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雲鵬專欄-臺灣需寬厚悲憫超越仇恨

客團在離機場3公里的路上發生火燒遊覽車事故,26人死亡,整個社會發出哀悼;立法院不分黨派,爲此起立默哀。在這次事件上,臺灣社會展現了她人性的一面。但同樣在最近幾天,曾出現另外一則新聞,就是有臺灣網民編寫了檔案,在臺灣美麗風景照片上,貼上了「沒有中國人真好」或類似的文字,傳到網上。這兩則新聞,代表了臺灣社會不同的價值和麪貌。

以寬厚面而言,對於亡者的哀悼,當然不是臺灣社會第1次有此展現。每次國內外(包含中國大陸)發生事故,我們的民衆或者透過本身直接的行動,或者透過他們所捐助的團體,熱烈提供協助。

熟悉中華文化的人,說這是「仁愛」的表現;喜歡引用西方文化的人,說這是「悲憫」的胸懷。無論如何,這樣的態度,代表了光明力量,就好像原本一間暗室,由一盞燈照亮。

從其本源上看,這樣的態度反應了人性的善面,就是「設身處地」的思維。同樣的思維,放到整個國家和社會,就會出現人民主體論。固有文化裡的「以民爲本」,和西方文化裡的「博愛」思想,雖然最後發展不相同,在民本的基本出發點上並無二致。

經濟學上,形容這個觀點所用的詞彙是「福利」,也可說是「幸福」,所以對於任何政策終極判定,在於是否促進全體成員的福利,又稱社會福利。在如何評價不同成員的福利時,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曾有經典詮釋,他認爲應當特別關注社會最不幸的成員,因爲每個人都有可能易地而處。這種情操,與「民胞物與」的觀點一致。大家關心火燒車的亡者,關心國內外災禍受難者,因爲任何人都有可能碰到。

所以,所謂人民主體性,就是從人民福祉的觀點,來選擇對最大多數民衆,尤其是最不幸民衆最好的制度和政策。把這個觀點放在臺灣,就是臺灣人民主體性,也就是從臺灣人民福祉的觀點,來選擇最好的制度和政策。

從社會福利的角度來看,哪一種性質的臺灣人民主體性,最有助於增進大多數民衆的福利?可以想像出不同的方向,一個可能的方向是寬厚的、包容的、悲憫的、自信的,另外一個可能的方向是針對性的、排斥的、憎厭的、自豪的。前者走向和解與共生後者走向抗爭與對立。

對於過去的歷史,這兩種不同屬性的主體性會有不同的詮釋和想像。前者對臺灣人民彼此間情感的連結度,深具自信,所以不否定過去,不否定來自中國大陸的血緣和文化的繼承,相反地,還可能把這些根源視爲是資產。後者則不然,是把主體性的力量來源,建立在反抗和排斥中國的基礎上,期待在文化上和日常生活上清除與其有關的元素,包含觀光客在內。

對於目前的憲法和國家,來自不同思維的臺灣人民主體性,也出現不同的立場。最近在執政黨的大會上,有一個提案是要把「維持現狀」放入黨綱,另外一個提案是要「廢除中華民國」;兩個案都被交付中執會研議。可以想像的,就寬厚的臺灣人民主體性而言,容得下中華民國,甚至要因她所提供的保護傘而尊崇之,但另外一種主體性,是希望把這個「外來政權」消滅。

其實,影響一般臺灣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生活,最重要的因子是什麼?應當非經濟與安全莫屬。

臺灣歷史上幾乎所有人民生活上的改善,都來自經濟發展,幾乎所有生活安全的改善,都源自曾經發生過的災變。所以,希望不同政治信仰或黨派的人士,在政治角力的過程中,不要忘了民生。希望看到更多臺灣人民主體性的落實,更希望它超越仇恨和鬥爭,走向寬厚和自信。(作者爲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