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狂搶深圳宅地 樓市苦土地久矣

(原標題:房企狂搶深圳宅地樓市土地久矣)

地產企業搶拍土地背後,是近期深圳新房市場較爲火熱,多數住宅新盤不愁賣。同時全國市場分化較爲嚴重,多數城市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導致這些城市的房企涌入深圳。

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

深圳房價歷來最爲生猛,根子上的問題都指向了住宅用地嚴重不足。經過上半年緊急控制投資投機買房之後,年底之際深圳住宅用地供應出現了大放量。

11月23日,深圳密集出讓8宗住宅用地,共吸引28家房企參戰、超400輪舉牌,總成交價達339.81億元。這是深圳年內規模最大的一次土地出讓,也是5年來深圳土地市場最高規模的集中放量。

就連一向“不跟別人搶第一”的萬科也“坐不住”了。消息稱,萬科23日約11點以總地價59.98億元搶下寶安尖崗山地塊,12點進行簽約,下午就拉起橫幅動工了。速度之快,令業內瞠目。

其實放在大的政策背景下,深圳這次土地拍賣盛宴並不算意外。此前,深圳市住房部門曾多次表示,要通過加大住宅用地供應以緩解深圳住房問題,壓制房價非理性上漲。

記者查閱數據發現,截至11月23日,深圳2020年累計出讓包含住宅的用地已達28宗,比過去3年的總和還高。如2015~2019年,深圳市全年出讓的住宅用地也不過分別爲6宗、6宗、3宗、10宗、12宗。

但從當前房企的拿地熱情來看,“僧多粥少”的局面並未減緩。

“未來深圳還會大規模增加住宅用地供應,但是供地增加有一個過程,深圳現在向外拓展空間還有些難,首先是挖潛、盤活存量用地,如將工業區塊線外的其他工業用地轉住宅用地,這個工作已開始試點和探索,預計‘十四五’末整個存量工業用地調整規劃相繼完成。對於開發商而言,既然未來新增地塊也越來越少,自然會去搶這些地。”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

搶到地就是勝利

參加11月23日深圳土地拍賣的28家房企,幾乎都是上市大房企和具有國企央企背景。除招商地產、中海地產、越秀地產、華潤置地等深圳土地拍賣市場的熟面孔外,總部在深圳的萬科、佳兆業均獲得年內在深圳的首宗公開招拍掛地塊,外來房企新城控股、安徽高速亦通過此次土地拍賣盛宴首進深圳。

“主要還是因爲近期深圳新房市場較爲火熱,多數住宅新盤不愁賣。同時全國市場分化較爲嚴重,多數城市市場不景氣,導致其他城市房企涌入深圳。”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

這8宗入市出讓的居住用地分別位於光明區、寶安區、龍華區、坪山區,總出讓面積73.22萬平方米,總起拍價合計294.42億元,總成交價339.81億元。有7宗土地的建設類型均爲普通商品房,均採用“雙限雙競”辦法掛牌出讓,並設定了一定初始面積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

其中,位於尖崗山豪宅區的寶安西鄉地塊,是上午場最激烈的競拍宗地,吸引了10家房企競拍。萬科一改往常穩重不爭搶的形象,歷經130多輪競價,以最高限制地價59.98億元拿下該宗地塊,配建只租不售的人才住房面積6.6萬平方米,溢價率45%。

這是萬科時隔6年來首次在深圳公開市場拿下住宅用地。其上一次拿地是2017年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摘得的商服用地,建設萬科集團總部。

不過,根據出讓條件,該宗地塊建成後,限制普通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得高於83265元/平方米,這意味着,可售樓面價與最高售價之間僅相差約18126元/平方米。再加上各種原材料、資金、人力、建安成本,利潤空間很小。

“這塊地的位置佳,周邊爲泰禾院子、和樾府等項目,近期和樾府多次入市,表現較好,因此受到開發商青睞。開發商拿地目的肯定是要賺錢,雖然限價,但開發商還是可以通過收取裝修費突破限價,同時可以通過縮短開發週期降低成本。如龍光前海天境5月拿地,12月就預計推出,拿地到入市時間明顯縮短。”鄭叔倫置評道。

“在深圳拿地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比拼的是開發商的資金成本及綜合實力,因爲火的樓盤利潤空間都很小。”深圳一位房企人士直言。

山地塊的競爭更爲激烈,平安、聯發、保利、華潤、萬科等12家房企和佳兆業同臺競技,經過26輪競價,最終由“舊改王”佳兆業+新城聯合體以上限價格28億元競得,樓面價2.6萬元/平方米,溢價率45%,配建人才房5萬平方米。

另一被搶奪的火熱區域爲光明區,共有4宗住宅用地出讓,總起拍價40.12億元,最終均以上限價格成交,總成交價58.2億元,落子企業包括金茂電建、中信城開等,溢價率均達45%。

相比之下,寶安沙井地塊、龍華大浪地塊均是以底價成交,且這兩宗地塊都只有一家企業參與競買,分別由融創+華髮聯合體以127億元競得、深圳市地鐵集團以66.5億元競得。在龍華大浪地塊的競拍資格上,明確要求“具有內地地鐵線路,從建設運營到管理物業的經驗”,幾乎是爲深鐵“內定”。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陳霄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這次土地拍賣有20多家房企參加,但實際積極參與競拍的不足半數,且一些區域的部分地塊以底價成交,整體競拍熱度較去年有所下降,這表明在當下調控政策收緊及融資“三道紅線”新規壓力之下,房企拿地更加謹慎。

━━━━

深圳房價以“穩”爲大

中國“特大城市”深圳,其實地域最小,市域面積僅約1997平方公里。除了面積不足外,還在於土地供給的結構性失衡,不僅有50%生態紅線,還有30%工業區塊線的限制。長期有限的住宅供地,被諸多人士視作深圳房價高企的最主要原因。

以壓制需求爲核心的調控效果已顯吃力。今年7月15日深圳出臺樓市調控新政後,深圳的房價仍面臨較大上漲壓力。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深圳二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同比分別上漲0.9%和15.5%,雙雙位居全國第一。10月,深圳房價均價達到每平方米78722元,在15個城市中遙遙領先,是第二名廈門的1.6倍,是最後一名長春的7.6倍。

現在,深圳住房政策的畫風突變,政策導向正由壓制需求爲核心轉向供給發力

根據深圳市2020年度土地出讓計劃,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今年將加大住宅用地供應,今年計劃供應居住用地293.2公頃,佔全年建設用地供應總量約25%,較去年計劃的150公頃增加了近一倍。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凡表示,在“十四五”期間,深圳在用地供應上會做一些調整,住宅用地佔建設用地的比例從“十四五”開始提高到25%,甚至在“十四五”的前兩三年提高到30%。

深圳市住建局今年4月發佈的《住房發展2020年度實施計劃》亦稱,深圳居住用地佔全市總建設用地的22.6%,低於國家相關標準中25%~40%的下限。

“中長期來看,深圳作爲標杆城市、社會主義現代城市發展的典範,要向國際一線城市看齊,未來還會大規模增加土地供應,這是一個必然結果。但深圳現在拓展空間還比較難,更多還是盤活存量用地。”李宇嘉表示。

今年,可以說是深圳開啓土地供應放量的元年。

美聯物業統計,截至11月23日,包含深汕合作區,今年深圳一共賣了28宗居住用地,涉及土地面積137萬平方米,出讓總金額達758億元,三項指標同比去年全年分別增長了133%(宗數)、206%(土地面積)、91%(成交金額)。加上非居住用地,深圳今年土地出讓金額已逼近900億元。

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深圳土地拍賣放量將增加市場信心,對未來新房市場供應起到積極的補充作用,緩解市場供需矛盾。

“在調控政策收緊以及住宅用地供應增加的條件下,預計未來深圳樓市將會逐漸趨穩。”陳霄稱。

不過,“深圳新房供應主要集中在城市或區域外圍,而主城區新增地塊很少,預計深圳市區二手房市場還會繼續火熱下去。”李宇嘉表示。

對於深圳而言,這場土地拍賣盛宴還未結束,發力供給端實現樓市求穩的變局纔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