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銀行家/胡勝正:臺資銀行因應之道

兩岸「金銀三會」達成的協議,一旦生效後,臺灣銀行業該如何佈局規畫,以爭取潛在的龐大商機

【文/胡勝正

兩岸「金銀三會」達成協議,互相放寬對方銀行准入市場,這項協議一旦發生效果,會引起臺灣銀行結構調整,耕耘兩岸市場業者終於等到機會,固守本土市場業者則要面臨新的挑戰

陸資銀行參股比率上限鬆綁

雖然對岸的承諾稍嫌模糊,中國市場畢竟打開了一扇門,我方逆向操作,提高陸資銀行參股投資比率上限,單一陸銀投資上市(櫃)銀行、金控公司的持股比率提高至10%,如加計中國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QDII)爲15%;投資未上市(櫃)銀行、金控公司的持股比率提高至15%;參股投資金控公司子銀行的持股比率可達20%。

現在已有一家銀行宣佈接受陸銀參股投資20%。據報載,另有數家民營銀行也在尋求陸銀參股機會,當所有參股投資案件完成之後,視主管機關態度,陸銀分行及參股銀行的(資產市佔率合計可高達12%~20%,或民營銀行市佔率的30%~50%,與公營公股銀行(2012年市佔率合計爲48.5%)、外資銀行(市佔率合計爲12.4%),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衝擊金融產業生態。

這項鬆綁,使業者與陸銀得以進行實質策略聯盟,打開中國市場通路任督二脈,對提升其競爭力,應有助益。8大公營公股行庫(臺銀、土銀,再加第一、華南、彰化、合庫兆豐、臺企銀等6家公股銀行)方面,財政部已宣稱,不接受陸銀參股投資,其進軍中國市場的策略,必然不同,單打獨鬥或結盟其他臺資銀行都是選項。

兵家必爭之地:人民幣商機

現階段,業界要搶食的是人民幣業務商機,陸銀分行與參股銀行是人民幣業務的可畏競爭對手。

陸銀以傳統金融業務爲主,雖然其整體營運績效未必優於8大行庫,但有規模經濟及中國市場通路優勢,並受惠於中國較高的利差,其稅前總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ROA)與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ROE)均高於8大行庫。其中,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全球最賺錢的銀行。

陸銀分行及參股銀行擁有中國市場通路,熟悉業務,從事人民幣業務,具有優勢,不排除槓桿此一優勢,爭取成爲客戶全部金融服務的單一窗口。本國銀行要在人民幣業務勝出陸銀機構,必須要有突破性作爲。

二線城市是臺資銀行的藍海

准入中國市場方面,業者早已積極佈局,首選地點爲上海,其次是臺商聚落地區(如崑山、成都、深圳等)。根據麥肯錫調查報告,外資銀行進軍中國市場,傳統金融業務不敵陸銀,必須開發新金融服務與商品

臺資銀行受規模太小的制約,面臨挑戰更大,在上海等金融中心,與陸銀競爭傳統金融服務、與國際銀行競爭投資銀行業務與金融商品,都難起作用,只能賺取利差,是紅海策略。

由於欠缺規模經濟,臺資銀行的藍海機會在於二線城市。在中國城鎮化政策加持下,二線城市人口將快速成長,是未來中國經濟與金融服務成長的重要動力,現在卡位,正是時候。

但風險與商機相隨,尤其是省級以下金融機構監理機制仍欠完備,設立分行或參股投資的審批程序、地方債務情況、銀行資產品質等,資訊都欠缺透明化。因此,進軍二線城市,臺資銀行的風險意識與控管能力必須強化。

二線城市商機,除了傳統金融服務之外,退休理財也值得注意。隨着中國人口老化、城鎮化、中產階級崛起,退休理財需求龐大,而且將快速成長。過去,金融商品銷售,侷限於臺灣市場小,誘因不足,因此,業界較少投入商品設計,幾乎全由國際金融機構壟斷。

但全球金融海嘯之後,一般民衆對國際金融機構信賴度大幅下降,是臺資銀行危機入市的好時機。兩岸人口與文化結構相似,臺灣市場小巧集中,消費者反應靈敏,是測試商品市場接受度的好地方。臺灣設計、兩岸銷售,有助於提升金融商品附加價值。

【胡勝正】現職中央研究院院士學歷:美國普渡大學經濟學榮譽博士、羅徹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經歷:行政院政務委員、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金融監理管理委員會主委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 本文由臺灣銀行家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