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合社、農漁會吹起科技風 網路銀行+第三方支付

▲(圖/金融研訓院提供)

撰文劉書寧

金融科技時代來臨,這股風潮不僅席捲一般的銀行業,也吹向基層金融體系。一般外界的刻板印象,總認爲金融科技是大銀行才做得起的「時髦產物」,但事實上,包括信用合作社、農漁會信用部這些與地方社羣結合的基層金融體系,不僅已經感受到這股科技之風的重要性,更開始結合自身的角色定位與使命,將金融科技運用在最能相輔相成的地方,證明即使是金融科技崛起,基層金融體系也不會被淘汰,反而能走出新的一片天。

全臺信用合作社打羣體戰共同推出網銀行動支付服務

一般而言,基層金融體系最廣泛的分類方式,就是分成合社與農漁會信用部兩大體系。談到信合社在金融科技上的運用與發展,信用合作社聯合社資訊部主任李正洋表示,在現有全國23家信合社中,淡水一信、新竹一信、新竹三信、花蓮一信、花蓮二信、彰化六信、高雄三信等7家信合社,均已推出「網路銀行」。

特別的是,相較於一般銀行各自發展金融科技商品與系統,信合社則是打「羣體戰」,李正洋說,這些信合社是透過財金公司轉投資的財宏科技來做網路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7家信合社裡,花蓮二信、淡水一信等信合社腳步更快,已經準備加入「行動支付」行列。行動支付對有志運用金融科技更上一層樓的信合社業者而言,意義更爲深遠。

李正洋表示,信合社曾經評估發展「行動銀行」,但因爲必須於網銀之外,再建置一個獨立的系統,費用高,對信合社而言並不符效益。但是,現在行動支付即將上路,不僅成本降低,效益也更廣。因此,淡水一信、花蓮二信等信合社業者,已經打算加盟參加由財金公司、臺灣票據交換所、聯信中心一起建置的臺灣行動支付公司。

透過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將網路ATM、網銀功能極大化

李正洋認爲,信合社發展金融科技,最大的限制在於經費,因爲客人沒有銀行這麼多,不見得每種經費投入,都有規模效益,因爲客戶若使用頻率不高,也會變成浪費

因此,信合社在進入這些金融科技領域時,會有一些小撇步,就是「透過平臺進行資源整合,然後把已經布建好的網路ATM、網銀等功能,發揮到極致!」李正洋解釋,簡單說,就是將網路ATM、網銀功能「極大化」。例如,即使信合社沒有行動銀行,客戶也可以透過手機連結到網路銀行,進行資訊查詢、交易,某種程度上也發揮了「行動銀行」功能。

與銀行、學校社區合作增加網路代繳服務

另外,如果再以網路ATM功能來看,財宏科技公司所發展出的信合社網路ATM,已可代繳中國信託銀行、臺新銀行和新光銀行的信用卡款,以及有合作關係學校的學費、社區大樓管理費等等,有些甚至已經可以直接在信合社聯合社體系裡直接進行,不必再經過財金公司做跨行交換,這也是在資訊系統上成功整合的例子。

特別的是,部分信合社的網路ATM還特別爲客戶提供量身打造的功能。例如花蓮二信、淡水一信等已在其網路ATM的頁面上,針對與其合作的當地社區或學校,設計出專屬的繳款功能選項放在頁面,讓客戶繳款享有更多便利性

李正洋說,花蓮二信及淡水一信這2家對行動支付相當積極的信合社,也希望未來能爲在地商家進行感應付款的收單服務。而且未來這類行動支付的客源,將是不限地點,客源會更多。行動支付所需要投入的費用不像行動銀行這麼多,而且還有收單商機,因此相對於行動銀行,更能吸引更多信合社業者的興趣投入。

相對於信合社,規模大小不一的農漁會信用部,在面對金融科技時代來臨時,資源整合與打羣體戰,顯得更需要。不過,農業金融與其他金融不同之處在於,農業金融揹負了協助農業發展的使命,因此,農業金融在面對選擇運用金融科技時,是否切合在地客戶的需要、能否幫助在地精緻農產品向外發展,往往成爲考慮的重點

農漁會信用部須瞭解在地客戶需求以免造成資源浪費

農訓協會出版處處長丁文鬱表示,存款、轉帳、匯款、授信審查等,是當前農漁會信用部比較需要的新金融科技,可是必須瞭解個別農漁會信用部的客戶屬性,以免花錢卻不符需求。

例如,鄉村區的客戶大部分年紀很高,以農漁民爲主,對於新科技包括網路銀行通常不熟悉,也不太想使用,他們比較喜歡臨櫃交易、與人互動;相對地,對都會區農漁會信用部而言,其客戶羣,特別是贊助會員,對於網路交易等金融科技應用的需求就明顯較高。類似的情形如果事先沒有評估,將造成資源浪費。

不過,丁文鬱也認爲,即使是偏鄉地區的農漁會信用部,隨着世代交替及新客源的加入,遲早也得走上金融科技之路,而且金融科技可以彌補偏鄉地區金融服務不足的情形,因此這恐是無法避免的趨勢,應及早因應,不要讓這些地區民衆接受金融服務的權利遭到忽略。

對個別農漁會信用部而言,第三方支付是一項難度高、不易跨入的大工程,但倘若能把各農漁會信用部的資源集結起來,結果可就不一樣了,農業金庫現在正扮演這樣的角色。

農業金融整合物流將透過第三方支付推廣農產品

農業金庫業務發展部專員陳淑娟指出,比起一般金融,農業金融更接近一般消費者,而且農業金庫自成立後,即開始針對各農漁會信用部的金流、資訊流、人流、物流等4大層面進行整合,改變以往農業金融各自發展的情形。

陳淑娟指出,金融科技是一個創新的活動,人流、金流、物流、資訊流等4大層面,是這個大趨勢裡必須要掌握的重點。農業金融在臺灣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人流」的爆發力,例如農金所發行的金融卡數已接近350萬張,另外還有290項代收業務、1,170個營業據點,這些都可看出農業金融在「人流」上的爆發力。陳淑娟說,農業金庫一直用更整體性的高度來看待農業金融的發展,特別是

※ 精彩全文,詳見《臺灣銀行家1月號》。※ 本文由財團法人臺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