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果子,甜的日子(決勝2020)

大地蘋果園收成喜人。  楊娟娟攝

一入冬,果香四溢,讓王天兵眼眶發燙。

蘋果已經紅透,再不採摘,就過了最佳時候。大地村在四川省漢源縣,而漢源有半個縣種着“紅富士”。所以去大地村找王天兵家,相當於在森林裡找一棵樹,在滂沱大雨裡拾掇起一朵雨花

打了幾通電話,王天兵騎了摩托到路邊來接。終於到了他家,到了他家如掛了紅燈籠似的蘋果園。二三十個果農熟練地將蘋果從枝頭摘下、放進籃子、裝進三輪車斗,再轉運到果園邊的大卡車上。

鄉里出發,這些蘋果將啓程前往各地,甚至銷往國外。同行者裡有人想不明白:“紅富士”並非此地獨有,爲啥你們的就這麼吃得開?王天兵給每個人遞上一個蘋果,話是用眼神說出來的:人有我好,人好我優。“嘎嘣”一聲脆響後,舌尖將充沛的糖分瞬間傳導到了味蕾。蘋果瓤似琥珀、如果凍、像蜂蜜半透明,仿若陽光再猛烈些,就會從指縫間“嗒嗒”滴落。見問話的朋友驚得合不攏嘴,王天兵開了口,就是這“甜心”,吸引了好多人。

王天兵爲何把掛滿枝頭的果實稱作“甜心”,我是聽過一段插曲才明白過來的。

1986年冬天,大地村七組的王天兵到一組做了上門女婿。滿地裡種上玉米蕎麥,一家人忙活一年,收入只八百多元。第二年收成勉強與頭年持平,第三年,玉米灌漿時趕上大旱,三十多畝地收了只不過五百來斤。王天兵不甘心,他把揹包一扛出了門,決心不混出個樣兒不回來。

先去理塘伐木,後到爐霍金礦,漂泊一年,起起落落,錢包卻沒見鼓。開春後他沒有再往外走,而是抱着一絲僥倖,把麥種播到地裡。出乎意料,頭次種小麥,麥畝產高達七百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王天兵有點相信這句話了。他又試着在地裡種下蘋果、梨子,居然都成功了。

豐收的日子如期而至,然而價格卻遲遲上不來。查詢資料,問道專家,總算找到癥結:蘋果價格上不去,是因爲引種的果樹已是淘汰品種;而好梨子青睞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高度,但大地村海拔只有一千五。

壯士斷腕,需要拿出比當年更大的勇氣,王天兵恰恰有這勇氣。一鼓作氣,八百棵梨樹從他的果園消失。

這一年,縣農技部門引導果農嫁接改造傳統品種。王天兵“搶”到兩個芽頭,捧在手心,大氣不敢出――他怕一有閃失,把這僅有的火苗給弄沒了。

“紅富士”就此紮根在了王天兵的地裡,一棵棵嫁接,一排排延展,一片片茁壯,一年年豐盈。果子紅得發光,賣得歡暢,價格還是舊品種的兩倍。

王天兵將自家每一塊地都種了蘋果。2009年,王天兵的蘋果園產量突破十萬斤,其他小水果收入加到一起,進賬足足四十萬元。十多年過去,如今王天兵的蘋果產量突破三十萬斤。王天兵簡直心都甜透了,難怪他指着蘋果叫“甜心”。

把“糖心”叫“甜心”的並不只是王天兵。大地村兩百四十多戶人,大部分年產紅富士五萬斤以上,全村年產量累計不下一千二百萬斤。靠着種植蘋果,村裡人不光脫了貧,而且致了富。2008年大地村只有三幢磚房,如今再難見到土坯房了,即使有,也是當祖屋留着。三輪車自不必說,全村大部分人家開上了小轎車。於是大家把地裡頭的糖心紅富士不約而同叫了“甜心”,這是他們心聲的表達。

日子一天天變好,但王天兵沒有掉以輕心。他告訴自己,長江後浪推前浪,要保持清醒,隨着技術和市場的變化,要學會調整方向。

果樹種得久了,如果不增施有機肥,土地就會板結。這個“經”,王天兵是從山東取回來的。不光山東,河南、陝西、山西……哪裡蘋果種得好,他和村裡果農就去哪裡上門討教。果樹間伐、品種更新、果園網絡化管理的新理念新技術,他們全都“嫁接”到了大地村。建水池、拉水管鋪設生產耕作道,花錢也花精力,但該花就要花,只要果子顏值口感好,王天兵一點都不心疼。王天兵的果園裡,光耕作道就鋪了兩公里多……

離開果園時,真是心都被甜透了。回頭看,顆顆果子,如同一張張紅彤彤的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