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斷攀登,用文藝謳歌時代精神

版首語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需要文藝工作者的當代創造。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奮鬥的一年。面對新徵程、新變化,廣大文藝工作者順應社會發展的變化,把握時代進步的要求,聚焦人民羣衆的期待,在文學影視舞臺藝術等領域創作出許多優秀作品,用“人民至上”的理念書寫中國的“制度優勢”,使文藝事業和文化產業呈現出很多令人欣喜的發展變化。在文藝的裝點下,美好生活在我們腳下鋪展延伸,時代精神在新時代越發奪目閃亮。

2020北京新年倒計時活動暨第四屆北京冰雪文化旅遊節開幕式在首鋼園舉行。新華社發

年度熱詞

繁榮發展戲曲事業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爲中國戲曲的未來發展指明前進方向。

從戲曲名家到戲迷觀衆,從花甲老人到莘莘學子,全國熱議賀信精神。大家一致認爲,戲曲藝術具有廣泛的羣衆基礎。從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看,傳承和弘揚戲曲文化有着充分的理由,更有充足的條件。

七十年勵精圖治,七十載碩果累累。在中國戲曲學院建校70週年守正創新大會上,戲曲界人士共商傳承發展大計。讓傳統戲曲活起來將是傳承戲曲文化的重中之重,要通過搶救性挖掘,創造性改編,把“躺”在劇院資料庫中的老劇本,其他劇種院團的優秀劇本搶出來、種下去、活起來。

2020年,中國戲曲呈現了奼紫嫣紅的新氣象。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江蘇崑山開幕,116個戲曲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兩種戲劇形態集中展演,成爲中國戲曲界的盛會。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曲文化節”上,京劇、崑劇、豫劇、粵劇舞臺上的領軍人物齊集濠江,共同演繹中國戲曲的魅力。

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

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是最動人的篇章。2020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廣大文藝工作者用生動的文學語言和光彩奪目的藝術形象,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激發每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榮譽感。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電影《金剛川》以新的視角,講述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故事,展現中國軍隊不畏艱難、勇於犧牲的偉大精神。歌劇《同心結》重回那段氣壯山河的崢嶸歲月,在黃繼光等英雄人物身上,人們讀懂了跨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抗美援朝精神。

《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資料圖片

情懷如夢,家國在心。面對新時代的嶄新境界,愛國情懷更是優秀文藝作品應有的文化內核和精神底蘊。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就以喜劇方式呈現“小康時代”的新景觀,觀衆口碑一路高歌,在國慶假期激發了觀衆濃厚的民族自豪感。電影《緊急救援》、電視劇《我的金山銀山》等文藝作品,把愛我中華的種子深深埋入每個人的心靈深處,不斷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之力。

脫貧攻堅文藝創作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所以脫貧攻堅題材成爲文藝創作的題中應有之義。廣大文學藝術家們自覺迴應時代命題,深入貧困地區,紮根於人民之中,從鄉村劇烈變動的內核挖掘動人細節,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滿意的文藝答卷。

《一點就到家》劇照 資料圖片

《扶貧路上》劇照 資料圖片

《石頭開花》劇照 資料圖片

影視劇《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石頭開花》《最美的鄉村》《花繁葉茂》,文學作品《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國家溫度》《山中歲月》,民族歌劇《扶貧路上》、歌舞劇《大地頌歌》、越劇《山海情深》……一批“沾”着泥土與晨露的中國脫貧故事新鮮出爐。其中既有對脫貧攻堅偉大事業的梳理思考,也有聚焦村落蝶變的個案講述,還不乏對時代新人的羣像塑造。創作者秉持着寬廣的歷史維度與深刻的人文視野,以藝術手法巧妙地呈現現實生活,敏銳捕捉其中具有一定持久性且能夠面向未來的新氣象、新趨勢、新理念。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這批創作依託當下而超越當下,在充分展示脫貧攻堅物質成果的同時,將這項工作放在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去觀照和考量,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創業史詩”,獲得了業界專家的認可和觀衆讀者的喜愛。

抗疫文藝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從詩歌到散文,從繪畫到剪紙,從歌曲到影視,文藝界圍繞防疫抗疫主題創作一大批文藝作品,凝聚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面對硝煙瀰漫的戰場,面對前路未知的艱險,中國作家以筆爲槍,逆行出征。在湖北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日子裡,中國作協派出採訪小分隊,奔走在抗疫第一線,穿梭在武漢人的生活現場,採訪着、創作着。《三月正青春》《人民戰“疫”》《一位叫“大連”的志願者》等作品,記錄了那些雪地抱薪、深夜提燈人的故事,溫潤人心,鼓舞前行。

人民在哪裡,文藝的觸角就在哪裡。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紛紛從線下走到線上,從劇場走向雲端,在新媒體平臺上創作作品,爲愛發聲。中國文聯和湖北省文聯化身輕騎兵,通過網絡直播,爲醫護人員和病人送去祝福;成龍、吳京、王力宏、佟麗婭等演藝人員加盟的抗疫主題MV《堅信愛會贏》,唱響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時代強音。

《在一起》海報 資料圖片

偉大的中國人民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文藝肩負着記錄歷史、弘揚精神的重任。電視劇《在一起》改編自發生在抗疫期間的真實事件,傾情創作了十個單元故事,致敬每一個勇敢付出的中國人。大型紀錄電影《2020,中國戰疫》再現了舉國抗疫的難忘瞬間,是對逝去生命的緬懷,更是對漫漫前路的深深激勵。淮劇《谷家大事》、呂劇《連心鎖》、黃梅戲《我的鄉村我的親》,於平凡處彰顯偉大精神,讓熱烈而深沉的家國情懷,激盪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裡。

線上演出

科技的迅猛發展使VR、雲技術、流媒體、5G等概念越來越多地走進人們生活,也爲演藝產業的發展打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爲文藝院團、演藝機構面臨的一次大考。對此,大家沉着應對,自覺地服從疫情防控大局,及時地調整了創作、生產和演出模式,紛紛通過互聯網平臺線上復工,以“在線藝術欣賞”“視頻直播”等形式進行“換擋”。於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雲演唱會”“雲話劇”“雲音樂節”紛紛涌現,“雲端舞臺”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紅利,“線上演出”成爲這一年文藝領域繞不開的熱門詞。舞臺藝術原本是一種以現場演出、親臨體驗爲核心,極具儀式感和互動性的形式。但當現場的演出被導入線上、導向虛擬,傳統的觀演關係就此消解。所以不少演出團體對線上直播可能會此消彼長地侵蝕現場票房有所顧慮。然而,當疫情逐漸緩解,線下演出市場回暖,線上演出卻並未銷聲匿跡,反而呈現出某種區別於線下形式的獨特產品特性和用戶吸引力。可以預見,隨着用戶需求日益多元化和分衆化,線上演出將成爲演藝行業有益的補充方式,與線下更加深度地融合起來,構成產業鏈不可缺少的一環。

光明日報記者李蕾、劉江偉、牛夢笛整理)

定格戰疫英雄的最美瞬間

作者:柴選(中國攝影報副總編輯)

3月7日,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的新冠肺炎重症隔離病房外,援鄂醫療隊員劉凱面對我“疫情結束後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的提問,微笑着說:“等你摘下口罩,我想看看你是誰。”

柴選抗疫攝影作品

2月29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位周姓患者在隔離病房玻璃門裡側堅強地舉起了拳頭,當時,她正在山東援鄂醫療隊員的幫助下在樓道里散步,這是她入院近一個月後首次下牀。這一被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隔着玻璃定格的畫面及刊發此照片的報紙,被我們輾轉贈送給了正在社區封閉管理中的牽掛着她的家人。

我們攝影小分隊在武漢經歷了不平凡的66天,協調動員各方力量爲各地援鄂醫療隊的4.2萬餘名醫務工作者拍攝肖像,用富有儀式感的行動留存壯舉,謳歌英雄。這項主題爲“爲天使造像”的肖像攝影工程,用有名有姓的醫務工作者肖像照片以及照片背後的動人故事,折射偉大的中國戰疫,展現新時代的英雄形象。

我們長時間堅守定點醫院隔離病房外的清潔區、緩衝區,利用醫務工作者交接班、就餐或淋浴前的寶貴時機拍攝,突出抗疫現場感,留存醫務工作者真實的戰疫面容。爲拍出逆行者的“最美”形象,我們專門購置影室燈、背景布,因地制宜搭建簡易影棚,用專業追求和周到服務讓醫療隊隊員呈現出“最可愛”的一面。許多攝影師都被醫療隊員親切地稱爲“師傅”。

大家全天候在崗,根據醫療隊員工作節奏安排拍攝,隨時整理資料,儘快完成基礎修圖,每天工作時間經常超過12小時。爲不影響醫療隊員工作休息,每位拍攝對象的拍攝時間在一分鐘左右,摘下口罩的瞬間只有十幾秒。我們與醫療隊員貼心交流,讓肖像拍攝成爲一種釋放和減壓方式。

除了拍攝援鄂醫療隊員之外,我們還採訪拍攝了大量醫務工作者,直擊重症病房、方艙醫院、消殺現場,進入基層社區、生產一線、車站碼頭、商業街區等處採訪拍攝,爲戰疫時期的英雄城市武漢留下影像史料,爲英雄的武漢人民留下寶貴視覺記憶。

文藝創作要“眼見爲實”

作者:歐陽黔森(貴州省文聯主席、作協主席)

2017年,我有300多天都在遵義市花茂村採訪,採訪告一段落後,我寫了報告文學《花繁葉茂,傾聽花開的聲音》,短的首發在了《光明日報》上,長的發表在了《人民文學》上,再後來,根據這篇報告文學改編的電視連續劇《花繁葉茂》今年5月12日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首播。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黔北山區中一個極度貧困的地方,在實施精準扶貧之後,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再到“百姓富、生態美”的富裕村的蝶變故事。開播一週之後,該劇就在以年輕人爲觀看主體的B站上獲得了9.4的高分,在豆瓣上也得到了8.0的分數。

由此看出,一部電視劇能獲得觀衆的喜愛,真實可信是第一位的,尤其是想要寫好脫貧攻堅的故事,就是要“眼見爲實”,千萬不要“道聽途說”,坐在家裡想寫一部脫貧攻堅的作品,那是不可能的事。在花茂村蹲點採訪的過程中,我認識了許多默默堅守在第一線的扶貧幹部,記得在西秀區高田村,村支書朱高學陪着我去看村裡的蔬菜基地,路上遇上了兩撥村民,和他打招呼的時候都叫他“五皮支書”,我問他:“五皮是你的小名?”他不好意思笑了起來,“不是的,他們叫着玩的”。看我還是很好奇,他只好解釋:“這些年,我們的基層幹部,都是硬着頭皮、厚着臉皮、磨破嘴皮、餓着肚皮、跑出腳皮去工作,久而久之,大家就笑我們是‘五皮幹部’。”這個“五皮書記”談起工作來就滔滔不絕,他說,就拿搞高標準蔬菜基地來說,最早時大家都習慣單打獨鬥,叫他們合夥搞蔬菜基地,都不願意,有些脾氣大的還要罵我們。我說老百姓罵我們是暫時的,我們要把罵聲當作心聲,當作我們工作的先聲,不到半年的時間他們一定會把罵聲變成笑聲,把苦臉變成笑臉,果然,當他們嚐到了甜頭,一切就變了。有了這些珍貴的採訪體驗,我寫下這兩句話:在將來,我們毫無愧色地告訴子孫,我們參與了脫貧攻堅戰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程。

截至2019年12月23日,貴州宣佈全面完成“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省累計實施搬遷188萬人。數字是枯燥且乏味的,但不得不說,數字又是最具有說服力的。而在以上這組數字背後,是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張張充滿笑意的臉龐,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我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獲得感、幸福感。這真實體現出了精準扶貧的偉大成效。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5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