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保護“化緣人”:海內外同心“呵護”文化遺產
中新社蘭州3月14日電 題:敦煌石窟保護“化緣人”:海內外同心“呵護”文化遺產
“以莫高窟爲圓點,對外畫一個保護文化遺產的同心圓。”作爲敦煌石窟保護的“化緣人”之一,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楊秀清常年“不是在化緣,就是在化緣的路上”。十幾年來,他在莫高窟迎來送往過一批批牽念敦煌石窟保護的捐贈者或團體,“在路上”的價值頻現。
數十年來,舉世矚目的敦煌石窟由搶救性保護轉入預防性保護後終於“轉危爲安”,來自海內外紛至沓來的善款和技術設備支持,曾多次解其“燃眉之急”。
楊秀清14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介紹說,最初的善款來自日本已故知名畫家平山鬱夫。自1979年首次來莫高窟後,先生幾乎每年都要拜訪其認爲中國“最迷戀的地方”。除捐贈設立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還無償捐贈首臺文物病害探測儀器、推動援建敦煌石窟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和培養急需人才。
20世紀80年代初,已故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在考察敦煌石窟後,亦長期關注、鼎力支持敦煌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他不僅發起成立“香港敦煌佛跡防護功德林計劃”助莫高窟防治風沙;發起成立“香港敦煌之友”基金會,持續募集資金支持敦煌文物保護;還爲敦煌研究院捐資建設文物數字化研究所科研樓。
楊秀清說,近年來,以意大利法拉利、法國愛馬仕、英國邁凱倫、德國奔馳和博世、法國歐萊雅、美國奧的斯和希捷等爲代表的國際知名企業紛紛爲敦煌石窟保護慷慨解囊。即使“疫”下特殊時期,也不乏有如美國多特瑞等落地中國內地的海外企業主動登門“獻愛心”。
海外愛心捐助“生生不息”,內地企業和個人對敦煌石窟的保護“善舉”亦呈方興未艾之勢。在楊秀清看來,近十多年來,隨着國家對敦煌石窟的投入大大增加,社會各方面對此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來自內地的愛心捐贈在基金會所募善款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楊秀清說,這些善款最終“匯流成河”用於敦煌文化遺產保護、遺產周邊生態環境治理、敦煌文化研究傳承和普及推廣、數字化工程、人才培養等。
旨在“用公募資金從事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弘揚”的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系中國文保領域兩個全國性的公募基金會之一。
“由於屬於公募基金會,故要主動走出去讓更多人瞭解敦煌石窟的價值,引導他們力所能及地參與其中。”楊秀清表示,或多或少的錢都是愛心,該基金會會把每一份善款捐贈記錄都保存下來,定期向捐贈者反饋資金使用情況,並通過相應途徑向愛心人士致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