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錄華亭古今 註解“上海之根”

陸軍教授與他編著出版的100多本書籍

陸軍

松江人文大辭典》出版了。在我看來,本辭典不僅是一部記錄上海之根”——歷史文化名城松江人文發展軌跡的重要文獻,也是一座鐫刻着當代松江學人精神品格的紀裡碑碣。我相信,她的問世,對松江的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松江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也能增添有力助益。

我的故鄉松江,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唐宋以後經濟文化發展較快,到了明代更是盛極一時,富甲一方。松江府文物衣冠爲東南之望,與蘇州齊名,並稱“蘇鬆”。勤勞的松江人在豐腴的土地上不僅創造了繁榮的經濟,也創造了璀璨的文化。陸機、陸雲、趙孟頫、楊維楨、袁凱、陶宗儀、徐階、董其昌、陳繼儒、陳子龍、夏完淳、王鴻緒、史量才、施蟄存、趙家璧等文化巨匠,如羣星閃耀,在中國的歷史文化長廊中熠熠生輝。松江書派、松江畫派、雲間文學等文化羣體,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成就推進了古典文學藝術的發展。而植根於稻作生產的民間文化亦豐富多彩,民間故事《孟姜女》、長篇敘事詩《姚小二官》等影響深遠,江南絲竹、花籃馬燈、田山歌等民間樂舞經久不衰,顧繡、草龍、鑼鼓藝術等更是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無論是膾炙人口的民歌、搖曳多姿的舞蹈,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還是代代相承的民俗民風,都創造出松江人引以爲豪的精神文化家園。

雄厚的歷史背景,璀璨的人文景觀,獨特的經濟優勢,使《松江人文大辭典》以豐富的史料時代留下一部恢宏的松江歷史文化長卷成爲一種可能。在這部長卷中,有對松江各個歷史時期文化發展的概括,有對松江文化名人與傳世佳作的記述,有對松江文博、勝蹟、景觀的介紹,有對千百年來松江百姓衣食住行、市井生活等文化細節的記錄。其收錄範圍求廣泛,引用資料求翔實,記述內容求精細,是我們的編纂團隊所共有的思想共識與行動準繩。

我們希望,這部大辭典能體現出這樣幾個特點:第一,詞條釋文統一,所選詞條詳略得當,所撰釋文有源可溯,盡力做到史料翔實,剪裁有方,描述規範。第二,地方性與全國性的統一,所選“松江”詞條“不越位”,通過窺一斑而知全豹。第三,學術性與實用性的統一,編纂大辭典的根本目的一是爲學者提供專業知識的參考指南,二是爲普通民衆接受人文教育搭建一個“大課堂”。第四,歷史性與現實性的統一,詞條內容不設上限,下限原則上截至2019年。其間,凡人文領域的歷史和現狀、人物和作品、團體和活動等皆分卷設目。

我們還希望,這部大辭典能體現出今天這個時代的新意:其一,凸顯人文學科發展之“新氣象”。如在新聞傳播、羣文場館、團體,特別是文化產業方面,這些年都出現了一系列新事物、新成果,將這些具有鮮明時代印記的人文物事以詞條方式記錄下來,就成爲了大辭典的一個亮點。其二,關注和吸納國內外學者研究的“新成果”,同時尤其倡導自主研究。如學術分科主編徐俠先生爬梳古代學人著作時就有不少新的斬獲,茲舉一例。李紹文的《雲間雜識》,又名《雲間雜記》《雲間雜誌》,現代大藏書家、版本學家黃裳曾於蘇州購得明抄本一冊,視若拱璧,題爲《雲間人物雜記》,跋曰:“佚去首尾各半葉,遍檢書目,無著錄者,不知撰人及卷數,所失當不多也。”其實此書被《四庫全書》著錄,爲三卷,入子部小說家類存目,亦不知作者是誰。民國時有刊印本,僅二卷,後由松江史志重刊。近年《上海府縣誌舊志叢書》中也有《雲間雜識》三卷本。不論是二卷本還是三卷本,都已是松江地方文獻中的要籍,現經徐俠先生研究後發現,全帙竟是八卷,存世有明刻本、舊抄本,較之前兩種通行本,內容豐厚很多。據此可知,作者雜記明代松江府人文,幾乎將二百多年間一郡人、事網羅無遺,有徵有據,多得自其經歷、耳聞目睹及交遊,是一部頗有價值兼具趣味的筆記體史學著作。倘予整理重刊,即增加一部明代地方史經典原著。這一發現,無疑是極有價值。其三,設定釋文撰寫的“新標準”。除了遵照“觀點正確、資料翔實、結構清晰、層次分明、語言規範、文字精練”的撰寫要求之外,還必須列出詞條釋文的依據,並配以恰當的史料圖照予以佐證。我們堅信,只要堅持了這些“新”,這部被譽爲“全國第一部以人文專題形式編纂出版的大型工具書”纔有可能實現兼具專業性、科學性和可讀性的編纂目標

我們更希望,這部大辭典還能體現出松江學人在踐行“雲間風度”,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中的情懷與境界。

首先,從汗牛充棟的松江歷史人文信息中爬羅剔抉出8卷本《松江人文大辭典》,爲進一步強化松江人民的文化自信助力。總類、文學、書法、美術、攝影、戲劇、曲藝、音舞、非遺、學術、民俗、方言、宗教、文博、建築、旅遊、傳媒、圖書、檔案、羣文、團體、場館、產業等二十三個分科及數千張圖照,勾勒出松江人文歷史發展的總脈絡。6000年前,我們的祖先用血和汗在茫茫荒原上開拓了崧澤文化、廣富林文化等遠古文化,播下了人類文明的種子。悠久的文化傳統始終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深刻地影響着有形的存在,它滋養着松江的風土人情,涵養着松江的社會生態,濡養着松江的經濟發展,它引領着松江人民攻堅克難,激勵着志士仁人前仆後繼。正是這種偉大的文化傳統奠定了松江人民文化自信的基石。

其次,文化自信是抵達文化自覺的基礎。面對豐厚燦爛的松江歷史傳統文化,勤樸、睿智、進取的松江人民,不僅僅滿足於盤點祖上留下的豐厚精神遺產,而是用今人的情懷、智慧與勇氣去拓開新的人文疆域。無論是以“科創、人文、生態”的理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松江的發展定位,還是以建設“書香之域、書畫之城、文博之府和影視之都”以及江南“戲劇之鄉”爲目標,都彰顯出松江人民高度的文化自覺。

再者,文化自覺又是實現文化自強的前提。只有通過文化自覺,才能實現文化自強。對一個地區來說,文化自強主要表現爲全區人民擁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積極投身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換與創新性發展,以生動的實踐與優異的成果建設文化強區,在加快推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建設的同時,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紅色文化、高揚海派文化、彰顯江南文化和建設先進文化,充分利用輝映蒼穹的上海之根文化資源,建設共有的現代精神家園。

一句話,我們希望,《松江人文大辭典》的編纂出版,既能爲松江留存一份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的高品質的歷史典籍,又能爲新時代松江人民以堅定的文化自信、高度的文化自覺來踐行與實現文化自強提供一個可參照的生動案例。

事實上,我當初萌生編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辭典》這一想法時,內心也是有顧慮的。這樣一個浩大的文化建設系統工程,在缺少經驗,缺少專職編撰人員,特別是缺少專門人才的情況下,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松江數千年的人文發展歷史、當代文化建設的成果和經驗,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精細的爬梳、整理、研究、歸納,還必須要達到相當的學術高度,必須經得住當代和後代的檢驗,其複雜性、艱苦性與挑戰性不言而喻。令人欣慰的是,項目上馬以後,在編纂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松江人文大辭典》編纂工作有條不紊地向着既定目標一步一步紮實推進,編纂人員同心同德,克難攻堅,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

取得這樣的成果,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領導敢於擔當。

近年來,全區人民按照區委提出的建設“科創、人文、生態”現代化新松江的目標,團結一致、唯實唯幹、成果卓著。在這樣的氛圍感召下,2018年上半年,按照區委主要領導關於“在人文松江建設方面,松江不僅要建設一流的文化設施,還要創造具有傳世價值的一流的藝術與學術成果”的要求,我建議,松江能否及時組織力量編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辭典》,能否推出10部松江歷史名人題材系列戲劇,能否在條件成熟時整理出版100卷本《松江歷代文史典籍總目提要》?而要完成這些高難度、跨學科、創紀錄的大工程,先要在機制體制上有所創新。由此我進一步建議能否成立一個在學術研究與創作引領方面具有示範性意義的民辦公助的高端學術機構,由這個學術機構來統領這些重大藝術與學術項目的實施。這些建言獲得了區委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並要求我進一步認真運思,儘可能給出可行性方案。同年10月7日,區委主要領導利用國慶長假召集相關領導一起來垂聽我所作的關於成立“江南題材創作研究院”、創編“一典一史”、創作“松江歷史名人題材系列戲劇”的專題彙報。其中“一典”,即編纂8卷本《松江人文大辭典》;“一史”,即編寫《松江簡史》。2018年12月20日,在區委主要領導的關心下,“創立江南題材創作研究院”、“編纂《松江人文大辭典》”寫入了中共松江區委文件。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就正式着手啓動大辭典編纂工程的前期準備,同時還對研究院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以及運行模式進行設計。在準備過程中,經反覆思考,我又將編纂《松江文學史》《松江戲劇史》《松江繪畫史》《松江書法史》《松江詩歌史》納入計劃,加上原有的《松江簡史》,合稱爲“一典六史”。希望能以《松江人文大辭典》爲主幹,以“六史”爲分支,將松江的人文資源梳理清楚,整合成一套全面系統記錄松江人文歷史和現狀的大部頭叢書。這些項目都得到了區委主要領導的熱情鼓勵與有效指導,並列爲“人文松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項目。

在此基礎上,區委主要領導在2019年3月16日建議將原“江南題材創作研究院”易名爲“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這一改,研究院的使命更清楚,目標更明確。2019年5月23日,在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領導的精心安排下,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正式入駐松江區圖書館二樓辦公。2019年6月16日,《松江人文大辭典》第一次編纂工作例會在松江區圖書館會展廳召開,區有關部門領導出席。2019年7月13日,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由市、區領導揭牌。在2019年松江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立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與“啓動《松江人文大辭典》編纂”成爲了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而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不僅再次強調做實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還在附件中對“一典六史”專門作名詞解釋。在《松江人文大辭典》與“松江六史”編纂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以後,2020年4月20日,中共松江區委機構編制委員會下發關於“同意成立區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作爲文化旅遊局下屬單位”的批覆。這標誌着一直以民辦公助方式運行的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正式轉爲區屬事業編制單位,《松江人文大辭典》與“松江六史”的編纂工作也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可以說,無論是以民辦公助的項目制方式運行,還是轉爲正式的事業編制管理,《松江人文大辭典》、“松江六史”的編纂以及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的機構設置,都是得益於松江區委、區政府營造的倡導創新、鼓勵創新、推動創新的寬鬆和諧的人文環境,特別是得益於區委主要領導以及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領導的創新意識與擔當意識。

第二,名宿善於引領。

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各種場合說過,設計《松江人文大辭典》這個編纂工程時,首先想到的是,這件事必須由歐粵先生來擔任前線指揮官。一方面,歐粵先生學識淵博,文史哲兼長;耆德忠正,智善信兼具。他長期在區史志辦擔任編審工作,爲泱泱大著《松江縣誌》的副主編,在地方史志研究與民俗學研究方面著作等身,具有豐沛的學術素養與豐富的史志編纂經驗,是松江學術界公認的德高望重的領軍人物。另一方面,歐粵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儒帥,具有很好的統籌協調能力。他曾擔任松江縣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既對松江文史如數家珍,又對松江文化人的稟性、學養、能力瞭如指掌,由他來牽頭組織編纂班底,排兵佈陣,協調各方,可謂不二人選。果不其然,歐粵先生到崗後,夙興夜寐,篳路藍縷,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從每個詞條的選定到每段釋文的增刪,他都親歷親爲,可謂漚心瀝血,厥功至偉。

第三,方家樂於力助。

本辭典的責任編輯是“新松江人”、上海辭書出版社歷史地理編輯室主任王聖良編審。他在辭書編纂領域耕耘三十餘載,主編、參編各類辭書數十種,積累了豐富的編纂經驗,此番出任責編,親擬的“編纂指南”、“案例分析”、“樣稿評點”等講稿就達數萬字,每次講解,都是條分縷析,鞭辟入裡,極具操作性。每月一次的工作例會,他都竭智盡能,傾情力助,令人感動。

第四,同仁甘於奉獻。

作爲大辭典的編纂人員,松江老中青三代學人踐行“雲間風度”,發揚義工精神,團結協作,齊心攻關,俯以觀今,仰以察古,見微知著,嘗鼎一臠。用“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的。如本辭典編輯部主任、原《松江報》主編吳紀盛先生,身先士卒,恪盡職守,即使是在親人有恙,經常在家、醫院間奔波時,他也堅持認真收集整理材料,悉心撰寫詞條,召集“老部下”商討編寫工作,做到工作、家事兩不誤,無怨無悔,盡心盡力,體現了一個老報人所具有的敬業精神與學者風範。研究院及本辭典編輯部辦公室主任兼圖片主編俞月娥,身兼數職,事務繁雜,但她兢兢業業,每天保持着充沛的工作熱情。一度時間,爲趕着修復數百張舊照片,常加班到晚上九十點鐘。下班時,她在空蕩蕩的辦公樓裡不敢獨自下來,就請值班保安在走廊裡“吆喝”爲她壯膽。還有像建築分科主編邢硯斐先生,在患病期間仍筆耕不輟,併爲其他分科積極提供資料。有的分科主編爲了趕進度,放棄了外出旅遊的機會,有的實在忙不過來,就讓自己的子女做幫手。總之,這種恪盡職守、臻於至善的工作作風,幾乎是編纂團隊每個成員的“標配”。而集體性的無私奉獻精神正是本辭典得以順利推進的基本保證。雖然稱不上驚天動地,卻也是可歌可泣。

第五,各方勇於支持。

本辭典編纂過程中得到了全區各委辦局以及各街鎮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涉及編纂工作中有關的人、事、物時,陸忠新、曹金華、李濤、周樣波、樑寶山、張國強、劉通、楊雨清、王靈輝、張冬梅、陳誠、金葉、奚建治、牛立超、俞寶琴等都以各種方式給予了支持與幫助。而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學習強國》平臺,以及《中國藝術報》《中國文化報》《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勞動報》《松江報》與全國其他各大主流媒體網站,也一直對大辭典的編纂予以親切關注與熱情鼓勵,多家媒體連續十餘次予以跟蹤報道,其情其誠,令人感動。同樣令我欣慰的是,我供職的上海戲劇學院領導沒有忘記現代大學的崇高使命,堅持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爲己任,對我這樣一個在職的教師回家鄉兼職給予了應有的理解與支持。當然,就我本人來說,教書育人是第一天職,爲學校承擔的教學、科研、創作以及其他任務,決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兼職兩年間,教學上曾三獲國家級獎勵與資助;創作上曾有多部大型劇作公演,科研上也有較多的成果問世。聊以自慰的是,學習“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力求做到無愧於上戲,無愧於家鄉,無愧於事,無愧於心,也算是我幾十年如一日恪守的信條,至今也沒有改變吧。

我始終認爲,文化建設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對先賢邦彥的言行舉止、豐贍業績,需要我們沉下心來,鑑古觀今,讀史悟道。尤其在經濟發展快速推進、社會深刻轉型的當下,摒棄喧囂與浮躁,在充滿溫情與敬意之中追根溯源,將會讓我們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而《松江人文大辭典》的出版,便是我們編輯部全體同仁交出的一份迴應時代需求的答卷。

如果說松江是一座瑰麗的文化寶庫,那麼,我們希望這部大辭典能爲人們打開這個寶庫提供一把精緻便捷的鑰匙。有了她,不但可以爲當代,更可以爲後代瞭解和研究松江人文歷史提供方便。我們更希望這部大辭典將在建設社會主義新松江的宏偉事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26年前的一個春日上午,在爲家鄉松江起“上海根”別名時的一剎那,我曾種下一個願望,總有一天,要爲“上海根”的稱謂做一些經得起歷史推敲的學術註解。想不到過了這麼多年,才由一羣志同道合的松江學人乘着“天時地利人和”的東風,以辛勤的付出、卓越的努力幫助我圓了這一久違了的夢想。爲此,我要再一次向由執行主編歐粵率領的編纂團隊,以及所有支持幫助這一文化建設工程的領導與朋友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願我美麗的家鄉松江——歲月靜好,山高水長!龍騰虎躍,布颿無恙!

是爲序。

2020年12月13日

(作者爲《松江人文大辭典》〈8卷〉主編,上海戲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戲劇文學分支主編,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上海戲曲學會會長,松江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上海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