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停車還需出實招

近日看到一則消息,海淀區將在北京市率先啓動資金補助工作,停車管理企業向周邊居民提供錯時共享停車後,可申請每個錯時共享車位每月150元的補貼,此舉既能降低居民停車費用,又能提高停車場積極性。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資源利用效率低,是造成停車難的癥結之一。上下班不同時段小區及周邊停車位與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服務部門的停車位交替相對空閒。錯時利用停車位,這一方案已探討了多年,但推進很緩慢,關鍵是缺動力。有人擔心流動人員帶來風險,有小區物業嫌管理麻煩,也有難以平衡無車居民與有車居民的需求等原因。雖然難題不少,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只要下決心想辦法,這道難題並非無解。

技術賦能提供了科技保障。通過城市大腦的應用場景杭州市長慶街道設立泊位劃分的“指揮中心”,利用智慧停車技術推進共享停車,將住宅區、機關單位、周邊寫字樓商場路邊停車位等資源打通,將周圍區域停車泊位重新納入網格計算,有效使用小區、場館樓宇等停車泊位1623個,也解除了安全之憂。不同類型的停車場,不僅帶來了豐富的資源,更帶來了相互補充、協調配合的可能性

三級聯動提供了組織力量。上海市充分發揮市、區、街鎮三級政府管理機構在停車共享工作中的作用,組織引導停車供需雙方及社會第三方停車經營服務企業等積極參與共治。在百聯虹口購物中心停車場,擁有的333個停車位已對外共享300個,爲周邊停車位缺口較大的老舊小區居民提供了便利。

創新機制提供了實踐探索。北京市海淀區曙光街道提出“停車治理合夥人機制”,街道、各職能部門、停車公司、地區單位、地區居民等多方責任主體共同努力,將附近的400個停車位用於周邊居民錯時共享停車。一些社區與周邊單位結對子,協調單位開放夜間閒時車位,停車企業爲周邊居民留車位等,高效盤活了停車資源。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全國停車位缺口約8000萬個。隨着汽車產業發展,這一數據還將持續攀升。停車問題極大影響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大力解決停車難”已寫入了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不少城市將解決這一難題列爲當年要辦的十大實事。在前不久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也提出“合理配置停車設施”。時刻羣衆利益放在心裡,創新辦法就會層出不窮。期待各地拿出更多實招硬招,提升治理效能,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行、社會協同市民受益的共享停車發展模式,激活停車位資源,共解停車難的民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