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歲袁隆平逝世:稻田裡的守望者和他的兩個夢想

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據新華社記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獲悉,“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今日稍早,據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消息,袁隆平秘書楊耀鬆表示,袁隆平在醫院治療,身體狀況不太好。“我們目前正在醫院。”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爲“雜交水稻之父”。

他衝破經典遺傳學觀點的束縛,於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

就在一週前,“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第五期超級雜交稻)在崖州灣和三亞的兩個示範點中分別收穫了平均畝產926.5公斤和1004.83公斤的好成績。而去年11月在湖南長沙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測產顯示,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實現了“1500公斤高產攻關”的目標,打破世界紀錄。袁隆平興奮地表示,“第三代雜交稻又是新的突破,平均畝產比現有高產雜交稻增產10%~20%。”

從畝產250公斤到1500公斤,袁隆平做到的,可不僅僅是“讓中國人吃飽”這麼簡單。

他曾說過他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圖/東方IC

農學系畢業,自此踏上“種地”生涯

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9月。

1953年從西南農學院遺傳育種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校工作,從事紅薯育種研究教學。

那是個糧食非常短缺的年代,很多人尚不能解決溫飽問題。

而這也幾乎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不得不面臨的難題。

袁隆平深爲觸動,爲了讓更多人吃飽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試驗田選種,意外發現一株“鶴立雞羣”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飽滿,籽粒多達230粒,仔細一推算,用它做種子,水稻畝產會上千斤,對比之下,當時高產水稻纔不過五六百斤。

這是一次重大發現,卻也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接下來,以這株水稻的種子直接播種的嘗試,全都以失敗告終。

袁隆平並沒有氣餒,相反,受到啓發的他開始培育起人工雜交水稻。

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後,一株取名"野敗"的野生稻終於培育成功,併成了所有雜交稻的母本。

1973年,在第二次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上,袁隆平正式宣佈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標誌着我國水稻雜交優勢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養活中國人

21世紀誰將養活中國?

這是上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布朗提出的疑問。當時西方學者普遍認爲,新中國成立前的歷代政府都沒有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未來,全球的糧食生產也難以滿足中國的巨大需求。

近30年後,202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等聯合編寫的報告預測,全球範圍內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2020年飢餓人數至少新增約8300萬。但中國繼夏糧、早稻豐收之後,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預計有望增加。

豐收背後,水稻以約佔糧食總面積25%的播種面積,貢獻了近32%的產量。其中50%左右是雜交水稻。

事實上建國以來,我國農業上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全世界23%的人口。其中,水稻新品種的選育與生產利用起了重要作用。我國50年代後期矮稈水稻和70年代初雜交水稻的育成,是水稻育種的兩次重大突破,促使我國水稻平均畝產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先後躍上250公斤和300公斤的臺階。隨着良種的進一步推廣應用,到90年代初期,畝產又提高到400公斤的水平。

水稻單產的提高,主要是經歷了單季改雙季、高稈改矮稈、常規改雜交稻、超級稻計劃這四個發展階段,每一次增產均在20-30%左右。而袁隆平在後兩個階段中都是最重要的角色。

面對90年代布朗的質疑,袁隆平當時迴應:“(布朗)低估了科學、科技進步對提高糧食產量的巨大潛力。”他認爲,通過科技進步,可以大幅度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

2019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發佈的《中國的糧食安全》白皮書顯示,到2017年,我國稻穀每公頃產量已達6916.9公斤,較1996年增長11.3%,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0.1%。

多出來的50.1%,爲這個曾爲吃飽肚子愁了千年的東方古國養活了數億人——近年來,我國大面積推廣應用優良品種,雜交稻比常規稻增產20%以上,每年增產的糧食可養活7000萬人,相當於兩個黑龍江省。

不斷刷新的世界紀錄

上世紀60年代以來,我國全面建立起糧食科技創新體系,深入推進水稻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以袁隆平爲代表的水稻種業科技工作者們在雜交水稻前沿不斷創新。

1973年,在全球各國普遍認爲自花授粉的水稻沒有雜種優勢的情況下,袁隆平帶領研究組,史上首次實現了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育成具有根系發達、穗大粒多等優點的強優勢雜交水稻。

1996年,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開始實施,在基礎理論和品種選育方面都取得較大進展。分別於2000、2004、2011、2014年實現了大面積示範畝產700、800、900、1000公斤的“四連跳”。隨後,超級雜交稻最高單產突破每公頃18噸,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2019年10月,兼有三系不育系育性穩定和兩系不育系配組自由等優點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首次公開測產,畝產達1046.3公斤,又是世界領先。

隨着中國水稻研究連續取得突破性進展,2017年2月,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植物》雜誌發表文章稱,中國的植物生物學研究已經確立了在全球的卓越地位,特別是水稻生物學、遺傳學和羣體基因組學研究已經引領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學研究,可謂“中國的復興”。

稻田裡的守望者

雜交稻單產的連年突破,養活的不僅僅是中國人。

2017年8月,馬達加斯加農牧漁業部植保司司長薩乎裡一行專程來到湖南長沙,爲袁隆平帶來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面值2萬阿里亞里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上面印着一束雜交水稻。

這個位於非洲大陸以東、八成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島國,氣候適宜水稻生長,但產量一直不高,近200萬人面臨饑荒威脅,每年都需要進口大米四十萬噸。而自十幾年前引入中國的雜交水稻之後,目前在當地已累計推廣種植四萬公頃,平均單產從每公頃3噸左右,提升到現在的每公頃7.5噸。這個以稻田、稻穗入國徽的國家,靠雜交水稻,即將終結進口大米的歷史。

爲了感謝袁隆平和中國雜交水稻,馬達加斯加特意選擇了水稻作爲新版貨幣的圖案。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累計出口穀物及其製品價值達159.9766億元,同比增長18.6%。同時得益於近年來中國農業生產持續向好,糧食儲備總量提高,中國進口糧食的數量也有所下降,2019年中國進口穀物及其製成品的價值總量下降3.9%。

2020年1-8月,中國大米出口數量爲253萬噸,同比增長22.82%,這與2020年我國開闢了新的大米出口國家有關。業內人士認爲,我國在雜交稻育種上具備國際競爭優勢,可用於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智研諮詢發佈的《2017-2022年中國種子生產市場供需預測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南亞及東南亞7國的雜交稻種子市場空間約46億元,潛在市場約397億元,三倍於中國雜交稻種市場。

糧食連年豐收,可以高枕無憂嗎?

“從中長期看,中國的糧食產需仍將維持緊平衡態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中國的糧食安全》這樣寫道。2020年,糧食安全也被寫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四五規劃建議。

在袁隆平看來,我國人口在增加,同時耕地在逐年減少,面對這種人增地減的嚴峻形勢,只有通過科技進步才能守好糧食安全這道關。

業內專家認爲,將雜交“海水稻”研究作爲未來雜交水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不僅可以提高我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還能解決越南、孟加拉國家等國海水入侵造成稻穀失收的問題。

袁隆平此前向媒體透露過他的兩個目標:一是將超優千號和第三代雜交稻發展到一億畝,按照每畝增產最低100公斤來算,可以增產100億公斤。另一個目標是,“海水稻”發展到一億畝,按照每畝增產300公斤算,可以增產300億公斤糧食。

這是什麼概念?“100億公斤糧食可以多養活4000萬人口,相當一個山西省的人口。300億公斤是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可以多養活1億人啊……”

2010年,時任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幹事喬塞特·希蘭撰文寫道:“當我在世界各地訪問時,人們問我爲什麼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們這一代消除飢餓——這確實是我深信不疑的,中國就是我的回答。”

袁隆平的兩個夢想

這麼多年,很多人都曾問過袁隆平:這麼大年紀了,爲何還要如此執着辛苦。

袁隆平的回答都是驚人的相似。

他說他又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2019年9月,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彼時,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他表示,“禾下乘涼夢”就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更高產、超高產,目前正逐步接近這個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則是希望超級稻走出國門

去年統計國外雜交稻有700萬公頃,主要分佈在發展中國家,印度、越南等,但是發達國家也有很多稻田種上了雜交稻。

全世界有一億六千萬公頃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種上了雜交稻,每公頃增產2噸,每年增產的糧食可以多養活5億人口。

當然,第二個夢不是我個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雜交稻想要走出國門需要多方努力、協調。

值得注意的是,在參加完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後,袁隆平當天就返回了湖南,“明天還要到田裡去。”

因爲他有自己的任務表單:今年向畝產1200公斤衝刺。“如果沒有特大的自然災害,有九成把握可以實現。”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澎湃新聞、新京報、瞭望、科技日報、觀察者網、前瞻經濟學人、智研諮詢、公開資料等

(編輯:王婷婷,李欣夷,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