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分類評價導向作用 努力建設職業教育強校

(原標題:“十三五”教育發展大家談|發揮分類評價導向作用 努力建設職業教育強校

“十三五”期間,爲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以及科學發展,明確自身定位質量上海實施了高校分類評估。按照人才培養主體功能和承擔科學研究類型等差異性,將62所普通高校劃分爲學術研究、應用研究、應用技術和應用技能四種類型,推動上海高校實現從“一列縱隊”向“四列縱隊”發展。這個評價“指揮棒”促使學校跳出傳統思維,通過對標實現重新定位,確立發展目標,拉長長板,補齊短板,厚實底板。

探索分類評價 充分發揮激勵導向作用

學校自2016年合併組建以來,全力聚焦內涵建設。其間恰逢上海實施高校二維分類評價,從一年試運行到兩年正式實施,指標體系不斷優化,評價方式不斷改進,對學校形成了良性和積極的評價導向。根據分類評價的引導,學校明確辦學定位,走內涵式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之路。學校持續深入探索職業教育的“類型”特徵,以分類評價助力“夯基礎、補短板、強隊伍、揚特色、促發展”。學校注重把上海分類評價要求與“國家職教20條”、教育部等九部門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和“上海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重要改革發展文件相對照,合理選擇標杆校,把分類評價關鍵指標與標杆校相對接,從而進一步放大分類評價對學校辦學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學校綜合辦學實力逐年提升,在2019、2020年兩次分類評價中都取得較好的成績,保持在同類高校第一梯隊,2020年綜合評價結果更取得了較爲顯著的進步。

推進綜合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牢記爲黨育人、爲國育才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並完善“三全育人”體系和“德技並修、育訓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勞模工匠精神育人特色,深化開展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構建思政課、綜合素養課和專業課“三位一體”的課程思政體系。努力打造以高職教育爲主體、“中職—高職—應用本科”相貫通、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一體化的辦學格局。

學校推進“三教改革”和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持續探索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規律和特點,取得了一系列成效。近兩年,學生國賽等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中獲得500多個獎項;在最近剛結束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中獲得了“健康與社會照護”賽項金牌(上海唯一)和“建築工程識圖”2枚銀牌;在第十六屆MOS全國總決賽中獲得總冠軍。在廣州開幕的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上,上海選派了97名選手參加全部86個項目,其中就有學校的11名學生選手。

學校堅持以就業爲導向,把就業工作建立在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點上,提出了“課證賽訓創孵”相結合的理念,推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自2019年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設立職教賽道以來,學校學生連續兩年獲得全國金獎。學校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構建起“校—院—專業”三級聯動、部門協同推進的就業工作體系。近三年。學生就業率、簽約率一直保持高位,就業質量逐年提高。

二維分類評價解決了對學校的評價問題。學校吸收其分類評價、科學評價的思想和做法,完善校內評價考覈體系。按“破五唯”要求,學校健全教師業績考覈評價辦法,2019年起選取3個二級學院啓動教師分類評價試點,按教學爲主型、教學科研型和教學社會服務型分別設置教師崗位職責,鼓勵教師專長髮展。學校建立了“突出貢獻獎”制度,對“三全育人”、教學改革建設、指導學生技術技能競賽、爲企業科技服務等工作中業績顯著的教師予以表彰獎勵。

深化產教融合 彰顯職業教育類型特徵

學校始終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爲辦學主線,積極開拓與掌握了行業先進技術、工藝和管理水平的龍頭企業的合作,鞏固與中小微企業的合作,努力打造“校企合作升級版”,把校企合作內容逐步拓展到校企聯合制定專業標準和人培方案,共同開發課程和教材,共建實訓基地和世賽集訓基地,聯合開展教學活動和科技研發,共同培訓師資等方面。目前,學校已經與騰訊、東湖、廣聯達等多個企業共建了人工智能、酒店管理和數字建築等領域的產業學院。學校牽頭的上海建築職教集團在“雙師型”教師培訓、實訓基地建設、職業技能大賽、人才需求發佈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20年入選爲全國第一批示範職教集團(培育)。

學校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雙證融通和中高貫通、高本貫通培養模式。全力做好“1+X證書制度”(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迄今已參與了共29個“1+X證書”試點,覆蓋了全校57%的專業、67%的在校學生。在這項重大改革試點工作中,學校承擔了6個證書的全國和上海市牽頭院校工作,參與了6個證書的標準制定,建立了13個證書考點。目前已有494名學生獲得了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學校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作爲基礎性工程,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目前已建成了一支較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被教育部遴選爲首批全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典型案例。

增強服務能力 助力國家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五”時期,學校堅持職業教育“服務發展”辦學方針,爲適應智慧城市建設、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和上海“四大品牌”建設需求,學校重點建設綠色智能建造專業羣、城市智慧管理專業羣,特色發展城市服務類專業。學校聯合行業龍頭企業和長三角建設類職業院校,組建了長三角綠色智能建造產教協同創新聯盟,服務長三角一體化。

學校牽頭對口支援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籌建和創辦工作,服務西部建設。爲了積極探索疫情影響下服務“一帶一路”的新途徑,學校與泰國和馬來西亞合作院校共建“空中魯班學堂”,開發在線課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國際人才培訓。加強企業員工培訓。學校還以“四技”項目爲重點,增強對行業企業的科技服務能力。

總結這幾年學校取得的成績,最根本的原因是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高度重視,上海市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學校內涵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和舉措都精準有力。接下來,學校將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進一步落實職業教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把上海市高校分類評價的導向轉化成更大的辦學效能,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高質量的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