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政策只剩「給錢」?

李武忠

繼宣佈老農津貼加碼1000元后,執政黨持續釋出一連串政策利多。在農業方面不僅放寬農業天然災害認定標準,還將提高各類農產品救助金額漲幅由百分之十二點五至一點零八倍不等(即便莫拉克巨災時亦未見政府主動調整相關補助標準)。對於辛苦耕作的受害農民固然是佳音,但是更多民衆要問的是如果這些都是政府早該實施的措施,那麼三年多的時間爲何沒有任何動靜,相關人員難道沒有失職之嫌嗎?更重要的是這些費用要從哪裡來?會不會債留子孫?目前行政院農委會一年預算約1000億元上下,用於休耕補貼、老農津貼、各式農業資材肥料保價收購等等補貼總金額高達700多億元,佔農業總預算7成以上,相對排擠農業其他建設、科技研發、產銷制度建立、國際行銷等費用。在經費受限的情況下要如何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以便因應未來國內市場可能開放所面臨的激烈競爭。難道「撒錢」真的是最符合農民需求,最能夠代表政府照顧農民嗎?

臺灣屬於天然災害多發的國家,隨着全球氣候暖化,極端天氣發生的頻度與造成的災情都將更爲嚴重,不僅居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對農作物的傷害更大,務農風險升高。美國爲農業生產大國,在生產過程農民同樣面臨巨大的天然災害風險,爲了確保農民收益,提高產業競爭力,美國建構了以「農業保險」爲主體,「災害救助」爲輔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體系,也確實發揮功效,使得農產品價格得以維持在穩定的波動區間,避免農民和消費者權益受損。

中國近年來也大力推動農業保險制度,根據中國官方統計2010年底全國農業保險費收入達135.7億元人民幣,涵蓋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森林等產業,規模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亞洲首位。2010年農業保險覆蓋農戶1.4億戶次,共有約2100萬戶次的受災農戶得到保險補償,保險業爲2010年洪澇災害累計支付賠款27億元人民幣,在災害發生時可透過保險基金來支應後續之重建費用,而不必完全仰賴政府的救濟,農業保險已成爲農民災後恢復生產和災區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而臺灣農政機關對於實施農業保險卻仍然停留在研議階段遲遲不願推動,一再錯失良機。

日前政府正式宣示要積極加入自由貿易協議及跨太平洋經濟夥伴(TPP),所面臨最大的障礙除了中國態度外,當屬國內農業市場將被迫大幅甚至全面開放,屆時不止美國農產品,甚至澳、紐和越南農產品也將大軍壓境,試問以目前千瘡百孔的臺灣農業現況有辦法因應嗎?農民不會反彈嗎?就以明年元旦起生效美韓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爲例,根據韓國農林水產食品部研究指出,該國農漁業生產額在美韓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後的第5年將損失7026億韓元,第10年將損失1.03兆韓元,第15年將損失1.28兆韓元;民間團體則認爲今後15年,由於進口美國農產品增加,韓國當地農業生產量將會縮減12兆6675億韓元,將嚴重影響到當地農民的生計。爲此韓國民間反對該協定的聲浪至今沒有停止,臺灣政府能不以此爲戒及早因應,以免造成政局紛擾與社會動盪嗎?

臺灣農業問題均非一朝一夕形成,自然無法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而採取補貼雖然可以讓農民直接感受到政府施政的溫暖,卻只有應急效果,過去農民因爲天然災害而拿到的農損補助或救助金額,只有實質損失的10幾趴,無法彌補農民重大災害損失。爲了臺灣農業永續政府施政還是應該要有長遠規劃,類似加碼補貼等即興式的措施,事實上很難獲得大多數選民的認同與支持,只是在選情緊繃之際執政黨能聽的進去嗎?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