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日與中國時間
過了臘八,年就一天天近了。農曆十二月古人稱暮歲之月,大學也放假了,是一個人靜靜看書的日子了。
坐在案前翻開《玉燭寶典》,慢慢檢點古人的十二月行事,念頭忽然飄到28年前遙遠的日本小城富山的一間教室。那一年我考進富山大學日本史專業,選課時特地選了一門中國史的課。主觀的動機,只是想了解一下日本人怎麼教中國史。到上課時才發現,選課的只有我一個學生。那天,擔任中國史課程的氣賀澤保規教授從書架上抽出一本中村喬撰著的《中國的年中行事》,一頁一頁和我一起讀起來。因緣際會,我就這樣和古代時間文化研究結了緣分。
28年中我出版過《清明節》《東亞的時間——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端午》等著作,也主編過數百萬字的節日研究參考資料。圍繞節日文化在中國許多地方做過實地考察,也到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等國家調查過中國古代時間文化的影響。回首漫長的研究道路,我深深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刻認識到我們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結晶。
一、中國節日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中國古代時間體系的整體性。
古人認爲“天地一氣也”。這一氣化爲陰陽二氣,循環在天地間,而夏至與冬至,則是一年中陰陽兩氣變化的極點。寒來暑往,暑盡寒來,一往一復遙相對應。通常的節日研究範式是研究某個節日——比如端午節,有研究節日起源傳說的,討論端午起源於屈原,或者起源於伍子胥、起源於曹娥、馬援、起源於龍圖騰等;有側重研究端午節節俗的,如節慶間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草;有從區域文化的角度入手,研究哪些地方還在流行哪些節俗。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研究。但一個基本問題是:首先所有的節日都在四季之中。而四季構成的一年,是有內在結構的。從一年的整體性與結構性來考察節日,會看到什麼?
我曾經寫專文論及中國古代的重數節日序列,這是包括一月一、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五個節日在內的一個特殊的節日序列。從整體性角度看會產生新的視角,看到新的問題。比如中國古代節日從一月到九月的節俗排列,我們會發現以五月爲基點,前半年的一月一日登高、三月三日臨水,和後半年七月七日臨水、九月九日登高,這中間存在着整齊的對稱關係。而排在中間的五月五日則“可登高可臨水”。這種對稱關係的產生,緣於五月前陽氣由弱轉強,五月後由強轉弱,正與前述陰陽觀念密切相關。而冬季的十月到十二月不在這個序列,大概與古人認爲冬季最重要的是“藏”有關。古人把“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看成一個整體循環的時間體系,於是冬天三個月爲什麼沒有設重數節日也就有了答案,因爲冬天以“藏”爲德,古人在“動”與“靜”中,爲冬天三個月選擇了“靜”。
有了整體論這樣的視點,再去看節日傳說,發現其中也大都有內在理論可循。比如我研究過端午節起源相關的幾個歷史人物——屈原自沉汨羅江、伍子胥死後被裝入皮囊投入大江、曹娥也是死於水,帝嚳高辛氏之子死於海中,馬援沒有死於水,但他的將軍號爲“伏波”,這些端午節日傳說的主人公都與水相關,有水神的神格。而在一年之中,端午節所在的五月是夏至月,是一年陽氣最足的月份,選水神祭祀,是有古人以水鎮火、以陰鎮陽、以取中和的含義。
二、節日之所以稱爲“節”,是因爲它將永恆流動的時間,劃分出若干節點。所謂節日,正是標明這些“節點”的特殊日子。
研究中,我使用社會學的統計方法,發現了中國古代曆法中節日排列的規律:中國古代曆法中的節日排列如果以半年爲單位,則明顯重前半年,輕後半年。如果以季節爲單位,則重春秋而輕夏冬。如果以月爲單位,節日排列則重奇數月,輕偶數月。如果半月爲單位,則節日排列重前半月,輕後半月。但一年之中,這個規則有兩個變例。第一個是八月。自唐末至宋期間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出現,使八月份這個偶數月的節日分量變得比較重,形成了全年嚴謹的節日旋律節奏中的一段變奏。第二個變例發生在十二月。十二月按照規律是陰數月,但因爲臨近一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其節日排列上和一般規律有截然相反的傾向。雖然是陰數月但節日分量重,並且是後半月重於前半月,這是一個雙重變例。但因爲時間上一年又一年是循環的,所以十二月的節日部分就和後一年正月的節日部分組合到了一起。這一排列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使春節前後的節日分量在全年的節日排列中顯示出突出的分量,形成了全年節日排列最集中的高潮部分。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年之中,當萬物萌生的春季這樣一個節日繁多的季節結束後,是穩定的成長,是夏季這樣一個節日排列相對減少的季節。而當收穫的金秋來臨,同時到來的是又一個節日的盛季。而那之後是冬季,是一個特殊的過渡時期,節日排列由相對減少到伴隨着新年即將來臨而轉入迎新的準備期。一年中節日的最高潮將在這之後如期到來。這一切復以前半年與後半年的節日分量之間的輕重差別,構成了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節日生活的內在節奏。一天又一天,一年復一年,這一內在節奏,與大自然的四季遷化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與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日傳說結合在一起,爲我們先民的時間軌跡雕上了美麗的刻度。
這就是我們的先民爲我們創造的中國時間,千百年來它卓然自在,美麗若斯。我們說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結晶,我們說中國時間文化博大精深,絕非空言。僅僅只是變化了一個觀察角度,我們就能夠看到它擁有這樣豐富而深致的內涵,而還有多少沒得到充分開拓的空間,正等待着研究者們的努力。
回首自己的時間文化研究,如果說一點心得,那就是一定要理解古人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和我們一樣,在努力地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這些理解和解釋,其中有的部分今天看可能不夠科學,但那些特殊的想象中凝聚的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創造力,卻是我們必須要加以珍視的。因爲正是有這些智慧與創造作爲支撐,我們纔有了自己五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因爲擁有這些智慧與創造作爲依託,面對未來,我們也更有一份文化的自信和從容。(劉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