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聶建中:臺灣房市「泡沫」預警

文/聶建中

今年經濟學諾貝爾獎花落以「資產定價」(asset pricing)論述備受肯定,學術論着被譽爲「對資產市場潮流走勢最爲敏銳」(Trendspotting in asset markets)的Fama、Hansen和Shiller三人。

其中,席勒(Shiller)在2005年對房市趨勢預估,判定美國終將因房屋次貸問題而發生金融海嘯預判,深得房市觀察家肯定。這回席勒又對全球房市嚴正發出泡沫警語,其中對中國大陸十年來暴漲五倍的房市奇景,以及逾百倍的房價薪資結構,席勒認爲「中國房市泡沫」之影即將相隨。

臺灣「泡沫」何嘗不在?四、五年前就有學者大談房市泡沫闊論,當時在幾次與他同臺節目中,我和他有意見相左的小爭辯,他請我去閱讀他十年前所撰述的「泡沫理論」,我告訴他,我不是不懂泡沫論,只是時機尚未到來,也因此,當時聽信其泡沫論述的「保守者」,失卻了低檔佈局的大好時機。

然而,臺灣房市一連漲勢幾已十年,現今房價真已來到「屋頂價」了,民衆多無知覺。年初以來,我分別在公、私部門給過幾次有關房市趨勢的演講,我依據房市供需現況、房價薪資比例財富投資心態、房價租金比例等,大膽推估2016年臺灣房市將「漲不動」,而2018年將呈「結構斷層」的預警

我經由短、中、長期分別的「利多、利空因素來進行理性分析,其中最大的「利空」,不外乎「少子化」所將帶來泡沫後的房市「供需」缺口,一如日本80年代末的泡沫情境

房市需求者只有兩種角色,「自住戶」與「投資客」,當少子化的未來大肆衝擊房市需求時,在「自住戶」需求量銳減下,投資客眼見投資獲利機會一旦減少,必然在其資產配置上進行資產移轉,房市需求將進一步量減。

凡事迴歸經濟學基本面,當房市「供多需少」出現明顯落差缺口,房價必將反轉趨下。而房價有其一定的僵固性(sticky),政府打房頻頻出招,短期難以奏效,但政策有效性(effectiveness)將在落期(lag)展顯,屆時房市的恐慌性崩盤將更雪上加霜,拋售法拍、跌盤腰斬等恐將再現。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69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掌握理財力 投資更順利!更多理財課程詳見www.moneyed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