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用古老智慧溫潤現代生活

【我的“節氣故事”】

編者按

今天,一年之中的第22個節氣——冬至如約來臨。作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凝結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先民廣博智慧,彰顯着中國人的精神氣質與民俗風尚。雖然其深植於農耕文明,但在時代變遷中,仍不斷被傳承弘揚,煥發着溫潤的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出重要論述,並提出殷切期望。如何讓被國際氣象界譽爲“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活態傳承,與人們生活如影隨形?我們邀請致力於節氣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和普通民衆,講述自己與節氣的點滴故事、對節氣的深邃之思。

河北石家莊第一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手繪冬至民俗畫。新華社發

在節氣流轉中咂摸生活味道

講述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社會學院教授、民俗學家 蕭放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體系,它以自然時序提示着、服務着我們的生活,帶來傳統文化的溫暖和智慧。圍繞冬至以及其他節氣形成的活動形式、飲食習俗豐富多彩,令人難忘。

有一年冬天,我在深圳開會。午飯時,每人面前都擺放了一碗小湯圓。一問,原來是爲迎接冬至而準備的冬至團。我此前只知道福建有冬至團,那天才知,嶺南也有與冬至有關的食品。當即想起,一位馬來西亞學者曾給我看一張華文報紙,上面登載着當地華人冬至吃湯糰的情形。可見,雖然跨越千山、地域相異,但節令文化始終以不同的民俗習慣爲載體,不斷傳承發展。

節令文化還關聯着人間親情。有一年春天,我接到母親股骨骨折的消息,急忙趕回老家探視。在病房陪伴母親閒話時,突然聽到窗外叫賣軟曲粑。這是一種清明時節特有的食品,而我已有幾十年沒嘗過了。當年,我的博士論文做的是關於《荊楚歲時記》的研究,這本書裡就記載了荊楚人清明時用鼠麴草加工成糕團食用的故事。想及此,我不禁向母親憶起小時候的情形:每到清明時節,田邊長出成片的青蒿(鼠麴草),蒿葉背面有軟軟的絨毛,我們採上一籮,在碓臼裡搗碎,與米粉一起搓揉做成“粑粑”,講究一點的在裡邊裹上芝麻紅糖。待上鍋蒸熟後,糕團的清香便填滿了農家屋舍……那次病癒後,母親記住了我的小遺憾,便讓家人採摘新鮮鼠麴草曬乾留存,到食用時浸泡搗碎,與米粉一起搓揉、蒸制,雖不如當季新鮮,但清香依舊。現在,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幾年了,每當我回家時,弟弟弟媳仍會特地蒸上一籠,讓我品嚐,臨回北京時還帶上一些。清明的時令佳餚,是我割不斷的鄉愁。

印在我腦海深處的,還有很多節令儀式。例如浙江衢州的九華立春祭。寒冷的清晨,人們聚在梧桐神殿,靜靜等待春的到來。在春來那一刻,衆人齊聲高呼“春來了”,現場頓時熱烈起來。杭州有半山立夏節,每年的送春迎夏儀式盛大熱鬧,且與都市人跑山健身的習俗相結合,使立夏成爲杭州人全民健身的日子。立夏稱人、立夏吃蛋、立夏吃烏米飯都是江南習俗,在半山立夏節中依舊傳承。人們在運動健身、品嚐美食中咂摸生活味道,在現代與傳統的碰撞中,體驗中華民族獨有的樂趣與美好。

山東棗莊稅郭鎮的志願者在當地敬老院開展“暖心餃子迎冬至”活動,與老人一起包餃子、拉家常。孫中喆攝/光明圖片

把節氣“穿”在身上,穿出時尚

講述人:北京服裝學院教授、2020年度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 郭瑞萍

有誰想過,節氣還能“穿”在身上?我們做的,就是這樣的事。2015年,我和團隊創立“度兮”品牌,提倡“人生有度,大美化兮”。

有一年,我們帶着“度兮·二十四節氣”時裝發佈會走進了“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現場。這場發佈會,把節氣文化與舞臺表演、服裝設計充分融合,觀衆的反響很是熱烈。

當時正是芒種前後,爲了體現節氣特徵,我們在舞臺設計上精心準備:將3600束烘乾的麥穗插在一種類似蜂巢的白色材料上,在舞臺兩側打造出麥浪效果,烘托夏收氛圍。觀衆入口處變成了一片人工麥田,寄託着豐收的美好寓意。發佈會結束後,觀衆可以從麥田帶走一束麥穗,也把其中傳遞的節氣文化帶回家、帶入生活。

發佈會上,我們推出了一款麥色半透明的春夏服裝,應和芒種節氣。在設計時,我腦中想到的是風吹麥浪的場景,陽光灑在麥田上熠熠閃光,洋溢着豐收的喜悅。於是,我們使用了麥色透明絲、金銀絲等材質,讓服裝呈現出隱隱約約的效果,在舞臺效果的烘托下,展現出一派渾然天成的氣象。

我們陸續推出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九個節氣相關的服裝設計,通過自然情景、意象與色彩的變化,結合精良工藝,打造出層次豐富的款式。

這幾年,我發現周圍不少80後、90後都對二十四節氣很感興趣,他們把節氣文化融入美食、音樂、舞蹈以及家居設計之中,讓生活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上升到了詩性層面。

在我看來,二十四節氣是見人、見物、見生活的一種時間載體,是中國人看世界、看人生的智慧的濃縮。作爲華夏兒女,傳統文化的基因始終深埋於我們心中。只要時機合適,它就能夠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今天的中國,正日益向世界舞臺中央邁進,中國文化以全新姿態展露於世界面前。從二十四節氣越來越受青年們關注就可知,傳統文化仍然浸潤着百姓的生活,也滋養着我們的精神。

江蘇蘇州平江實驗學校的學生在“冬至大如年”民俗文化節上誦讀國學經典。王建康攝/光明圖片

手繪動畫,喚醒大衆的科學情懷

講述人: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高級工程師 王曉凡

對於做氣象科普的人來說,二十四節氣是個非常特別的題材。它是古人創造的一套時令、物候認知體系,是科學和文化的完美結合。我們被它的美感打動,設計製作了一套節氣系列科普產品。

那時,手繪動畫是一種比較新穎的科普形式。創作前,我們考慮到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快,所以儘量將視頻做得短小、活潑、貼近生活,讓大家看得輕鬆愉快,最終達到科普效果。在這個系列視頻裡,每個節氣做一集,時長不超過2分鐘。每集的內容結構也比較類似,一般先介紹每個節氣期間的天氣氣候特徵,有時會針對一個大家可能誤解的,或者較有意思的科學問題給出氣象學上的解釋,然後介紹與這個節氣相關的歷史典故、特色民俗、飲食文化等等。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裡最早出現的節氣詞之一。我們在這一集的開始,首先介紹了春秋時代古人確定冬至日期的方法——觀察木杆影子的變化規律,很自然地引出了冬至在天文學上的特殊意義:它是太陽直射點位置最南的一天,在北半球,這一天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影子最長。因此,北半球的這一天白天最短、黑夜最長。考慮到這些,我們在動畫裡把太陽用擬人手法來呈現,冬至是太陽“上班”時間最短的一天,所以它非常開心,畫面表情很活潑。我想,不少上班族看了應有共鳴,會心一笑。

冬至是北半球日照最短的一個轉折點。有人可能會想,冬至日接收到的太陽輻射時間最短,是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事實上並不是。我們用科普動畫向大家形象解釋:陸地的比熱容大於空氣,之前的太陽輻射能量逐漸積累在了陸地深層,這些熱量慢慢釋放,所以冬至這天並不會是最冷的。

我們的作品還側重文化解讀,主要介紹古時人們過冬至的習俗。冬至是數九的開始,我們有流傳下來的“九九歌”,還有“九九消寒圖”,圖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九畫字的構思非常巧妙。這些元素被放進視頻裡,很多人看後產生了興趣,然後就去寫字或者畫梅花,做各種形式的消寒圖,成爲一種延伸到屏幕外的互動形式。

最後,要講講飲食文化。在北方過冬至,大家會吃餃子,這天吃餃子寓意“抵禦寒冷,保住耳朵”。我們在動畫裡就用捂着耳朵吃餃子的卡通人物把這個說法形象地展示了出來。在南方過冬至,人們會吃赤豆糯米飯,親朋好友其樂融融。

我想,每集2分鐘的動畫包含不了太多內容,讓觀衆看得開心、漲點兒知識就很好了。當然,如果大家產生了興趣或者疑惑,想要進一步探索,喚醒了心靈深處的科學精神,我們就更滿足了。

布料拼貼出的民俗別樣精彩

講述人:江蘇省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布藝代表性傳承人 祁競

南京布貼畫成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後,越來越多的人跑來觀看,想要學習這門技藝。於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決定:用布貼畫演繹二十四節氣,面向廣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開設“妙‘布’可言”畫民俗公益課堂

這個任務落到了我肩上。接到任務後,我首先收集了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很多資料,充分了解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民俗。原來,每個節氣都有“三侯”,這三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諸如氣候變遷、動植物的生長及習性變化、農業生產活動以及人們的飲食起居等等。依據這些民俗,我按照布貼畫的特徵構思、創作,反覆摸索,終於把課件做成了。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也是“妙‘布’可言”畫民俗之二十四節氣課程的第22節課。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北方地區,則有每年冬至日吃餃子的習俗。於是,我就把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用在了冬至這幅布貼畫的創作上。我選了一個直徑20釐米的圓形材料,用一塊木頭紋理的布料製作成面板。畫面中間有一個裝肉餡的盤子,面板上有包好的水餃、剛剛擀好的餃子皮、擀麪杖,還有製作餡料的蔥和香菇等。一道道製作工序後,平日裡閒置的碎布料變成了一份秀色可餐的“美食”。

這項活動推出後,很快受到了大家關注,特別是青少年朋友們,都很喜歡這個“神奇課堂”。

不知不覺,我擔任布貼畫任課教師三年了,在教學實踐中感受很多。往大處講,面對青少年傳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我覺得很自豪。讓他們深刻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燦爛的古代文明、精湛的傳統手工技藝,有助於他們增長愛國熱情,增強文化自信。往小處說,青少年學習布貼畫,可以增強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成爲美育的重要方式。

社會不斷髮展,生活日新月異,布貼畫記錄着這一切,爲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美好與精彩。

時間嘀嗒,我們這樣感受節氣變化

講述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漢語言專業本科生、文淵漢服社原社長 徐傑

高中時,我偶然參加了一次關於漢服文化的社團活動,主講人關於傳統服飾的講解彷彿爲我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傳統服飾的形制、紋樣背後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但我和很多人一樣,對此很感興趣,卻不太瞭解。2018年,我考進中國人民大學,欣然加入文淵漢服社,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營養。

今天是冬至,我想講講我們的品牌活動——“冬至雅集”。活動中,我們有冬至詩詞的講解和吟誦環節,還有繪製“消寒圖”、茶藝展示、漢服表演等內容。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繪製“消寒圖”。雅集上,我們爲同學們分發寫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文字的消寒圖,每個字都有九筆,請他們每天描一筆,待九個字描完後,就會發現已入春天。從接到消寒圖開始,我每天描一筆,然後順帶附上一句相關的詩詞。其間,我一邊學習相關詩詞,一邊記錄天氣、觀察歲時變化。剛開始不太有感覺,但是越往後越會發現,歲時變化往往藏身於身邊最微小的地方。比如,某一天突然感到屋檐開始向下滴水,第二天發現屋頂上的雪已經悄然融化;某天忽然發現草葉長出新芽,轉眼間便有了濛濛綠意……在這一筆一畫中,我能感受到古人制定節氣的巧心,也能感受到與古人自然地貼近。

我還參與籌辦過“履霜詩會”,在霜降時節與同學們到圓明園賞秋,通過“飛花令”活動品讀與霜降有關的詩詞作品,在娛樂放鬆中感受傳統之美。當我們來到戶外,吟詠着詩句,輕撫落葉上的白霜,就彷彿觸摸到了秋天。

每次籌辦活動,我們總能得到各界支持,同學們的參與熱情也越來越高。常有同學問我,爲什麼對舉辦活動這麼有激情?我想,最重要的,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我希望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影響更多人蔘與其中,帶動大家一起領略傳統之美、傳揚文化之光。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李曉、王斯敏、張景華、袁于飛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釗汐)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