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新論】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原標題:【實踐新論】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循環

編者按:爲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爲治理效能,中央網信辦與光明日報社共同組織“實踐新論”網上理論傳播專欄,陸續在光明網推出系列理論稿件和新媒體作品,解析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內在邏輯,敬請關注。

【實踐新論】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來源:視頻綜合

8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在這次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十四五”時期,我國要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爲主構建新發展格局。他進一步強調,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上升,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爲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將更加廣闊,成爲吸引國際商品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爲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是在發展的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條件下,我國對過去長期堅持的經濟發展戰略所做的一個重大修正。對這樣一種戰略的修正,現在社會上有一些疑惑,有些人認爲強調國內循環爲主,就是國際循環不重要了,就是要重走獨立自主、封閉循環的老路了。更多人擔心如果我國擴大內需不力,現有龐大的生產能力在缺少國際循環的條件下無法被消化吸收,從而導致經濟衰退、就業困難和收入降低。

其實,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最近一系列講話中一再強調的那樣,戰略目標中要形成的新發展格局,主要是要對我國經濟發展中所依賴的市場重心進行修正,而不是要走行不通的閉關鎖國的計劃經濟老路。衆所周知的是,過去幾十年中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戰略,是利用比較優勢切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價值鏈中進行國際代工。這一戰略的主要特點是利用別人的市場,而不是利用自己的市場:原材料、機器設備技術國外取得,經過在我國生產加工製造裝配,產成品重新輸送到發達國家。由於投入和產出的市場兩頭在外,因此鏈接我國國民經濟循環的市場重心在國外。之所以要利用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市場,主要原因是過去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低,自己的市場容量太小且發育不良,市場功能殘缺。我們把這種利用西方市場所進行的經濟全球化,稱之爲“客場全球化”。中國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大環境下,依靠這種全球化模式取得了巨大的紅利。

但是從大國發展的角度看,“客場全球化”是一種不可長期持續的戰略。它的問題很多,主要有這麼幾點:一是容易對西方國家的市場和技術產生依賴,出現“依附經濟”的不良特徵,這對大國經濟來說是很危險的發展格局,尤其是遇到國際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容易使國家發展喪失獨立性和自主性;二是隨着發展水平的提升,“客場全球化”模式往往會對自身發展資源利用不足,尤其是不能有效地用好自己逐步成長的市場容量這一重要的競爭優勢;三是利用別人的市場,雖然自己要付出製造的勞動汗水,但是容易被認爲會損害別人的產業基礎,導致嚴重的貿易和經濟摩擦;四是長期爲別人進行國際代工,接別國研發和設計好的訂單,難以在競爭中培育出自主品牌和技術並取得高附加值。隨着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和衝擊,上一場“客場全球化”已經到了尾聲。

“十四五”期間,我們要儘快把在客場進行的、以出口爲主要特徵的經濟全球化,升級爲以利用我國龐大內需爲主要特徵的“主場全球化”戰略模式。簡單來說,就是要使我們的內需對全球各個國家開放,使我們的市場變成全球市場,變成虹吸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的磁場。世界市場或全球市場不是一個地理學概念,不是用區域來劃分的,而是一個開放與否的概念:你的市場只對本國開放,就是國內市場,如果對全球各國開放,那就是全球市場。這樣一來,一是內需就成爲我國實現“主場全球化”戰略轉型的工具、資源和手段;二是中國市場成爲全球市場後,新一輪的全球化將在我們的主場進行,內需市場開放是更大力度的對外開放;三是可以利用內需來促外需,即一方面用內需虹吸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爲我們所用,發展創新經濟,進行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依託於龐大的內需,實現規模經濟和差異化的優勢,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走上去和走進去。

這種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顯然不是不要國外市場,更不是要封閉起來搞自我經濟循環,而是要讓開放的國內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經濟成長中起決定性作用,改變中國參與國際產業競爭的形式、方式和途徑,不僅要以開放的國內大市場體系循環代替“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單循環格局,而且要讓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鏈接起來,以開放的國內市場促進和帶動國內企業參與國際市場循環。顯然,這是跟“客場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發展戰略。具體表現在:第一,隨着我國全球市場地位的提升,到中國來掙錢、創業創新將成爲新的潮流,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將持續上升;第二,我國市場的走勢和需求波動,將極大地影響甚至決定世界市場走勢,因此我國同世界經濟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第三,隨着中國市場潛力的不斷髮揮和現實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爲其他國家提供的市場機會將更加廣闊;第四,中國市場將成爲別國經濟成長的工具和場所,因此也將成爲吸引國際商品和要素資源的巨大引力場。

推進在主場進行的經濟全球化,其意義在於:其一,它有助於促成將我國處於分割狀態的“行政區經濟”聚合爲開放型區域經濟,把區域分散狹窄的市場聚變爲國內統一開放的大規模市場;其二,從利用別人市場轉變爲利用自己市場,從根本上轉變了我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模式和機制,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同時,實現產業發展的自主可控要求;其三,國內開放大市場的形成,有利於我國虹吸全球先進創新要素。如果我們可以據此塑造一些吸收全球先進生產要素的平臺,如全球性宜居城市來廣泛吸收先進的高技術人才,那將極大地推動創新發展格局形成,從而有利於實現產業鏈向中高端攀升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實,即使這些年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沒有發生巨大的變化,我國的經濟全球化戰略也在出現巨大的改變,從“客場全球化”走向“主場全球化”成爲一種自主調整的趨勢。一方面,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容納中國這麼巨大的生產能力的長期出口,更不可能完全放任本國的產業長期處於中國廉價產品的激烈競爭中。中國經濟逐步迴歸“基於內需的全球經濟”形態,只是在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自動修正自己的經濟系統運行的偏差和單一的無法持續的經濟行爲。另一方面,這十多年來,隨着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和人均收入的不斷上升,我國國民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從最高年份的60%多,一直緩慢下降到30%左右,而且這些年這個指標還在不斷降低中,而與此同時,國內最終消費需求的比重卻在不斷上升。

從國際經驗看,世界經濟發展的經驗證明,在成爲大國經濟的過程中,必然伴隨着內需主導型經濟的形成。目前全球人口和市場規模較大的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屬於這種內需主導型經濟形態。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國。美國是一個典型的基於內需的全球化經濟體系。第一,美國民衆的收入水平高,購買力強加上人口衆多,都使美國的最終需求規模一直處於全球最大的地位,同時也是形成市場驅動型的全球價值鏈的治理者的主要條件;第二,強勢的國內市場需求加上其他非經濟因素,塑造了美元長期的強勢地位,誘使全球生產要素向美國流動,導致了全球其他奉行出口導向戰略的國家對其進行大量的出口,使美國可以長期獲得低成本的要素和產出品;第三,美國因國內市場巨大和吸引力強,成功機會衆多,也是吸收全球各種要素尤其是高級創新要素力度最大的國家,如美國就是當今發達國家中吸收FDI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頂尖人才富集度最高的國家。必須指出的是,美國是內需主導型國家,並不能否認它仍然是全球綜合開放度最高的國家。

因此,中國的全球化戰略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從客場轉向主場進行。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爲主構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然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它不僅會全面提高中國在全球的綜合開放程度,也會使中國發展模式更容易被世界各國認同和接受,成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機運行機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