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車市大概率迴歸正增長

編前:截止到11月底,我國汽車銷量分別爲2237.2萬輛和2247萬輛,降幅收窄至3%和2.9%。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預計今年全年的產銷降幅有望在2%以內,好於此前的預期

今年我國汽車市場表現出的強大韌性,也讓業內外對明年行業的發展有了更多期待。在日前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上,各機構、企業普遍都作出了樂觀的判斷,認爲明年車市實現正增長沒有太大壓力,同時要密切關注市場回暖過程中出現的新變化。

宏觀經濟持續向好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3萬億元,同比增長0.7%。我國經濟已經步入正增長區間。據央行預測,2021年全年GDP增速或在7.5%左右,呈現較快恢復速度;從年度增量來看,將略高於2019年、低於2018年水平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宏觀經濟形勢室主任劉雪燕判斷,今年四季度我國GDP增速有望達到5.5%,全年增速有望達到2.0%左右,經濟總量有望超過100萬億元。“展望明年,新冠肺炎疫苗大概率上市,消費服務業將加速復甦,全球貿易也將有新一輪擴張,加之今年低基數影響,預計明年經濟增長速度將會衝高。在疫情可控背景下,預計明年我國GDP增速將呈現統計數字‘虛高’,預計達到8%左右。”劉雪燕如是說。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纔則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1年經濟有需求側改革、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增強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四大工作重點,將推動我國2021年經濟持續向好。

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市場數據室主任李冰陽認爲,2021年,經濟回暖趨勢下供需兩端逐步恢復,製造業投資將是驅動增長的新發力點,雙循環格局下或有更多政策支持擴大內需,這些將是推動2021年車市發展的利好因素。“2021年,經濟復甦將具備有力支撐,居民收入預期重回上升通道、可選消費加速回補共同支撐消費潛力釋放,出口韌性有望進一步延續,產能週期和庫存週期築底將爲製造業投資帶來上行動力。”李冰陽判斷,明年中國經濟將整體走出疫情陰影,經濟增速也將向潛在增長率靠攏;寬鬆政策面臨退出,消費與製造業將成爲明年經濟增長的兩大重要支撐。在低基數影響下,明年經濟增速將呈現前高後低的發展態勢,一季度GDP增速將達到新高,此後逐季回落,全年經濟增速達到7.5%左右。

上汽集團質量和經濟運行部市場與品牌管理總監郝鴻則表示,2021年,中國經濟有望在低基數上快速反彈,GDP預計增長7.5%,繼續從疫情衝擊中恢復。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戰略規劃部戰略發展研究中心業務主任王帆也認爲,2021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預計可能迎來調整,下半年隨着經濟結構的逐漸優化,有望逐漸恢復至疫情前的增長水平。

中國車市仍有潛力

宏觀經濟的影響之外,市場潛力是決定明年中國車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判斷中國車市長期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表示,潛在增長率高於實際增長率,決定着中國車市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保持持續回升勢頭。“當前,我國汽車市場正由中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千人汽車擁有量增速將自然回落到5%左右,但未來10年車市仍然有年均1.5%~2%的潛在增速。”他預測,短期內被抑制的需求會逐步釋放,但會逐步向潛在增長率迴歸。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峰強調,中國汽車市場總體來看潛力依然巨大。一方面,一二三線城市由於人口淨增長,仍然有較大的剛性購車需求;另一方面,低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消費潛力還沒有充分釋放,這方面的消費需求還有待挖掘。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副主任、中國汽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寶臣通過研究並歸納全球主要成熟汽車市場的發展規律,從汽車產業生命週期以及工業化水平等角度分析判斷,目前,中國汽車市場處於普及後期階段,相應的千人保有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認爲,2021年,穩企業保就業、激發市場活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擴大有效投資等利好汽車行業的刺激政策會持續落地。李冰陽也表示,2021年,有關部門或將持續強調擴大汽車消費,進而帶動更多刺激政策出臺,這些都將推動明年車市持續增長。他同時也強調,明年車市還將受到逆週期政策或逐步退出,經濟面臨下行壓力;基礎投資、出口的高增長預期回落;海外產業鏈修復不確定性較大;認可基數下降,預駕人員、新增機動車駕駛員減少等不利因素影響,需要警惕相關風險。

郝鴻表示,長期來看,與先導市場相比,我國家用汽車長期增長空間依然很大,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短期看來,邊際持續改善將推動明年車市持續提升。“2021年疫情影響減弱,一方面促發購車減少,另一方面對購買能力的拖累減弱。隨着經濟發展逐漸恢復正常,促消費政策也將相繼退出,預計競爭壓力下市場力量仍然較強。”郝鴻如是說。

王帆強調,GDP是影響商用車市場需求的關鍵指標之一。“GDP增速與商用車銷量增速走勢基本一致。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逐漸向以消費爲主導的增長模式轉變,投資增速放緩,商用車需求結構也將發生變化。”王帆認爲,2021年,“新基建”仍是投資重點。

2021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500萬輛

中汽協預測,2021年,汽車總銷量將達到2630萬輛,同比增長達到4%。付炳鋒判斷,2021年中國車市將呈現緩慢增長的態勢,未來5年穩定增長,2025年產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業內外也普遍看好2021年中國車市的發展,普遍預測明年將繼續保持上升態勢,預計將達到2500萬輛規模。

楊寶臣認爲,2020年,乘用車、商用車和汽車總銷量將分別達到1951.1萬輛、499.4萬輛和2450.5萬輛;2021年這3個數字或將分別達到2081.4萬輛、492.9萬輛和2576.3萬輛。中長期預測的結果顯示,2020年、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汽車總銷量將分別達到2498萬輛、2697萬輛、3055萬輛和3454萬輛;未來5年,中國車市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54%,未來10年將達到2.03%,未來15年將達到2.18%。

一汽-大衆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大衆品牌執行總監馬振山認爲,三季度以來中國車市呈現反彈態勢,市場出現連續正增長。他預測,2021年車市將持續復甦,增速將呈現前高後平的發展態勢。其中,乘用車總量將超越2019年,實現9.9%的增長,達到2170萬輛,4個季度的增長率將分別爲6%、1%、0.3%和0.2%;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或將達到50%。

郝鴻預測,2021年,中國乘用車市場預計將出現5%~10%的增長。中線預期增長10%左右,考慮到衆多不確定因素,預測區間在5%~15%,總體上,2021年乘用車銷量預計將達到2200萬輛,還沒有回到頂峰水平。對於新能源汽車市場,郝鴻的判斷比較保守,他認爲,隨着疫情趨穩、國內經濟好轉,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大步復甦,強勢新產品供給增加也將加快在私人市場的滲透,預計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40萬輛,同比增長27.3%(基於2020年110萬輛計算)。

王帆判斷,2021年,受同期高基數影響,中國商用車市場預計下滑13%,但整體仍將保持高位。比亞迪乘用車產業辦公室主任熊甜波預測,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對公市場銷量或將進一步增長,出租車預計需求量爲23萬輛,網約車爲56萬輛。同時,隨着消費者對出行體驗重視程度的提高,入門和高端燃油車市場將逐漸被新能源汽車替代。熊甜波預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明年將出現40%的增長,銷量預計在150萬輛。

上升區間重視強鏈補鏈

郝鴻認爲,中國汽車行業變革的拐點將在2021年出現,出現4個強烈的信號:一是新勢力商業模式的活力將有所顯現,趨同於消費電子,“乾硬活、賺軟錢”。有別於傳統汽車,未來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將類似手機的基於底層系統的移動服務,比如OTA升級互聯網內容服務、APP對接、系統使用認可費用等將成爲廠商的新收入項目。但無論是哪種方式,本質上都是對軟件和內容收費;第二,汽車的變革中心將轉向智能化,“心火熱、腦冷靜”,在新能源汽車方向日漸清晰的背景下,智能化正成爲產業變革的主要驅動力,中國汽車消費者對智能駕駛有很高的期望;第三,營銷模式進入新境界,廠商和用戶之間由交車即終點,變爲交車即起點,先通過關愛建立信任,再達成新交易機會;第四,渠道的變革方向將更明顯,大城市4S店轉型方向逐步清晰,在貼近生活的商圈建立體驗中心,在遠郊建立交付中心。

王帆判斷,在治超加嚴等政策影響下,未來,中國的公路運輸兩端將逐步向合規化發展,運輸結構也將升級,公路貨運週轉量佔比將呈現繼續下滑的態勢。同時,在技術層面智能網聯等新技術加快發展,將促進商用車市場應用潛力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技術在商用車領域的應用將向不同用途下的細分場景滲透。

在市場端,王帆認爲,頭部客戶平臺客戶佔比進一步增長,個體散戶將向區域市場集中,並向平臺化、頭部化靠攏;物流業務將進一步提升運輸效率,衆多產業鏈服務的介入,將推動行業生態更加節約化、多元化,對車輛出勤及故障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場細分程度越來越高,不同細分市場對車輛的不同需求使得“場景定製化”成爲必然趨勢。

“商用車用戶中,新生代客戶佔比將增長,他們更關注車輛個性化需求。”王帆稱,商用車行業將進入精細化競爭爲主的淘汰賽時代,企業需要在更高層面、更多維度展開競爭,行業整合將加快。同時,外資商用車品牌也將加速在高端市場的佈局,搶佔中國市場。國內競爭國家化,中外品牌同臺競爭的時代已經到來。

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正加速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將拉動汽車市場消費升級。付炳鋒表示:“明年汽車市場將呈現緩慢增長態勢,未來5年汽車市場將會保持穩定。同時,逆全球化擡頭,新興經濟體崛起遇阻;疫情衝擊,全球產業鏈重塑;經濟換擋,高增長時期隱性矛盾凸顯等外部環境的變化給汽車產業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這需要行業積極應對和逐步適應,在固鏈、補鏈、強鏈等方面苦下功夫。”本報記者 王金玉 《 中國汽車報 》(2020-12-21  004-0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