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人才失血?川大、蘭大兩撥引援讓人刮目相看

說起國內高校人才流動,西部地區高校總是與“流失”“失血”等詞聯繫在一起。不過,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四川大學蘭州大學近期卻主動作爲,一撥人才引進力度讓國內學界刮目相看。

3月25日,四川大學在望江校區明德樓舉行文科講席教授見面會微信公衆號@四川大學 圖

四川大學3月27日通過官方微信公衆號自豪官宣《厲害了!7位文科講席教授全職加盟川大!》:3月25日,四川大學在望江校區明德樓舉行文科講席教授見面會。校黨委書記王建國校長李言榮副校長張林姚樂野學校首批文科講席教授任曉明、陳學彬、李水城張法熊澄宇呂建福、房寧,以及學校相關單位負責人蔘加座談會。

四川大學王建國書記、李言榮校長爲7位教授頒發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聘書,歡迎他們全職加盟川大,爲學校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貢獻力量。

這7名全職加盟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分別是:任曉明(馬工程重點編寫教材邏輯學》首席專家中國邏輯學會副理事長、南開大學教授)、陳學彬(中國金融學領域知名學者、復旦大學教授)、李水城(中國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教授)、張法(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浙江師範大學教授)、熊澄宇(歐洲科學、藝術和人文研究院外籍院士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清華大學教授)、呂建福(中國漢傳密教研究領域知名學者、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房寧(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2010年和2013年兩次爲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的主講專家教授)。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文科講席教授”制度是四川大學剛剛推出的一項引才模式。根據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引進暫行辦法》規定,文科講席教授是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高級學術榮譽稱號,年薪不低於60萬,實行一事一議。川大還規定,文科講席教授年齡原則上不超過65週歲,能夠從事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並規定聘期內須全職在四川大學工作。

四川大學方面還介紹:此前,學校還特別聘請了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陳力丹(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北京師範大學王寧教授來校工作。

另一所最近引起關注的西部高校是蘭州大學。與川大相比,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問題此前幾年已經引起廣泛討論。不過,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蘭州大學近期正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獲得高層次醫學人才資源

3月21日上午,蘭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城關校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蘭州大學官網

據蘭州大學官網消息,3月21日上午,蘭州大學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城關校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爲了促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落實落地,進一步加強雙方人才隊伍建設的合作交流,報告會前還舉行了名譽講席教授、兼職教授聘任儀式,蘭州大學聘請王辰院士、劉德培院士爲名譽講席教授;聘請楊維中、張勤王健偉蔣建東、翟振國等5位專家爲兼職教授。嚴純華爲受聘專家頒發了聘書。

公開資料顯示,此番受聘爲蘭州大學名譽講席教授的王辰是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還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

同樣受聘爲蘭州大學名譽講席教授的劉德培長期從事基因表達調控、基因治療與心血管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1996年當選爲中國工程院院士。

另外,澎湃新聞記者3月15日注意到,近期在微信公衆號、知乎、微博等網絡平臺上流傳一則消息稱“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副校長王銳教授已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執行所長”,並指稱蘭州大學又一知名學者離職。

對此,澎湃新聞記者3月15日上午電話採訪了蘭州大學校長辦公室。該辦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明確表示,王銳教授離開蘭州大學爲不實消息。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官網近期更新的“現任領導”欄目顯示,王銳的確已經出任該所執行所長。該所官網對王銳教授的介紹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醫藥衛生學部)、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蘭州大學副校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執行所長”。

15日午間,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王銳院士的確已於今年早些時候擔任了該所所長,不過他目前仍然擔任蘭州大學副校長,“如果有任何變動官網都會更新”。

對於人才流失問題,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此前接受《瞭望》採訪時曾坦言:受經濟和地域等因素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到新世紀之初這些年,人才流失成爲蘭大的突出問題,也是西部高校人才流失、“孔雀東南飛”的典型案例,蘭大被抹上了一層悲情色彩,被網民戲稱爲“中國十大最委屈大學之首”。客觀講,人才流動是正常的,怕的是非正常流動。2016年,我們調研發現,當時出現人才流失現象的癥結在於,教師對學校發展的動力和信心不足,學校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

嚴純華表示:挑戰無處不在,我們要不斷創新穩定和引進人才的舉措。現在,如果發現人才有流失苗頭,學校包括我本人都會第一時間關注,堅決防止因學校工作做得不夠而導致的人才流失。

《光明日報》2019年曾刊文《蘭州大學人才工作迎拐點》介紹,蘭州大學創新人才工作思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一方面,蘭州大學主動融入國家戰略,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太極計劃、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子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形成了“大平臺、大團隊、大項目、大成果”的良性循環,使得不同專業的人才都有事幹,能幹成事。

另一方面,蘭州大學努力爲教師打造沒有後顧之憂的工作環境。爲高層次人才建立健康檔案、醫療保健“綠色通道”、子女入學入園長效機制,提供一對一“保姆式配送”服務等一系列措施,用心用情,避免因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導致的人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