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2012 創業大浪 誰上位!

數位時代陳怡如 採訪‧撰文臺灣網路創業熱潮不減,服務大多緊扣當前最新趨勢。若在初期獲得不錯的使用者基礎後,下一階段該往哪裡走?

過去這一年來,在電子科技產業低迷之際,臺灣網路創業的確掀起一波熱潮,各家育成機構創投公司出現是原因之一。然而在這股熱潮中,能否帶出對網路生活的新想像,則是創業者挑戰

若細看團隊的創業題材痞客邦執行董事陳正然在今年的IDEAS Show就提出,絕大部分的點子都有緊扣SoLoMo這三大網路趨勢。雖然團隊執行力一年比一年進步,產品實做完成度高,但他也建議:緊扣網路趨勢固然重要,但更大關鍵在於,團隊如何加入獨特創意和想像力

曾有過創業經驗,現爲TMI臺灣創意工場合夥人許安德也認爲,臺灣團隊常會選擇流行性(trendy)題材,像是投入遊戲行動商務當紅趨勢,或是直覺地把PC經驗搬到手機上,「但卻很少看到團隊說:我要做下一個lativ或憤怒鳥。」

「不管流行什麼,創業根本不會改變,還是要解決實際問題(real problem),」許安德說,SoLoMo只是最終型式解決問題纔是核心意識,以及能否帶來商業價值。他以Square爲例,Square備受矚目的原因,不僅在於它的App或刷卡裝置,而是串聯了很多商業應用,最大突破就是說服星巴克採用,最後甚至讓星巴克拿出2500萬美元投資

「臺灣的優勢是有很多技術人才(Technical Talent),但卻缺乏商業思維(Business Talent),」許安德指出,創業的困難點在於怎麼應用這項技術,而不是寫了這個技術。

對此,CyberAgent Ventures臺灣總經理方倩勻也有同樣看法:「臺灣團隊執行力高,但在商業模式上卻缺乏想像。」她透露,每當拜訪團隊時,常常很多人說完自我介紹,簡報就結束了,無法聽到未來商業計劃

「一個新服務吸引很多網友使用,這是一個門檻。但如何想出更好的服務,讓使用者願意付費,又是另一個門檻,這比創業更難。」方倩勻觀察,有些團隊在初期獲得不錯的使用者基礎,但如果沒有繼續深究消費者需求,很快就會被超越,尤其臺灣用戶接受國外新服務的速度很快。她建議,先了解國外成功模式,再依臺灣環境調整,是不錯的起步方式

對於團隊的海外市場計劃,過去外界談論與臺灣同文同種中國市場,但兩岸網路環境差異頗大,不見得適合臺灣團隊。近來開始有人提出,新興的東南亞市場或許更加適合。

泰國也有辦公室的許安德觀察:「泰國的網路程度,大概就是臺灣十年前的樣子。」再加上東南亞人口數量多且年紀較輕,成長於網路環境成熟的臺灣團隊的確具備優勢。

但方倩勻同時提醒,「網路是很Local的服務,把臺灣做好往外發展才有可能,因爲你對消費行爲已經做了詳細分析,才知道去國外要做什麼改變。」走過網路創業第一階段,未來就看團隊如何提出更好的商業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