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涼”的千年古村落:用廢棄籠盔蓋房子

南橫口黃金匣鉢牆。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石家莊10月29日電 (裴國榮 邢璐) 遠山,近水,陶瓦青磚。穿行在河北井陘縣南橫口村,滿目的籠盔牆體房屋一座座瓷窯、一條條依形而建的村道,吸引着外地而來的遊客不時駐足細看。

“籠盔是一個來回使用的東西,用幾回以後就壞了,老百姓就拿這個東西蓋房子優點是冬天保溫,夏天保涼,還能防潮防溼。”南橫口村黨支部書記馬昌喜說的“籠盔”即匣鉢,陶瓷生產中所用的一種窯具

南橫口古瓷窯遺址。受訪者供圖

南橫口村一帶曾是中國北方著名瓷窯之一的“井陘窯”主要窯址,是井陘縣陶瓷業手工業發祥地。過去,南橫口陶瓷業十分發達,幾乎家家都有窯場村中因此有了無數廢棄的匣鉢,而這些匣鉢則被村民變廢爲寶,廣泛地用在村中的建築上。

“經過在窯火中的千錘百煉,籠盔的質地變得十分堅硬。”馬昌喜說,用耐火材料製成的籠盔,主要作用是在燒製陶瓷過程中,將陶瓷器具和坯體放置在其中,防止氣體灰塵等物質對陶瓷的坯體、釉面造成破壞污損,一般燒製多次後被棄用。

南橫口村貌。受訪者供圖

記者在南橫口村看到,當地除了遺留的一座座古瓷窯,用籠盔砌築的牆體、房屋隨處可見,大量廢棄的籠盔更是成了天然種植培育花草器具

近年,該村以修舊如舊的理念,依託原有的瓷窯、古民居特色資源,打造了整體明清風格的陶瓷水鎮村貌。如今,村裡擋牆、房屋、院牆、“饅頭窯”都成了遊客拍照“打卡”的網紅景點

“這就是咱們那個燒製陶瓷的窯,現在燒的天然氣和電,以前的‘饅頭窯’燒的是煤和柴火。”馬昌喜稱,現在村裡的瓷窯不僅製售陶瓷,還有老藝人對遊客進行手把手地教陶瓷製作

南橫口古瓷窯遺址地層豐富,斷代連續完整,最早的古窯遺蹟見於金元時期,現存窯場遺蹟均爲清朝或民國時期所建。而當地的“饅頭窯”在河北是保存較爲完好並且絕無僅有的,在全國也算獨此一份。

依託旅遊開發,這個千年古村落的陶瓷業已基本恢復,不僅重新推廣了井陘窯技藝,更爲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村裡以前有14戶24口人貧困戶,打造陶瓷水鎮以後,有能幹的就在村裡打個零工,不能幹的老弱病殘,村裡有產業分紅進行脫貧,出去打工的青年返鄉的也不少。”馬昌喜說。

據介紹,南橫口村現有特色民宿22間用來接待遊客,不但修建了陶瓷體驗館,燒製的器物更是出口日韓等國家。曾經繁盛一時的南橫口陶瓷製造業以及井陘窯當年的輝煌,正以新的形式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