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警2000總設計師陸軍:我們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

特約記者陳孟孟/臺北報導

大陸空警2000預警機設計陸軍近日發表文章指出,中國不能簡單機械地按照美軍的具體系統形態來設計「我軍裝備體系」,如何順利完成機械化資訊化的雙重跨越任務,是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核心問題,因此要認識到「這是歷史給予我們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跨越發展戰略機遇。」

解放軍報》近日刊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陸軍的文章,分析了未來資訊化戰爭力量格局,文章中稱,資訊系統支援下的機械化戰爭,是指在物理域和電磁域謀求「看得遠、反應快、打得準」,以精確打擊(導彈武器打擊體系)爲主、電磁域控制(電子對抗)爲輔,通過降低、剝奪敵方資訊系統能力,來壓制敵方機動力火力的發揮,實現「降維降代」攻擊(將敵方降低至單平臺機械化戰爭)的戰爭形態。

他表示,這種形態下,電磁域主要表現爲支撐作用,服務於導彈在物理域的跟蹤與打擊。此時,資訊系統引起作戰方式改變(只是量變),戰爭形態的本質內涵還是機械化戰爭,達到機械化戰爭最高形態,仍服從機械化戰爭的客觀規律戰鬥力生成是以資訊系統支援下的導彈武器打擊鏈和電磁域控制爲基本形態的倍增模式,而此此類資訊系統稱爲戰鬥力生成的倍增器

陸軍表示,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和2011年的利比亞戰爭,體現的也是這種戰爭理念,是典型的資訊系統支援下的機械化對單平臺機械化的「非對稱戰爭」;值得強調的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雖然首次大量使用了精確打擊武器,但其並未形成基於資訊系統的導彈武器打擊體系,仍是依靠人、雷射制導以及導彈自身地形匹配製導而形成的單平臺武器打擊,而且美軍各軍種之間更多仍是依賴於戰前計劃單獨行動,而非基於資訊系統的體系作戰。

他分析說,「海灣戰爭本質仍是以平臺對平臺的單平臺機械化戰爭形態,美軍優勢主要靠精確打擊武器和電子干擾手段。」這也是爲何美軍在海灣戰爭之後極力推進「勇士」計劃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講,海灣戰爭也是美軍從單平臺機械化戰爭向資訊系統支援下機械化戰爭轉變的起始點。

他表示,「賽博空間戰」(維基:Cyberspace又譯資訊空間、網路空間、電子世界、網路世界等,是哲學和電腦領域中的一個抽象概念,指在電腦以及數位網路里的虛擬現實。)和「電磁頻譜戰」則強調以電磁武器、資訊武器爲主要作戰手段,通過對「電磁」和「資訊」的利用和控制,實現對物理系統的毀傷和操控,並影響人的認知和社會活動。

1964年出生的陸軍,曾經說過要「做世界上最好的預警機」,因爲西元2000年後,當時年僅38歲的他臨危受命,開啓了預警機研發之路,首次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僅用5年時間走完了歐美國家十幾年的歷程,也使得中國成爲繼美國、以色列、瑞典之後世界上第4個預警機出口國。

有了這段經歷,陸軍指出,美軍在《21世紀海上力量合作戰略》中首次提出「全域介入」概念,確保其在海、空、天、陸、網路空間和電磁頻譜空間中的行動自由,並在他們實施指導方針中明確指出通過使用電子干擾、駭客攻擊、高功率微波和鐳射武器,在電磁域和資訊域投放力量、創造作戰優勢,逐步減少對導彈的依賴,轉而尋求傳統火力打擊與非傳統打擊相集成的綜合打擊優勢。

他分析說,這種作戰理念指導了美軍下代裝備的發展思路,如F-35就是美軍按照空域、電磁域「雙域作戰」理念來設計和訓練的典型代表;可見,美軍正在形成「導彈武器打擊體系+電磁武器打擊體系+資訊武器打擊體系」「三位一體」的力量格局,「這是我們面臨的嚴峻挑戰」。

陸軍表示,可是換個視角看,根據錢學森對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部類和層次劃分,對於軍事資訊系統至關重要的軍事科學思維科學和系統科學三大科學部類的基礎理論在全世界範圍內仍未有突破,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美軍的上述實踐更多是在技術科學層次和工程技術層次的探索,處於大量實踐、摸索前進階段,這也就是爲什麼美軍提出的概念多,但卻難以形成統一體系的原因。

語重心腸的說,「我們不能簡單機械地按照美軍的具體系統形態來設計我軍的裝備體系,而要認識到這是歷史給予我們與發達國家處於同一起跑線、跨越發展的戰略機遇,對於順利實現「完成機械化和資訊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首要的任務是轉變思維定勢。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說過:一個拿刀武士,在給了他一支步槍後,把步槍當作刀揮舞,他還是一個武士,只有他拿着步槍向兩百米外目標瞄準開槍,他才轉變爲戰士。

陸軍在這篇文章總結的說,在新軍事革命背景下,「我們不能以機械化戰爭思維應對『賽博空間戰』。轉變思維定勢,要求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簡單以爲有了資訊系統就是資訊化戰爭。」他強調,中國必須加緊推進實現兩個跨越,一是基本實現機械化,針對打贏資訊系統支援下機械化戰爭需求,立足現有要素,以構建導彈武器打擊體系爲核心,加強電子資訊裝備和滿足機械化戰爭規律的資訊系統研製建設,加快從單平臺機械化戰爭向資訊系統支援下的機械化戰爭跨越,以應對現實軍事威脅;二是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針對未來打贏資訊系統支援下資訊化戰爭的需求,以導彈武器、電磁武器和資訊武器「三位一體」打擊相關理論研究和裝備研製爲重點,探索滿足資訊化戰爭規律的資訊系統裝備發展思路,以加快向資訊系統支援下資訊化戰爭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