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 晚年他還有兩個未圓的夢想

今日(5月22日)記者中國工程院獲悉,“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逝世,享年91歲。

袁隆平,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50多年來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爲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世界糧食供給作出巨大貢獻。

“乾瘦、黝黑、小平頭,同幾十年前最初進入大衆視線時一樣,袁隆平似乎沒什麼改變”這是2019年袁隆平受領國家勳章時人們對他的印象。

在一次採訪中,袁隆平對記者們講述了他晚年時光的日常。

“晚上睡前,再想想我的超級稻長得怎麼樣了,有沒有病蟲害,天氣有沒有乾旱。”參加完共和國勳章頒授儀式,這位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的老人,當天就返回湖南,他心裡放不下自己的稻田。

袁隆平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他晚年還有兩個夢沒圓:“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

“禾下乘涼夢”就是超級雜交稻高產、更高產、超高產,目前正逐步接近這個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是希望超級稻走出國門。

—  雜交水稻之父—

超級稻畝產1100公斤 “遙遙領先全世界

上世紀50年代,袁隆平最初從事紅薯育種研究教學,但當時國家糧食非常短缺,於是他轉而從事國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種。

1961年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試驗田選種,意外發現一株“鶴立雞羣”的稻株。穗子又大又飽滿,籽粒多達230粒,仔細一推算,用它做種子,水稻畝產會上千斤,而當時高產水稻纔不過五六百斤。

“把它收起來第二年播下去,結果沒有一株像它‘老子’長得那麼好,高的高,矮的矮。”袁隆平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原來抱有很大的希望,結果我失望了,失望後突然來了靈感,正是雜交稻纔有分離現象。”

1964年,袁隆平再次發現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耗時9年後,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終於成功,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實現了雜交水稻的歷史性突破,爲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糧食自給難題做出重大貢獻。

1996年,當時的農業部提出了超級稻育種計劃,袁隆平領銜科研團隊接連攻破超級稻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難題,五期目標已全部完成。

“我們遙遙領先全世界。”袁隆平在中國工程院的一次座談會上表示。

從“南優2號”到超級稻,幾十年來,袁隆平對雜交水稻不斷改良。雜交稻目前已經覆蓋了全中國和許多國家。據央視新聞2017年報道顯示,僅在中國,雜交水稻種植面積就達2.5億畝,面積佔比57%,產量佔比65%。

—  一生熱愛禾苗—

90歲高齡仍幾乎每天都要去試驗田

2019年,年近90歲了,袁隆平還是風塵僕僕的樣子。他幾乎每天都要去試驗田“打卡”,觀察雜交水稻的長勢。

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長期在袁隆平身邊工作,“袁院士經常教育青年科技工作人員:電腦上是種不出水稻的,鼓勵大家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只要有人去他家裡請教討論雜交水稻工作,他總是熱情接待,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也要認真交談雜交水稻。”

接受採訪時,袁隆平坦言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很激動,同時他更把這個榮譽當成一個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要繼續努力,繼續攀高峰。”

他談到自己目前的兩大任務,一個是繼續搞雜交稻,要高產、更高產、超高產。

“我希望今年的示範田,實現畝產1200公斤、每公頃18噸,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禮。”

據瞭解,目前全國有四個示範片正在攻關畝產1200公斤的目標,其中兩個示範片有望在今年10月就實現畝產1200公斤。

—  耄耋之年—

晚年還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袁隆平給自己定的另一個任務則是備受關注的海水稻。

“我打了一個報告給總理,希望他支持這方面的研究,他批了‘非常同意’,要特事特辦,成立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袁隆平說。

他算了筆賬:全國有十幾億畝鹽鹼地是不毛之地,其中將近兩億畝可以種水稻。十年之內發展耐鹽鹼水稻一億畝。

“這是什麼概念呢?300億公斤。相當於可以多養活1億人口。”

海水稻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研究,但普遍來看進展不大。“我爲什麼擔當這個任務呢?我們有雜交水稻的優勢。”袁隆平說。

他透露稱,研究團隊現在正加緊爲海水稻的研究繼續努力,目前已經在廣東、山東、遼寧、江蘇、內蒙古、新疆、湖南等全國多地開展合作研究,第一批希望畝產達620公斤,研究團隊有海水稻雜交育種優勢,“我們很有信心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他提高了一些音量:我們還是很有信心能完成這個任務,希望大家對我們工作給予支持。

幾十年如一日地在工作,袁隆平有時候也怕自己跟不上節奏:“搞科研癡呆就完了。”

“之前醫生給我測試,問我95+13是多少,我一下子答出來,這說明腦瓜子還管用,加減乘除心算還算得出來。”他高興地比畫着。

“一畝田有幾千萬穀粒,算起來可不得了。”袁隆平還有很多穀穗數、穀粒數要算。

袁隆平院士在長沙逝世 享年91歲 百秒回顧“雜交水稻之父”生平(來源:original)

延伸閱讀

袁隆平院士,11天前他剛剛又爲祖國獻上了一份大禮

11天前,袁老纔剛剛又爲祖國獻上了一份大禮:“袁隆平”團隊的“超優千號”超級雜交稻在三亞驗收,平均畝產高達1004.83公斤!

5月9日,三亞水稻國家公園“超優千號”測產

“超優千號”,是袁老指導研發的第五期超級雜交稻,又稱作“湘兩優900”,是高品質軟米。目前已順利通過了海南低溫寡照帶來的不利影響,在三亞連續幾年畝產量不斷攀升!

還記得2020年9月7日,袁隆平90歲生日。

他的生日願望是:希望自己領銜的第三代雜交水稻雙季畝產3000斤早日實現。去年,第三代雜交水稻單季畝產取得2092.6斤的成績。

所以,當突然得知這樣的消息,難以接受。

還記得2019年,聯合國發佈《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全球面臨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數達8.216億。

這樣的數字觸目驚心。

曾幾何時,飢餓也曾是中國的一大隱患。

之後有人採訪袁隆平,90歲的袁老說: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這是糧食的重要性。上世紀六十年代,饑荒的時候餓死人,我都親眼見過。大家都沒有飯吃,叫花子過去討飯,飯都沒有,你討誰?”

記者:您是不是特別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

袁隆平: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老人連說兩個“不可能了”後,長舒了口氣。

這位瘦弱的中國老人,是“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他發明了“三系法”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兩系法”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曾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改革先鋒”等稱號。

在國人漫長的飽腹之路上,袁隆平有蓋世之功。

他的貢獻到底有多大?往小了說,這位雜交水稻之父讓全國人都能有飯吃,用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往大了說,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能穩民心,安天下,是國之發展的基礎。

“禾下乘涼、雜交水稻覆蓋全球”,

是他流淌在血液中的愛和夢。

以下這篇文,分享給大家。

01

1905年,

袁隆平院士的父親袁興烈出生於江西德安。

當時的袁家開始棄農經商,

遷居縣城發展。

因經營有方,家道日盛。

大家族分家,

老爺子的祖父袁盛鑑在縣城北門建宅,

取名“頤園”。

袁盛鑑是讀書之人,科考中舉,

曾當選爲江西省第一屆議會議員。

從舊式讀書人成爲新型知識分子,

袁盛鑑非常重視孩子教育。

袁興烈就在父親的教導下,

視知識爲一切,

後來考取了南京的東南大學文學系,

畢業後在縣裡擔任高等小學的校長和督學。

後又受到西北軍的愛國將領孫連仲的器重,

做了這位上將的秘書。

這樣的學歷和履歷,

放到現在,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老爺子的母親華靜

是一個非常知書達理、賢惠慈愛的知識女性。

她出生在揚州的富商家庭

從小就被父親送到教會學校讀書,

學習西方文化藝術和禮儀。

高中畢業後,

被分配到一家小學任英語教師。

恰巧就在這期間,她與時任校長袁興烈結緣。

愛情開始萌芽,

故事也由此展開。

02

1930年的9月7號,

袁興烈一家迎來了第二個孩子。

年輕的父母或許已經失去對孩子起名的興趣

在姓名一欄只填下寫了三個字:

袁小孩,

乳名二毛。

這個孩子就是袁隆平。

華靜懷抱1歲的袁隆平,旁邊是哥哥隆津

當時接生的新手醫生林巧稚,

後來成了首屆中國科學院唯一的女學部委員(院士),

是全國婦產科第一大權威。

而這個在出生時略微有些被忽視的孩子,

在幾十年後成爲了14億人都尊崇的英雄。

一代大師給另一代大師接生,

似乎命運,早就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一切。

協和醫院檔案記載着袁隆平出生時的有關情況

袁興烈和華靜,

希望袁隆平能夠繼續仕途,光耀門楣。

於是,1936年,

不滿6歲的袁隆平被送到了漢口最好的小學讀書。

可這個選擇,

卻給袁隆平種下了一顆背道而馳的種子。

武漢小學一年級的一次郊遊,

老師帶班上的孩子,

去學校附近一個企業家辦的園藝場

彼時恰逢6月,

園藝場內桃紅柳綠,好不漂亮,

這讓兒時的袁隆平迸發了學農的興趣。

70多年後,

當袁隆平再次回想起兒時的這次經歷,

稱它美妙清晰,又恍如一場夢境

可夢境還未來得及細細品味,

就被戰火打得支離破碎。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幾個月後,武漢失守。

03

袁興烈和華靜帶着幾個孩子,

開始逃難。

離開北平後,先後輾轉湖北、湖南等地。

疾病、疼痛、飢餓和死亡,

成了時代和這個家庭的傷痕。

可哪怕條件再艱辛,父母對五個孩子的教育,

從未有過絲毫放鬆。

不論停留在哪個地方

袁興烈都會把孩子們送去上學。

戰火紛飛的時候,

母親還會給袁隆平讀尼采。

後來,袁隆平回憶道:

“母親對我的教育影響了我一輩子,

尤其是在做人方面,

她教導我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她總說你要博愛,要誠實。

我們家自祖輩起,就有重視教育的好傳統,

我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是幸運的。”

少年時代的袁隆平(左)

華靜也非常懂得如何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開發智商

她說:

“孩子們的智商如同一座寶庫

品德和情操則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

爲了方便孩子理解,

她把自己淵博的知識化作故事,

用仲夏夜晚的故事時間,

開動孩子們的思緒。

有一次,母親講的是糧食和土地的故事:

“我們吃的糧食是黃土地裡長出來的,

我們穿的衣服,

是用黃土地上收穫的棉花織成的布做的。

我們住的房子,

是用黃土燒成的磚蓋起來的……

總之,

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地。

所以說,土地是生命之源,”

後來,

華靜還帶着袁隆平和袁隆津去了

供奉着炎帝雕像的“神農洞”。

她讓兄弟倆向神農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個鞠躬禮,

表達景仰之情。

禮畢,母親告訴他們,

炎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這位先賢曾經在五千多年前,

創耕耘,植五穀,訓禽獸,

嘗百草,爲民療疾。

這些故事,

讓袁隆平對腳下的土地燃起一片敬意,

奠定了他理想的基礎,

以至未來的一生。

04

1949年,新中國成立。

這一年,19歲的袁隆平即將報考大學。

兒時的田園夢,

和戰爭時食不果腹的景象不斷交織。

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選擇,

袁隆平想要在新中國建立起富饒的新農村,

可是,

時任南京國民政府僑務委員會事務科科長的父親,

希望兒子能夠從政。

袁興烈叫來妻子與兒子共同商討。

父親見兒子低頭不語,便問:

“隆平,你未來的志向是什麼?”

袁隆平回答得很乾脆:

“我唯一的選擇就是成爲一個農業科學家。”

父親反問:

“想成爲一個身上充滿莊稼味的學者嗎?”

袁隆平回答:

“試想一下,

這人世間倘若沒有莊稼味,

而是充斥着鐵血味、硝煙味,該是多麼可怕!”

仔細思忖兒子的想法後,

頗具民主思想的父親選擇尊重他的意見,

同意了兒子的選擇。

最高級的家庭教育,

莫過於父母懂得及時放手。

1949年8月,

袁隆平告別了南京,也告別了父母。

趕往他心目中的第二故鄉,

走進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系,

即現在的西南大學。

袁隆平母校

袁隆平曾把自己比喻成一顆種子,

如今,

這顆種子選擇回到孕育了他的土地。

4年之後,

袁隆平又一次面臨了選擇:

我該到哪裡去?

他想要留在重慶的農業科研單位,

可學校發出號召,

號召應屆畢業生到基層去,

到農村去。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

袁隆平的腦海裡不斷迴盪着母親說過的話:

“土地是生命之源。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場,

他們演繹了多少壯懷激烈的歷史篇章,

都與國土緊緊相連,

國土是最神聖的。”

於是他在畢業分配志願書上,寫下一行大字:

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別了,母校!別了,龍門浩!別了,重慶!

他說自己是一顆種子,

既然是種子,

那麼不論扎到哪裡,都會生根發芽。

青年袁隆平

05

1953年,

被分配到偏遠又窮苦的黔陽縣的青年袁隆平,

安江農校開啓了時長20個春秋的教學生涯。

宿舍簡陋,

條件極其艱苦,

他總是會想起童年和母親的一番對話。

那時他在嘉陵江學游泳,

從河裡撿到了一枚閃閃發光的河流石。

小夥伴說是鑽石

他歡天喜地地拿回家裡,

送給喜歡收集石頭的母親。

母親告訴他:

“這是一塊漂亮的河流石,

但它不是鑽石。

鑽石的色澤真實而自然,質地非凡。

同樣,人生的色澤倘若是真實而自然的,

那麼他的氣質也是非凡的。”

袁隆平問:

“什麼是人生的色澤呢?”

華靜微笑回答:

“虛榮不是,浮華也不是;

得意的臉不是,驕傲的心也不是;

名位不是,權勢更不是。

人生的色澤不是別的,

是專注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

正是這番話,一直激勵着袁隆平踏上了漫長而艱辛的雜交水稻探索之路。

有句話說,

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教,受到管制,

而是啓發學習的興趣和自覺,

在不知不覺中受教。

回看袁老先生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

父親的格局和母親的智慧,

早已浸入先生的骨血裡。

如今90年過去了,

今天也恰逢袁老先生的陽曆九十大壽。

90年前,中國尚處在食不果腹的年代。

90年後,袁隆平院士餵飽了14億中國人。

他把一生的時間,

都交給了腳下的這片土地。

交給了每一顆飽滿的稻穗

爲此,他錯過了父母親的最後一面,

錯過了子女的成長,

錯過了和妻子相依相伴的時光。

他真的老了。

因過度勞累吸氧

翻書的手,控制不住地顫抖

06

小時候,

袁隆平隨母親在庭院乘涼,

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母親告訴他,天上的每顆星星,

都與地上每一個有名望的人物同屬一個星座

他會懷着好奇心,常常凝望星空,

試圖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星座。

1999年,袁隆平兒時的夢想實現了。

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

舉行了一場小行星命名儀式。

一顆8117號小行星,

被命名爲“袁隆平星”。

母親華靜曾對袁隆平說過:

“上帝給你的不會太多。”

於是袁隆平總是不斷重複:

“一個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夠了。”

這個曾經把自己比喻成種子的老人,

如今改口說自己是一株水稻。

他說:

“我本根植於紅土地,沐浴着陽光,

而後甘願將沉甸甸的稻穗奉獻給人民。”

紀錄片《時代我》的最後,

記者問袁老先生現在最關心什麼?

他一如19歲時的那個自己,

回答得乾脆:

“最關心雜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