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水上”餐廳利在長遠
近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在官網發佈《關於規範市區主要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範圍的通告》,要求明年5月起,珠江等河涌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範圍內擬禁設餐飲。今後,“水上”餐廳或將整改甚至被禁止。
“一條珠江穿城過,百道河涌匯其中。”廣州,一座依水而生的城市,水是這座城市的一大標誌。而廣州另一標籤,美食,同樣讓人津津樂道。珠江與美食,可謂是天作之合。比如,沿江路與長堤一帶,食肆林立,客流不斷。然而,繁華食肆造成的一種負面後果,就是可能偷排污水,造成水體污染。
根據廣州管理城市部門解讀稱,因市區主要水域市容環境衛生管理範圍存在標準模糊的問題,導致各類餐飲企業對市區主要水域水質的影響仍不容小覷,水域生活垃圾問題值得警惕。從目前水域環境衛生管理的現狀看,廣州擬禁一批“水上”餐廳也是現實所需。
長期以來,餐飲業污水一直是人們容易忽視、但又難處理的污染源。一方面,標準模糊、違法成本低是導致排水戶對排污不夠重視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面對往往超標排放的餐飲業污水,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也難以有效處理乾淨。對此,要治理好餐飲業污水,關鍵還在於處理好污水排放的問題。
具體而言,首先要針對目前衛生管理範圍存在標準模糊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考察調研,制定一套規範適用的行業標準,並監督餐飲企業嚴格落實執行。其次,要對污染源“重拳出擊”。加強相關職能部門對違法排污餐飲企業監管,對無證排污、排污嚴重的企業要給予經濟處罰或停業整頓。若整頓後仍不達標,要堅決予以關門取締。唯有牢牢守住污染源頭,才能掐住亂排放的口子。例如,整治前的曉港湖,也同樣深受餐飲業污水的困擾。但正是通過一套源頭治污的“組合拳”——全線關停對曉港湖水質產生影響的餐飲項目,從源頭控制沿湖周邊餐飲的污水排放,才讓曉港湖迎來轉變。目前,曉港湖在控制污染源後,逐步形成生態水質自淨系統,湖水清澈見底且無任何異味,也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
治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想真正做到“長治久清”,還需久久爲功。如果河邊飄來的是陣陣污水惡臭,那眼前再美味的佳餚也食之無味。 (陳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