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1年投資收益 多家公募基金稱"降低預期"

(原標題:展望2021年投資收益 多家公募基金稱“降低預期”)

本報記者思文

站在2020年最後一天回顧2020年全年,市場震盪盤整,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投研實力經受了巨大考驗。《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全年公募市場上的主動權益基金中,有超過1200只基金斬獲了超50%的回報率

展望2021年投資機會易方達等多家基金一致認爲,2021年結構性機會較多,市場賺錢效應將從估值擡升逐漸轉移至盈利水平和盈利趨勢。當前投資者應當理性看待公募基金高收益,降低收益預期。

挖掘盈利增長投資機會

多家基金公司普遍認爲,明年市場結構性機會較多,中短期市場走勢取決於盈利水平和盈利趨勢。在投資機會的把握上,明年公募基金將通過投資不同市場的資產配置把握企業的投資機會。

易方達副總裁研究部總經理馮波表示,雖然整體市場高估,但也能找到很多估值水平合理的公司,通過價值增長看到較好的投資回報,所以明年存在很多結構性機會。

對於企業盈利水平,民生加銀基金測算結果顯示,部分企業盈利有望在2021年維持30%以上增長,或者顯著加速,例如生產線設備軍工上游、新能源車、消費電子,2021年A股市場將震盪向上。不過,在宏觀流動性相較2020年難以進一步寬鬆的前提假設下,2021年僅賺企業盈利的收益已是樂觀假設,如果流動性大幅收緊的話,不排除估值中樞有下行壓力。

具體到消費等熱門板塊的走勢,南方基金副總裁兼首席投資官史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等熱門板塊從長期來看有很高的投資價值。消費板塊企業的經營基本面相對較穩定,可預測性較強。”

易方達研究部副總經理郭傑同樣認爲,消費品行業或者ToC端商業模式有典型的商業慣性。對於消費企業而言,可以通過過去積累的品牌口碑持續不斷變現爲自己的價值,很多消費品企業當下做的事情,都是在爲未來的盈利持續創造價值。

投資者應降低收益預期

今年主動權益市場業績飆升,多家基金公司表態,這是對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投資實力的“試金石”,而就中長期來看,投資者應該降低收益預期,理性看待投資機會。

根據民生加銀基金測算的數據顯示,2019年和2020年主動型基金收益率中位數分別爲36%和38%,而歷史上持續兩年高收益率後的下一年往往經歷調整。

史博對記者坦言,“過去兩年股票及混合類公募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在40%左右,投資者應降低收益預期。因爲從全球資本市場經驗和國內歷史情況來看,資本市場能帶來的年均收益率大概在10%-15%之間。過去兩年收益較高的原因,一是大類資產配置向權益市場轉移,二是優質上市公司有一個估值提升的過程。而2021年估值提升已經到一定階段。2021年的收益或主要來源於企業盈利的增長,機構投資者需要依靠挖掘盈利增長帶來的投資機會,企業盈利所帶來的收益也會更踏實、更穩健。”

馮波也在此前表態稱,應該降低投資預期。事實上,過去居民股票市場的配置比例明顯較低,而從增量角度來看,未來5年-10年權益類資產配置重要性將會明顯高於房地產配置。基金公司普遍認爲,2020年股市流動性好於社會宏觀流動性,居民、機構、外資等持續增加權益資產比重。居民配置、機構配置、外資配置是中國權益時代的重要推手,隨着A股走向成熟,資金流入A股的趨勢仍在繼續。在權益基金迎發展新機遇背景下,機構投資者將更加註重爲基金持有者創造價值,投資者也應更加理性參與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