的健康狀況,也感到意外和吃驚。

團隊中的一位工作人員此前對《科學大師》記者透露,在某次接待外來訪客的過程中,性格直爽的袁老談話間告訴來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大好,現在是一百步路都走不了了。

工作人員說及此事,聲音低迴。

袁隆平院士在長沙逝世 享年91歲 百秒回顧“雜交水稻之父”生平(來源:original)

衆所周知,袁隆平院士熱衷體育運動,愛打氣排球,80多歲還能上場一露身手。至於育種工作需要,下到田間地頭幹活也是家常便飯,並不是個宅得住的人。

在這位工作人員眼裡,年歲大了以後,袁隆平也比較喜歡出門散步走走,沒想到的是,連邁步都困難的這個信息,也是他們無意中從旁聽到的。

本站新聞去年下半年曾嘗試推動對袁院士的深度人物採訪,因爲身體條件的關係,最終未能成行。

多次溝通中,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一對一的採訪對談根本是不可能進行得了的,時間稍長一點的講話對老人的體能是一種挑戰和消耗。只能是三言兩語簡單的交流。

2021年臨近春節,袁隆平如往年一樣,前往海南休養。那裡稱得上是他的根據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就設在那裡,他的雜交水稻育種工作,經常是在那裡進行。

海南也是袁隆平雜交水稻育種的奇蹟之地。在這裡他經歷了雜交稻研究的關鍵節點,上世紀七十年代,他和研究夥伴從海南南紅農場附近挖回一株取名爲“野敗”的野生稻,這成爲所有雜交稻的母本,開創了三系雜交水稻育種的新局面(新華網)。

然而據媒體披露,今年3月,袁隆平在三亞的雜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發身體不適,此後轉回長沙治療(紅網)。

在此之前,《科學大師》瞭解到,單位和家人對袁隆平的健康保護,可謂嚴之又嚴,對外界的活動和造訪,有相應的設限,希望減少外界不必要的打擾。但是聲望太高、名氣太大,外界對於袁隆平的接觸,有時候往往難以阻擋。

去年就有兩次,袁隆平一次被傳在某直播社交平臺開設賬號入駐,一次被傳要進行直播首秀,均上了熱搜。這背後的內情,非是外人所能瞭解。袁隆平身邊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爲此進行了嚴正的交涉,這種事情讓人非常惱火。新華社也闢謠稱,袁隆平本人對直播首秀的事一無所知,是他任法人代表的一個機構代他註冊的賬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袁隆平身上有這樣一種典型的奮鬥者特徵。身體不好,居家養老,畢生投身的雜交稻事業,也要伴隨左右,大有須臾不能離的意味。在他家房屋側邊,開闢有一大片稻田,還能走動的時候,他或在田間散散步,或在屋檐下對禾憑欄,可謂一生都沒有離開過田地。

2019年9月,過九十大壽,他在新華社的一篇報道中說道,“我現在已經從‘80後’變成了‘90後’,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歲。”、“我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我要爲祖國的繁榮做出更多貢獻。”

二,他再也看不到2000公斤目標的攻克

十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秋天,本文作者曾專程從北京飛到長沙採訪袁隆平院士。

時隔這麼多年,印象最深的首先是他的會客室陳設。

正座牆壁上,掛着一大幅雜交水稻的特寫照片,圖中的水稻,稻粒金黃飽滿,穗陣瀑布狀垂掛,這是他們團隊的科研成果體現。而且這張作會客室主牆背景的照片是可以隨着畝產不斷提高而靈活撤換的。當時他們的畝產剛剛達到900公斤。三年後當畝產突破1000公斤,我發現照片又換成了1000公斤的試驗田裡的稻穗,依然那麼黃澄澄,顆粒飽滿,豐收在望的氣象。

會客室裡,還有當時的國家農業部長特意向他贈送的花籃,以及一些小學生們獻給他的幾籮筐金黃穀粒。

袁隆平快人快語,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一落座,談話就開始了。

那一年他81歲,裝了假牙,說話的時候,口腔裡會冒出上下牙相碰時的微微的咯咯聲。聽力也不行了,他提示我們靠近一點兒,提問的時候大聲一點兒。

對於不願意或不感興趣回答的問題,他會直言,這不是他本人的研究領域,不想涉及。而他感興趣的話題始終不離雜交稻。

做科研的人共通特點,往往是對於科研目標一刻不停的追求和沉浸。

禾下乘涼夢,丹心映青田!袁隆平對青年人的八字寄語(來源:original)

當時雖然團隊剛剛宣佈平均畝產破900公斤,但袁隆平告訴我們,他們團隊同時手裡握有一個970公斤的品種,只有40畝,不到100畝,努力一把,也許可以衝到1000公斤。他們團隊對外界宣佈要在老爺子90歲的時候達到平均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但袁隆平本人不幹,“我等不住了”,他對我們說,他要在90前就實現1000公斤目標。

那次採訪完過了三年,在他84歲的時候,這個目標首次實現。

不斷提高畝產,是袁隆平一直在說的事情和醉心的目標。1000公斤,當然不是終點。那次他還提到了1500公斤。怎麼實現不斷高產?靠的就是科研。用他的話說,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

水稻育種靠光能輻射,即陽光輻射到地面上能轉化成有機物,對此的利用率越高,產量就越高。對於我們這些外行,袁隆平講解得比較通俗,根據學者們的估算,光能利用率最高是5%,如果能利用到2。5%,在長沙那種氣候條件下,畝產理論上實現1500公斤是有可能的。

科學家在這個過程中能做的主要工作,是把分屬於碳四植物的玉米、甘蔗等作物的基因轉移到屬於碳三植物的水稻、小麥上去,因爲據他說碳四植物的光能利用率比碳三植物要高30%到50%,加上良田、良種、良法配套,他相信1500公斤是可實現的目標。

這個目標在去年實現:2020年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在湖南的雙季晚稻試驗示範基地現場測產結果,公佈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被突破,達到1530.76公斤(據袁老爺子講,這一畝田的產量可以養活五個人)。官媒稱,這標誌着中國雜交水稻育種技術繼續領跑國際(經濟日報)。袁隆平得知這個數據後,在發佈會上公開宣稱,他的新目標是要實現雙季稻畝產2000公斤。

爲什麼要追求不斷提高平均畝產?條件完美的試驗田裡的產量,能不能適用於普通農戶的水稻產量?

袁隆平並不諱言這兩者的差距。他當年在採訪中就告訴我們,所謂畝產公斤的目標值,是從科研的角度講的,並不適用於大面積的種植 ,推廣到幾萬畝種植的雜交水稻,一般都會打一些折扣(7.5-8折),不會有試驗田的產量那麼高。

不過,在2000公斤這個最新目標提出來不到半年時光,袁隆平就作別了我們,沒能夠再次看到這個新挑戰的實現。

十年前的那次採訪中,袁隆平一邊說話,一邊把煙掏出來,具體牌子記不得了,盒子上印的是英文字母。有人統計過,他從新中國成立前的一個月開始抽菸,一共抽了整整63年,大約是在2011年那次採訪後的兩年,他又把煙給戒掉了。傳說也是聽了鍾南山教授的規勸。袁隆平最初還對同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傑出科學家鍾南山大講抽菸的幾大好處那套論調,而鍾南山給他查體後,說他的肺部有點小問題,是多年吸菸造成的(南方週末、紅星新聞)。

那時候他行動自如,並沒有見到什麼大礙。採訪一收場,袁老爺子拔腿就走,一溜煙兒跑出會客室,消失得無影無蹤。

三,兩個夢想,終其一生

一業,終一生,這是和我們本站新聞有過合作的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先生經常講的一句話,也是一種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體現。

這句話放到袁隆平身上,看起來也很貼切。

袁隆平經常向人提及,他有兩個夢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前者是指通過持續的科研攻關,實現畝產提高,如上面所講到的那樣,他對此記掛在心,凡是對他的訪問中,八九不離十,說到雜交稻,他必提產量。

袁隆平: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來源:original)

後一個夢想,是指讓雜交水稻更廣泛地走向國外,養活更多的人,中國也可以藉此進一步奠定自己的國際地位。這一點,袁隆平早在十年前就向我們提到過。

當時他向我們提到的數據是,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水稻種植面積1800萬畝,其中有三分之一(也即600萬畝)是中國的雜交稻,其他一些國家也很需要中國的雜交稻。在這種有利形勢面前,雜交稻走出去也面臨着相應的技術壁壘,外國提出不想進口中國的種子,而要改在本國生產種子,袁隆平願意接受在當地生產種子的提議,但中國的相關部門提出要研究研究,沒有立刻同意。再加上國外有些政府機構腐敗嚴重,從進口過程中吃拿卡要,要撈取好處。這各種因素加在一起,就導致了雜交水稻走向國際的步伐變得緩慢了。

老爺子當時說,他的願望,是世界上如果有一半稻田種上雜交稻,可以增產1.5億噸糧食,可以多養活4到5億人。

此後,他也間或在媒體上呼籲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對雜交水稻走出國門給予寬鬆的環境和政策,直到2016年,農業主管部門召開座談會,提出將有條件地放開雜交水稻種子出口條件,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辦企業,就地生產和銷售。但到目前爲止,雜交稻的出口政策調整進度及其調整效果究竟如何,還有待後面進一步研究和追蹤。

雜交水稻之外,海水稻的研發,是袁隆平晚年(2016年)領銜的一項重要科研課題。海水稻是指一種適宜在鹽鹼地和荒地灘塗都能種上的水稻。袁隆平對海水稻的發展很投入,生前最後兩年,他還在向國家提議設立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

今年元月,袁隆平海水稻團隊在海南召開的國際海水稻論壇上就宣佈,目前他們已在全國簽約600萬畝鹽鹼地改造項目,今年將正式啓動海水稻的產業化推廣和商業化運營,擬用8-10年實現1億畝鹽鹼地改造整治目標,實現“億畝荒灘變良田”。

不過在發展雜交稻和海水稻的過程中,袁隆平身後的雜交稻團隊和海水稻團隊兩大主體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分工、協作關係,是一個讓人好奇的問題。在去年與袁隆平院士身邊工作人員溝通採訪事項的時候,能夠感覺到工作人員對於海水稻相關內容的排斥。而在社交直播平臺上代開賬號一事引起輿論關切,對於海水稻團隊的這種做法,雜交稻團隊方面有工作人員也顯得不悅,箇中原委,引人猜想。

隨着袁隆平辭世,作爲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拓者,他健在時的精神符號表徵、感召力量,隨着時間的遷移,會不會發生變化,而雜交稻和海水稻兩項事業的後續發展推進及佈局,也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中國正在推進科學強國的戰略目標建設,十四五藍圖繪就,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顯身手、立功業、作棟樑。

此時,一位共和國的功勳科學家,爲養活更多人而終其一生孜孜以求作“稻糧謀”的長者,此刻已離我們遠去。一個老人,揮灑汗水勞累半生,終於可以歇下了。人們正在以各自的形式緬懷和紀念他。在此,我們徵得授權,謹援引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謝克昌教授有感而發的一首悼詩來結束本文:

痛悼袁隆平院士

飯碗端在自己手,

世態炎涼不發愁。

心中盛裝吃喝事,

水稻之父冠全球。

中國院士好榜樣,

頂天立地做文章。

人去魂在終不朽,

豐碑永立繼世長

注:本文資料援引及參考《南風窗》、一財網、新華網、中新網、人民日報、瀟湘晨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