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缺乏政策延續性 臺灣經濟剩口號

中韓FTA恐衝擊臺灣經濟。(圖/取自經濟部臉書)

記者林信男特稿

中國大陸南韓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實質談判,不少人擔心生效後,將嚴重衝擊我國經濟,但最令人害怕的部分,並非對岸市場被奪走,而是南韓極佳的政策延續性,以及臺灣的短視與內耗

南韓的FTA推動策略長達10年,即使歷經政黨輪替,仍徹底執行,這是南韓在對外洽籤FTA時,得以後發先至的關鍵;但我國的任何政策目標,想得到朝野一致認同,都難如登天,若能政黨輪替,當然要「否定過去、放眼未來」,繼續執行前朝政策的機率,微乎其微。

在政策難以延續的情況下,臺灣經濟發展,只剩一個又一個口號,「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喊了多年,「三業四化」還在推,服貿、貨貿,則淪爲立法院口水戰最佳題材

至2013年底爲止,南韓已簽定並生效執行的FTA共有9件,涵蓋46個國家,FTA貿易量涵蓋率爲35.3%;若依締約國GDP計算,南韓的全球經濟領土已達56.2%,全球排名第3,至於臺灣,早已看不見南韓的車尾燈

南韓擅長長遠思考,每5到10年,政府就進行一次大規模技術預測,篩選出最具競爭力關鍵技術,擬定計劃全力執行,且早在2010年,就提出2040年科學技術願景;在臺灣,就算花上3年時間,政策都不見得能有所進展,別原地踏步就謝天謝地了,遑論30年願景。

懂得長遠計劃的南韓,未來可能強者恆強,陷入惡鬥內耗的臺灣,只能徒呼負負、苦苦追趕,若無法提升規劃與延續政策的能力,臺灣想洽籤更多FTA,恐怕只能繼續停留在口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