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思維-當政策工具只剩補貼

補貼政策看似短期內爲民衆帶來利益,贏得許多人(特別是既得利益者)的好評,但事實上反而帶來諸多負面影響。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選舉進逼,補貼政策幾乎成了政治人物解決各類問題的「法寶」,不論是疫情結束後每人普發現金6,000元,近期討論補助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費,補貼臺電虧損以凍漲電價,還是不斷增加對勞保基金的撥補金額。這些政策看似短期內爲民衆帶來利益,贏得許多人(特別是既得利益者)的好評,但事實上反而帶來諸多負面影響。

首先,補貼政策通常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只是延後面對它,讓事情變得更加棘手。此外,補貼會讓民衆或廠商不清楚真實的市場價格,導致過度消費或生產,扭曲資源配置。最後,政府大量的預算用在補貼,長期來說將會排擠重要的公共投資(例如:國防、醫療與教育等),對經濟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

以補助65歲以上長者的健保費爲例,此政策一出,立即引發了熱議。然而,這樣的福利政策對健保財務的挹注並沒有任何幫助,只是將付健保費的對象從長者換成政府(全體納稅人),根據連賢明、曾中信等學者的研究,臺灣老年人的所得雖然較低,卻也累積相當豐厚的資產,是不是真的需要政府編列龐大預算補貼其繳健保費,相當值得懷疑。況且這樣的政策將會增加政府每年近100億元的支出,相較於每年健保總額8,000多億,並不是一筆小數目,一旦實施,很可能會排擠政府其他關於醫療保健的施政項目。

另一個例子是政府自2020年開始,編列大量的公務預算用於撥補勞保基金,已經累積近1,470億元,明年還要再撥補1,200億元。然而問題的根源在於,要維持目前的給付水平,勞工或僱主所負擔的勞保費率過低,只有12%,遠低於要讓基金收支長期平衡的費率27%。用公務預算撥補的作法,只是在拖延問題的發生,由每年的撥補金額越來越多可以看出,再拖下去勞保的危機將變得更難處理,勞工與僱主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要一次承擔大幅度的調整(例如:費率調高或給付降低)。爲了維持電價凍漲,政府明年總預算用於經濟發展支出中的4,342億元,竟然有1,000億元是用來挹注臺電營運,間接補貼電價,這樣的政策短期內確實減輕了民衆的生活負擔。

但長遠看來,民衆與廠商不清楚實際的用電成本,便不會有自發性的節約用電行爲,導致資源的嚴重浪費。而抑制電價上漲還有個副作用,即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估計失真,產生物價穩定的假象,誤導央行對當前通膨情況的認定,從而影響貨幣政策的決策。這意味着政府的這類補貼舉措可能會對總體經濟產生更爲深遠的效果。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補貼政策可能會讓政府陷入一種依賴性的困境。

一旦政府選擇用補貼來解決某一問題,那麼在未來,每當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政府就可能會選擇同樣的解決方式,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會讓政府變得越來越依賴這種短期、簡單但長期效果很可能是極爲負面的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