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器銷售全球第二?瑞典智庫“擡中壓俄”,中外專家解讀各異

中國武器製造業首次被“捧”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上。當地時間6日,長期發佈有關全球軍火交易數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佈研究報告顯示,有數據可查的全球25家最大軍工企業去年的武器和軍事服務銷售總額爲3610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8.5%。其中,12家上榜美國公司銷售額佔比爲61%,仍然處於全球一枝獨秀的地位;中國有4家公司上榜,銷售額佔比約16%;6家西歐軍工企業銷售額加起來佔比18%;兩家上榜俄羅斯公司,銷售總額爲139億美元。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斯德哥爾摩的報告可信度需要打一個大折扣,“把中國作爲第二大武器銷售國是對中國的高估,第二實際上還應該是俄羅斯。”他還說,報告把中國排在第二,其實與美國差距相當大,“但這種排名卻讓外界加深了‘中國威脅論’的印象”。

4家中企榜上有名

據《華爾街日報》7日報道,SIPRI的報告稱,過去5年來,中國武器製造業已“躍居全球第二”,銷售表現超過俄羅斯和一些歐洲主要國家,目前僅次於美國。而且,在這個武器銷售的年度報告中,SIPRI首次公佈了單箇中國軍工企業的數據。“德國之聲”7日稱,SIPRI說,可能還有其他幾家中國公司大到足以進入該榜單的前25名,但由於缺乏“可比較和足夠準確的數據”,無法將它們包括在內。

報告稱,中國4家公司的軍火銷售在2019年的總銷售額爲567億美元。它們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6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8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北方工業)(第9名);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南方工業)(第24名)。

牽頭進行上述研究的SIPRI軍費與武器項目研究主任蘇德洛7日告訴《華爾街日報》,牽涉中美貿易戰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去年銷售額增長11%,這歸因於中國政府努力減少自身對外國電子產品供應商的依賴。中國過去4年排名第一的軍工企業——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銷售額增長了0.8%,而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去年銷售額下降了0.3%。蘇德洛稱,這符合中國政府的軍事優先事項安排,中國正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海事項目,坦克軍車則不在優先之列。

SIPRI的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和歐洲的軍工產品銷售比上年激增,中國小幅增加,俄羅斯出現下降。中國軍工企業收入未能跟上全球總體增長步伐(8.5%),中國4家軍工企業去年總收入增加4.8%。SIPRI報告稱,中國的數據尚不包括無法獲得的導彈製造和造船領域主要公司的銷售數據。

世界軍火銷售版圖在變

SIPRI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前10大軍火商中6家是美國公司,而前5名都是美國公司,分別是洛克希德·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和通用動力集團。其中洛克希德·馬丁的銷售額從2018年的473億美元增至532億美元,增幅高達12.6%。

法新社7日稱,最新的SIPRI排名顯示出,美中作爲全球軍費最多的兩個國家,雙方也都擁有“與之匹配的”公司。蘇德洛說,美國佔據排行榜之首並非新鮮事,但“中國相關企業年收入增長近5%,這與2015年以來解放軍的現代化改革直接相關”。

至於歐洲軍火企業,蘇德洛稱“的確有點分散,但如果把歐洲公司彙總在一起,就能看到它們整體和美國與中國的製造商水平相仿”:歐洲的空客公司排名第13位,法國的達索集團得益於2019年“陣風”戰鬥機的出口,從前年的第38位躍升至第17位。

另據法新社報道,在本份研究報告中,來自阿聯酋的EDGE公司位列第22位,這是中東公司首次進入全球前25名。“這體現出中東國家對軍事產品與服務的高需求,並正在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

在SIPRI榜單上兩家最大的俄羅斯防務公司金剛石-安泰和聯合造船總公司2019年收入合計比上年減少6.34億美元。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因銷售額下降了13億美元,跌出SIPRI的前25名榜單。SIPRI研究員庫莫娃說:“國內競爭和政府減少在艦隊現代化方面的支出是聯合造船2019遇到的兩大挑戰。”莫斯科國立高等經濟大學軍事專家卡申7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上述研究沒有把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等俄大型防務公司列在內。該公司主要致力於太空探究,也生產彈道導彈。不過卡申承認,這項研究數據“反映了主要行業趨勢”,符合俄羅斯國防工業目前的總體狀況。他說,俄羅斯內銷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滑,外銷基本穩定,有更多的資源從其他領域轉至地面部隊,飛機的採購量正逐漸減少。然而,卡申當天在接受俄《消息報》採訪時表示,沒有被SIPRI項目統計的俄軍工企業起碼“佔俄羅斯軍工企業一半以上”,卡申還說,“這一報告結果毫無意義”。

中國武器口碑與日俱增

宋忠平7日也認爲,中國的軍火銷售額應該不及俄羅斯。他說,在國際市場上,美俄在某些武器裝備領域已經形成壟斷,相對於美國武器出口的“全科”,中國的武器出口則有些“偏科”,出口強項包括察打一體的無人機、遠程多管火箭炮,火炮、榴彈炮以及包括坦克在內的一些陸戰裝備。

但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教授埃裡克森7日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軍售活動可能被低估了。他說,SIPRI較早前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2008年至2017年期間的軍工出口增長38%,表現僅次於以色列。SIPRI高級研究員魏澤曼7日表示,中國和俄羅斯軍火公司的“國際存在”受到了限制。他說:“對俄羅斯軍工企業的制裁,以及西方政府對中國企業採購的強制性限制,似乎在限制他們的全球影響力方面發揮了作用。”

另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國軍事專家7日則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武器裝備的國際競爭力“確實越來越強”,原來出口主要靠價格優勢,現在中國製造的防務產品在技術上有很大提升,受到國際市場青睞,口碑越來越好,比如察打一體的無人機、潛艇、輕型護衛艦等,“未來中國的防務產品一定會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

這位專家還介紹說,美國對外出售武器裝備不是僅靠公平競爭,還有強買強賣,尤其對歐洲及其他美國盟友,美製武器裝備有附加的政治屬性,從而實現更大市場佔有率,爲美國軍火商攫取更高利潤。在這種前提下,其他國家很難與之競爭。中國出售武器裝備則和美國完全不同,不會有苛刻的附加條件,交易雙方是公平的關係。除此之外中國出售的武器裝備以防禦性產品爲主,不像美國通過出售武器裝備挑動地區矛盾,從中牟利,同時讓該地區變得更動盪,美國以此爲藉口強化自己的地區存在。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報道稱,針對SIPRI公佈的名單中有4家中國企業進入全球25家最大軍事製造商,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卡緬諾夫指出,中國軍工企業位居前幾位主要與中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的快速發展有關,不僅如此,“中國始終考慮到外國夥伴的利益,認真履行對外國夥伴的義務,在經貿關係、通信領域以及武器出售方面均享有可靠夥伴的聲譽。人們對中國及其武器的信心與日俱增,這促使中國公司躋身世界領先出口商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