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爲何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它藏着中國人巨大智慧

2016年,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一遺產藏着中國人怎樣的時間密碼智慧?我國非遺和民俗學的權威專家劉魁立日前做客上圖講座,爲大家解疑答惑。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制度,這不僅是民俗領域問題,也是一個科學問題。” 劉魁立說,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是上古農耕文明產物,千百年以來指導着中國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二十四節氣體現着中國人的自然觀、世界觀。由於歷史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農業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域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是以這一帶爲依據建立起來的。

文獻記載來看,二十四節氣的形成經歷了從兩至、兩分到四時八節,再到二十四個節氣逐步完善的過程。根據《尚書·堯典》《周禮·春官宗伯》的記載,至遲在西周時期,我們的先人就已經測定了四個節氣——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以後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春秋中葉,隨着圭表測日技術的提高,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被確定下來。四時八節的確定意味着二十四節氣中的主要節氣劃分完畢。戰國時期,二十四節氣基本成形秦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完全確立,成爲中國古代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劉安所著《淮南子》中記述的二十四節氣名稱順序延續至今。在漢武帝元封七年(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太初曆》頒行全國,二十四節氣開始納入國家曆法,這對後世曆法和天文歷算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劉魁立表示,二十四節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十分豐富,其中既包括相關的諺語歌謠傳說等,又有傳統生產工具、生活器具工藝品書畫藝術作品,還包括與節令關係密切的節日文化、生產儀式民間風俗。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也許在某種意義上是從事生產活動非常重要的參照標準。二十四節氣對我們這個農業大國來說,對所有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農民來說有極大的幫助。”劉魁立說,我們中國人是靠二十四節氣來種地的,所以諺語裡面就說“過了芒種不能強種”。你再下種也沒用了,因爲它不會再會成熟了。到什麼節氣,該幹什麼事,春天怎麼樣,夏天做什麼,農諺總結得非常清楚。過去家家黃曆,幹什麼用呢?就是看着黃曆來安排自己的生活。這就叫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