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代繳學費,冒充公檢法辦案,留學需警惕

(原標題:低價代繳學費,冒充公檢法辦案,留學需警惕“花式”騙局

打折代繳學費網費、冒充海關人員稱學生國際快遞包裹待取、“複製”留學生微博賬號好友借錢買機票……日前,針對留學生的詐騙案件又進入高發期。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有些詐騙套路已存在多年,但仍不時有學生中招。

10月中下旬至今,教育部平安留學、中國駐各國大使館、領事館已連續多次發出安全警示,提醒留學生提高警惕、嚴防詐騙。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教授王曉偉和多名曾遭遇詐騙的境外留學生,瞭解騙子的常用套路以及遭遇詐騙時如何正確應對。

騙局一:低價代繳學費、網費、打車等

“4-5折優惠:Uber全球代叫車。3折優惠:水費、電費、保險、學費、房租”,記者在多個留學羣及貼吧中看到兼職、低折扣代繳學費和水電網費、代叫外賣、代打車等相關信息。據學生反饋,多年來類似消息時常能在留學羣裡看到。

美國波士頓留學的小桐告訴新京報記者,2018年,她剛到美國時,就曾在波士頓本地的某個留學生羣看到自稱客服鵬子發的消息,稱可以3-5折幫學生用“Uber”打車。

爲了省錢,小桐主動添加了鵬子聯繫方式,多次找鵬子代打車。嚐到低價打車的甜頭後,小桐還多次讓鵬子代叫外賣、代購買生活用品等。每次小桐都會向鵬子支付一筆遠低於賬單費用的微信現金。

“也許是鵬子開了Uber、外賣平臺、超市等地方的會員,所以能低價幫我買東西。”剛開始,小桐想的很簡單,當鵬子提出可以爲小桐支付水電費時,小桐纔開始有所警惕。

當小桐再一次通過鵬子代叫車時,在司機的提醒下,小桐得知,一直幫助自己代叫車的鵬子很可能在盜用信用卡,在海外替留學生小額刷卡。小桐仔細查看了每一次代叫車後的賬單,發現賬單郵寄地址是小桐的美國地址,而信用卡賬號卻顯示是一張中國的信用卡。

而鵬子代繳的錢,很可能是盜刷信用卡所得,留的信息及聯繫方式卻都是學生的。這筆款項一旦被失主發現,可以被追回。

類似騙局還常以“代繳學費”“代繳水電費”的形式出現。早在2017年12月,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就曾發郵件警告全體學生,切莫陷入“代繳學費”陷阱。郵件中揭示了騙子的套路:有人會通過微信羣發廣告,稱自己能幫學生用外幣交學費,而學生需在微信上轉賬給他人民幣。騙子也會給予被騙人一些好處,如付給受騙人一定的“佣金”,或者將其學費打折,吸引留學生和騙子展開進一步“合作”。

記者獲悉,當騙子爲留學生代繳學費後,會給留學生髮來一份賬單,同時留學生的學費賬戶內也可查詢到應繳費用清零。留學生繳納“兩次”學費的同時,就有可能被捲入盜取信用卡的案件,惹禍上身。

騙局二:冒充公檢法機關、快遞公司等

多名美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中國香港就讀的學生向新京報記者反映,曾接到冒充快遞公司的電話,稱其有海外快遞,需要提供身份信息、交費後才能領取。

在英國倫敦留學的阿卓一開始以爲是自己手機號曾被其他人用過。連續多次接到類似電話後,她開始警惕起來,在詢問身邊同學後,她發現,周圍約有20%的中國留學生接到過類似的電話。

記者瞭解到,這類詐騙電話接通後,受害人會先聽到一段預先錄好的語音信息,然後被轉接到人工臺,騙子會僞造成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並可能會向受害人發送自己身穿制服的照片以獲取信任。之後,騙子會通過不斷轉接電話,謊稱留學生已涉嫌國際洗錢、盜取信用卡等,威脅將取消受害人簽證等方式,迫使受害人提供自己的信息、向對方所提供的賬戶匯款等。

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生小林也經歷過類似的詐騙套路。2019年10月,小林接到了自稱是電信公司的電話,對方稱小林名下有一個新手機號,該手機號給他人發送了不實短信。小林表示自己未辦該卡,對方稱幫助小林聯繫警方

隨後,騙子冒充警察,騙取了小林的身份信息,謊稱在系統裡查到小林捲入國際洗錢案件,逮捕令已上傳至國家系統。小林在騙子僞造的網站上看到了自己的“通緝令”。騙子假意提出要幫助小林洗清洗錢嫌疑,藉口案件處於保密級別,讓小林不要告訴朋友和家人,並威脅小林,一旦泄密,其他人也會受牽連。此外,騙子還要求小林到校外的酒店居住,以此保證室友聽不到他們的通話內容。

騙子稱,小林的所有銀行卡都已不在安全狀態。在騙子的指揮下,小林新開了一張銀行卡,並將全部積蓄數萬元轉移到新銀行卡中。之後的兩天,騙子都沒有要求任何涉及錢款的操作,藉此騙取小林的信任。第三天,放下戒心的小林在接到銀行發送的短信驗證碼時,毫無防備地轉給了騙子。“其實銀行發送的短信驗證碼後面,還特意提醒了謹防詐騙,不要轉發,但當時完全沒有警惕心。”很快,小林就發現所有的積蓄已被騙子轉走,與此同時,小林再也無法再聯繫到對方。

某留學中介的負責人阿量表示,他曾收到過不少被騙留學生的求助,這些案件的詐騙路數高度相似。“基本都是冒充警方、官員或電信工作人員,告知學生他已涉嫌重大案件,比如快遞裡夾帶了違禁物品、銀行卡涉嫌洗錢等等。詐騙分子將電話轉來轉去,要求學生往自己銀行卡里轉保證金,還跟學生說不能告訴外人,只要一說出去就面臨刑事責任。最後利用釣魚網站等手段,套取學生的銀行賬戶密碼。”

騙局三:冒充學生,以疫情急需買機票爲由行騙

新冠疫情形勢下,“急需借錢買機票回國”成爲騙子的常用話術,與“複製”留學生的社交媒體賬號這類傳統騙術相結合,將詐騙目標指向留學生的親朋好友。

加拿大留學生小穎的微博暱稱爲“穎**子”。2020年3月,她的賬號被騙子“複製”爲“潁**子”,用一個相似字替換了她的原有暱稱。該假冒賬號從小穎的微博盜圖,發到假冒賬號中,微博的語言風格也模仿小穎。

此後,小穎的微博互相關注列表中的數名好友,收到了騙子的私信:寒暄之後稱自己要搶回國的機票,急需用錢,暫時聯繫不上父母,希望對方能借自己一筆錢。朋友通過微信或電話聯繫小穎時,她才發現自己微博被“複製”。

前不久,紐約大學留學生家長張女士就收到過一條短信,對方冒充是張女士的兒子,稱自己想買票回國,要求張女士打5萬元到指定賬戶中。張女士平時通過微信與兒子聯繫,沒有存兒子在美國的手機號,剛收到短信時還信以爲真。張女士撥打了發短信的號碼,想詢問兒子具體情況,被對方拒接。她又通過微信聯繫到兒子,才知道孩子正在上課,並沒有想買高價機票回國。

騙局四:以兼職爲誘餌,實爲洗錢

“如果你是在韓大學生,如果你愛好買買買,請加入我們,和我一起做代購,工作簡單輕鬆,時間自由。”記者獲悉,詐騙分子往往利用留學生想省錢、想賺錢的心理,一步步引導學生進入他們設置好的陷阱。

媒體報道,近日,兩名在韓中國留學生因兼職捲入電信詐騙案,遭到韓國警方調查。受騙留學生在網絡上看到了招募商品代購的信息,對方先向當事人的個人賬戶匯入一筆數額不小的錢。通過微信遙控讓其採購高價物品後,讓當事人取出剩餘錢款,連同購買物品交予另一陌生人。幾日後,留學生的賬戶因涉嫌參與電信詐騙贓款轉移被銀行凍結,且接到警方電話,要求配合調查。

事後,警方調查確認,兩名留學生均非詐騙團伙成員、只是受到了不法分子矇騙而捲入轉移贓款的過程後,兩位同學擺脫嫌疑。但據媒體報道,曾有受害者在被騙後未能擺脫嫌疑,甚至被起訴入獄或遣送回國。

專家支招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偵查學院副教授王曉偉表示,電信詐騙雖花樣百出,但犯罪手法卻高度一致,基本都是冒充公檢法機關、冒充海關、冒充快遞員,稱留學生涉嫌非法入境、國際洗錢案等,先騙取學生的信任,再從中套取個人信息,最後讓留學生將錢打入他們指定賬戶內。此外,冒充學生給遠在國內的父母、朋友發短信要錢、借錢,也是經常出現的套路。

據王曉偉介紹,被詐騙分子騙走的錢財,想追回來很難。“電信詐騙的人員,都是職業犯罪團伙,把錢詐騙成功之後,在他的後端,有專門的負責轉賬洗錢的團伙,甚至是專業的地下錢莊,對錢進行轉移分拆,造成追繳查詢困難。”況且,很多留學生過了好幾天,甚至十幾天,才意識到自己被騙,而這個時候錢早已被分拆被轉移。此外,留學生往往身處海外,而涉及詐騙的銀行卡等往往都是國內銀行賬戶,跨境追查也存在困難。

支招一:被騙後立即撥打全國反詐電話96110報案

發現自己被騙後,該怎麼做?王曉偉表示,如果學生剛被騙,錢款被轉走十分鐘以內,撥打全國反詐電話96110進行報案,可以及時避免損失。“反詐騙中心接到警情之後,可以啓動緊急止付的工作機制。公安機關會把相關信息快速推送給銀行,銀行相關部門依據公安機關推送的被害人的報案信息,對相關賬號進行快速凍結。”該方式不光針對國內,對留學生也同樣適用。但該方式有時效要求,錢被打入詐騙分子賬戶的十分鐘內是最佳時機。

支招二:不聽信、不匯款、先覈實

從源頭上不聽信、不匯款,仍是防止被詐騙的重點。王曉偉表示,一些留學生對於公檢法機關的辦案流程存在盲區,公檢法機關絕不會通過網絡或電話辦案,如想追查資金,會通過正式審批渠道,不可能讓留學生把錢打到指定賬戶。

“覈實”也是反詐騙的重點。王曉偉表示,詐騙分子在給受害人打電話時,威脅通話內容不能被別人知道,很重要的原因是一旦受害人和外界聯繫,騙術就很容易被戳穿。因此,越是這樣,越要通過各種方式和外界取得聯繫,不要下載相關程序,不給對方任何可以控制你電腦、手機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向使領館等相關工作單位求證。

留學生家長如接到疑似詐騙電話、短信,通過視頻跟孩子求證、覈實至關重要。王曉偉說,騙子一般都會挑留學生休息或者上課時跟家長聯繫。如果家長收到要錢短信的時間異常,一定要通過視頻影像和孩子本人取得聯繫,並且要求孩子打開麥克風對話,確認是孩子本人。“有時候一些詐騙分子會拿到留學生的影像,如果視頻時堅持不開麥克風,也可能是騙子。”

(爲保護受害人隱私,小桐、阿卓、小林、小穎均爲化名。)

新京報記者 戚望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