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尋求貿易自由化與農業的雙贏

李武忠

臺灣經濟對外依存度高(近65%)因此努力加入FTA、TPP等區域經貿組織,就其總體經濟發展有其必要性,若因爲農業議題而阻礙臺灣與國際經貿夥伴的交流,將不利國內經濟持續成長,也將對國內農業的生存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造成雙輸的局面。然而問題在於政府強調加入區域經貿組織決心的同時,並沒有相對的提出在面對貿易自由化衝擊下,政府爲維護臺灣農民與農業永續生存的具體承諾與作法,更沒有像日本首相安倍爲了向農民展現貫徹十年內要實現「農業和農村的收入倍增」的目標,以及到2020年要將日本的農產品和食品的每年出口總額增加到1兆日圓的決心,特別成立「農林產業地域活力創造總部」,還親自擔任總部長 (不是光喊口號)。臺灣農民在歷經含瘦肉精美牛進口談判政府強渡關山、農業施政朝令夕改、自由經濟示範區設立農民未受尊重等慘痛經驗,對政府已經失去信賴感。在缺乏互信基礎的情況下,讓馬政府在因應加入國際經貿組織備感壓力

檢視馬政府爲加入國際經貿組織在農業方面提出以「新價值鏈農業」取代「生產型農業」對策,除了多數屬新瓶裝舊酒外,也納入日本六級化產業思維,問題是我們現在連最基本的「安全」農業都無法做到(國內農產品含不當農藥殘留仍時有所聞),遑論有機農業島;同樣發展精緻農業、生技產業、休閒農業等不能只靠嘴巴講講,也不能想到哪裡做到哪,它必須要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讓農民有所依循。有了目標後還要有完整的執行方案,包括法規、資金、技術、資訊、市場等。這些都需要迅速明確入法以及時間、人員、經費來作充分配合。臺灣要有效推動農業措施政策關鍵在於目標明確、入法程序與充分的溝通。

以臺灣農業累積多年的經驗與實力,面對未來經貿談判帶來國內市場開放的壓力並不是只有捱打的份,只要用對方法,再配以農民、政府、消費者齊心協力它是很有一搏的能力。首先鑑於臺灣多屬小農經營,可以先行推動在地農業,強調生鮮、安全、美味、低食物里程、低包裝等優勢,並做好在地標章認證,讓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時可以清楚做出選擇,鞏固國內消費市場。唯有感於國內農產品消費市場胃容量有限,光采守勢對臺灣農業長期發展未必有利,爲此政府應該邀集學研機構、農試所改良場、農民團體、傑出農業達人、民間農企業等專業人士組成專案小組,仔細透過書面、現場等評估篩選出臺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包括種類、種苗、技術、設備、通路等,再設法透過技術、法規、經費、檢驗認證等協助擴大這些優質農產品的種植面積以及產量,發揮規模經濟效益。最後可以透過國際經貿談判把國內這些優質農產品,順利行銷到對手國市場,打破過去我國農產品在國際行銷所面臨諸多關稅與非關稅的貿易障礙,無需靠進口國外農產品原料到經濟示範區加工再出口來衝高「帳面」上臺灣農產品出口的數量與金額,對國內農民沒有實質的幫助。

農業並非單純的經濟議題它背後所牽動的是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生活不可等閒視之。而農業生存發展與加入國際經貿組織並非零和遊戲,端賴政府用心程度與農民溝通的誠意。現在行動還來的及!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經濟系教授。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