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藝觀察(舞臺篇)

圖爲2020年8月8日國家劇院“繁華衆聲”線上音樂會,該音樂會開啓了全球首次舞臺藝術“8K+5G”直播。  影像中國

2020即將結束,2021行將開始。在這即將過去、很不平凡的一年裡,我國文化藝術事業主動作爲,可圈可點。本版今起陸續推出“2020文藝觀察”專版,分別以舞臺和影視爲角度,約請權威大家回顧文化藝術領域的熱點、重點和新鮮點,總結經驗,探討發展趨勢,以饗廣大讀者。

――編  者

關鍵詞

戲曲傳承

肩負起薪火相傳的重任

尚長榮(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

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情真意切的回信,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戲曲事業的高度重視。總書記回信中,我感觸最深的有兩個詞:“立德樹人”“守正創新”。這兩個詞道出了我們戲曲人的職責使命。戲曲藝術的薪火相傳,也離不開這兩點。尤其是樹人,正如總書記回信中所說:“繁榮發展戲曲事業關鍵在人”。

中國有348個戲曲劇種,這在世界藝術之林都是獨一份的,我們要珍惜。今年,爲期3年的崑山百戲盛典收官,348個劇種一一亮相,成爲一件盛事。這樣的局面,來之不易。從中也可以看出,戲曲傳承發展的環境正變得越來越好。我相信,只要戲曲人堅持務實的態度,一定能夠推出更多好作品,讓戲曲藝術薪火相傳。

對人才的培養,首要的就是專業能力。戲曲是綜合性的藝術,專業性強,劇種數量多,老師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這代人學戲的時候,師資水平可以說是超一流的。現在的戲曲教育者尤其是青年教師,也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院校不僅要在校園裡教學,還要走出去,讓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做平常人,演不平常的戲”,這是我的座右銘。切不可因爲有了一點成就、一點名氣就以“角兒”“腕兒”自居。當年的前輩們都是活到老學到老,吃了無數的苦,現在的青年才俊一定要克服“驕嬌”二氣,要拿出“玩兒命的勁頭”來獲得觀衆認可。成才並不難,成大才則不易。沒有立德,成不了大才。

關鍵詞

公共文化服務

推動劇院高質量發展

王  寧(國家大劇院院長)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繁榮發展文化事業的根本要求,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作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劇院要堅持用藝術反哺大衆、用文化惠及人民在實踐中總結新經驗。

今年9月,國家大劇院以包容互鑑爲理念,舉辦了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六大洲27個國家和地區200餘名表演藝術機構的掌門人線上齊聚,世界劇院聯盟正式成立。新冠肺炎疫情給劇院行業造成影響,但各地同行將“被動”轉化爲“規劃”機遇,推動劇院高質量發展。

探索藝術生產新方式,增強優質作品的供給能力。不少劇院發力原創,從“引進型劇院”向“生產型劇院”轉型。上海大劇院2020演出季、國家話劇院“秋天的‘劇’會”等接連推出;國家大劇院堅持傳承、致敬經典,推出話劇《二月》《十字街頭》《基督山伯爵》;各地方劇院結合實際,挖掘本地藝術種類,開拓本土市場。

抓住線上傳播新機遇,提高優質作品的傳播能力,根本一點,就是要堅持創新。今年國家大劇院成功實現了全球首次舞臺藝術的“8K+5G”直播,將“8K+5G”從點對點示範應用擴展到面向8K電視和5G手機的消費級應用。自4月開始,國家大劇院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在網絡平臺推出“線上演出”板塊,截至12月,40餘場線上演出總點擊量已超過12億次。劇院、內容製作方、視頻平臺等產業鏈各方加強合作,助推藝術作品的創作傳播。“雲劇院”模式正加速形成。

探索劇院文化服務新模式,提升劇院的輻射力,將文化服務向更優質、精細、多元的方向推進。如天橋藝術中心今年面向公衆推出“舞臺共享計劃”,引導大衆瞭解創作過程。

2020年,劇院進一步打破“圍牆”,“走出”劇院,打造融演出、線上線下聯動、文化服務爲一體的“藝術空間”,成爲文化共享的重要載體,吸引更多人走進劇院這座城市“文化客廳”。

關鍵詞

文藝志願服務

用文藝的力量感染人凝聚人振奮人

馮  鞏(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主席)

今年,文藝志願者們以一團火的熱情,用足跡點亮了“滿天星”。從烏蘇鎮哨所的千里雪原,到斯姆哈納邊防哨所的茫茫戈壁,從海南三沙市的灼灼烈日,到大興安嶺加格達奇的皚皚白雪,從網絡文藝服務的“屏對屏”,到“文藝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的“心連心”……人民在哪裡,文藝志願服務就延伸到哪裡。

各類線上線下的志願服務活動豐富多彩。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開展了“文藝進萬家 健康你我他”新時代文明實踐學雷鋒文藝志願服務項目,創新開發文藝志願服務數字博物館,完善隊伍建設。抗擊疫情期間,開通文藝直播活動“方艙直播時間”,80餘位文藝工作者通過網絡與醫護人員、患者建立一對一聯繫,用藝術陪伴相守。

“送歡樂下基層”、“圓夢工程”文藝培訓志願服務行動計劃、文藝支教等脫貧攻堅文藝志願服務活動,用文藝的力量感染人、凝聚人、振奮人,激發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實踐中,我們深刻感到,人們在物質脫貧的同時,更渴望文化脫貧。我們曾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的一個村裡演出,當地已實現脫貧摘帽。當天,室外溫度零下20攝氏度,室內也只有四五攝氏度,不到300平方米的會議室卻坐了400多位農牧民,他們身着節日盛裝,跳起筷子舞,唱起原生態的《敖包相會》。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志願者在火熱生活中不斷汲取營養,創作出《把懸崖還給索瑪花》《橄欖夢》《春的足跡》等一大批以脫貧攻堅爲主題的歌曲。

送文化、種文化、傳精神,文藝志願服務是踐行文化強國建設接地氣、可操作、廣認同的現實路徑。每個文藝志願者都是一朵蒲公英,帶着文化的“種子”,帶着正能量、好聲音,在各地生根、開花。

關鍵詞

重大主題創作

表現時代的深刻性

王曉鷹(國家一級導演)

2020年不同尋常。新冠肺炎疫情將我們的生活帶入另外一種節奏,讓我們看到、感受到許多在常態生活中難以看到、感受到的東西。戲劇藝術同樣要通過“非常態”的“戲劇情境”去探究生命內涵,體察社會的深奧,體驗情感的豐富,體味人性的深刻。

作品質量的決定因素之一,在於創作者對戲劇藝術價值的認知。創作者應該做也更能做好的是,不僅把重大突發事件當作“外部情節”,而要把它當作“生命境遇”,挖掘和表達普通人真切的情感歷程、深刻的生命成長。今年,《逆行》《社區居委會》《人民至上》《護士日記》等一系列話劇作品,將情感傾注於生活橫切面,拓展了舞臺藝術觀照現實的維度和角度。這樣的記錄創作,不僅對將來回顧、理解人民之所以成爲英雄的人民、城市之所以成爲英雄的城市有意義,對戲劇自身創作也有價值。

這種價值認知,對錶現決戰脫貧攻堅題材同樣重要。讓中國人民脫離絕對貧困,是偉大壯舉。用舞臺藝術表現這一壯舉,仍要經由“戲劇情境”落實在一個個具體的“人”身上。在新聞報道之外,創作者鍥而不捨地深入挖掘,《扶貧路上》《重渡溝》《盼你歸來》等67部脫貧攻堅題材作品亮相舞臺。如果能通過這種追尋,更有深度地去表現這個偉大壯舉在人的情感、生命中的深刻意義,這些作品便有可能成爲留給後世的記錄。

會講故事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對藝術創作來講尤爲重要。生活就在那裡。作品怎麼表現它,取決於創作者怎麼觀察、感悟它,更取決於怎麼理解、思考它。一部新作,“唱得響”“傳得開”應是基本目標,而能否“留得下”,則要看是否符合藝術規律。要表達生活和情感中真正豐富深刻且有啓發性的內涵,才能具備穿透時空的力量。

關鍵詞

雲文藝

演藝產業鏈新延伸

潘  燕(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

提起2020年的演出行業,“雲文藝”不可忽略。可以說,演出行業從未如此借力網絡,從未如此耐心地去研究網絡,從未如此迫切地去擁抱網絡。

“雲演藝”不是從線下“搬家”到線上這麼簡單,直播演出也不是“演出直接播”。這一點,經過大半年來的實踐,已經形成行業共識。線上要敢於做線下沒有的東西。西安交響樂團就做了很好的嘗試。6期“雲上國寶系列音樂會”,把古典音樂帶進博物館,讓音樂和國寶對話,獲得了2000多萬的點擊量。此後,樂團又將同樣的模式延展到秦嶺、華山之巔。傳統音樂會,需要專業音樂廳來保證音效,線上音樂會則不同,對音效的要求沒那麼高,而場景、演出方式的新奇感會成爲話題傳播的重要因素。西安交響樂團的成功實踐,正是看準了這一規律。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各地演出機構探索出多種形態的“雲演藝”模式。

“雲演藝”的另一層含義應該是拓展觀衆――不僅僅是擴大觀衆羣體,更是拓寬溝通渠道。國家京劇院在今年“京劇的夏天”在線演出中,特別安排專人負責迴應彈幕發言,與觀衆互動。劇院開發的京劇藝術衍生品,這次一經“觸網”一售而空。可見,藝術普及和推廣需要找到觀衆喜聞樂見的方式。

從線上公益演出到付費觀演,再到藉助科技手段的5G+4K+VR直播,業界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雲演藝”與觀衆產生新的連接。在互聯網領域,一個重要衡量標準是“用戶體驗”。線上意味着更大範圍的輻射度和更強的互動性,讓觀衆在互動中實現完整的觀看體驗,以此來抵償因無法“在現場”而引發的“降維感”。如此,才能使“雲演藝”從特殊時期的權宜選擇,逐步發展爲演藝產業鏈的常態化延伸。這也是文化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大勢所趨。

(本報記者王��、周飛亞採訪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