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推高汽車產業創新潮

在日前落下帷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闡述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而創新和開放成爲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內容。作爲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汽車行業在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推動下,將迎來新一輪的創新高潮。

創新成參與市場競爭必要條件

日前,北汽集團滴滴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一代L4級自動駕駛汽車,首次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亮相,這也是今年6月北汽集團與滴滴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研發高級別自動駕駛定製車型後推出的一款高科技產品。北汽集團近年來圍繞智能網聯汽車轉型持續發力,牽頭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斥資20.51億元打造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與華爲聯合設立“1873戴維森創新實驗室”、與百度共同設立汽車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在美國設立硅谷自動駕駛聯合實驗室……

這只是中國汽車企業在推進持續創新方面的一個縮影。隨着汽車產業的發展,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和高端化,技術和服務創新成爲汽車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個必要條件。一汽、上汽、北汽、長安、吉利、長城等衆多中國汽車企業都在持續推進產品創新,不斷推出更多的高端產品。

北汽集團董事長姜德義日前表示,北汽集團將圍繞智能技術、智能產品、智能生態和智能交通四大重點領域,持續穩步推進,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建立起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技術、智能駕駛算法、5G網聯技術、車聯網大數據、以太網安全網關五大核心技術平臺,並在2025年實現L4級自動駕駛產品量產,以及L5級完全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成熟。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創新是引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推動我國汽車產業參與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更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未來一段時期內,推動形成國內大循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都要以科技創新爲先導。要順應當前汽車產業的發展要求,加快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核心零部件及車用動力電池等領域的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早日實現優化升級。同時,通過加強服務創新,提升存量市場、培育增量市場,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和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爲目標,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力度政策支持新能源智能化

新能源、智能化是目前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成爲支持政策關注的焦點。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強調堅持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融合創新爲重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

規劃指出,經過多年持續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階段,融合開放成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新特徵,提出五項發展任務: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其中,新型產業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和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階段的重要目標與方向。

按照目標,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品牌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純電動汽車成爲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等。

除了中央層面政策,各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對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創新推動的政策支持力度。

廣東省日前出臺了發展汽車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羣行動計劃,提出要依託廣東省良好的產業優勢,培育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羣,依託自主品牌整車企業,重點圍繞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引導企業實施品牌提升及全球化戰略,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等部門也印發了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體目標,規劃加氫站接近100座並建成運行超過30座,加氫網絡全國最大,形成產出規模約1000億元,發展規模全國前列,推廣燃料電池汽車接近1萬輛,應用規模全國領先。到2025年,上海成爲全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高地,建成運行超過70座加氫站,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達到萬輛級規模以上。

隨着政策力度的加大,新能源、智能化領域也吸引了衆多互聯網巨頭、通信運營商、芯片製造商等的關注。近期,長安汽車、華爲、寧德時代宣佈攜手佈局高端智能汽車市場,智能網聯成爲企業合作的入口,也讓行業的機會市場重新打開。

工信部裝備一司副司長石紅豔日前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加快關鍵技術攻關突破,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推動技術快速的迭代和商業創新發展。

新一輪對外開放推動產業重構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到2035年,形成對外開放格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

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是順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隨着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快速發展,衆多國際汽車巨頭紛紛與國內汽車領域的新能源、智能化相關企業合作,形成了一股“新合資”熱潮。與以往“市場換技術”的“老合資”不同,“新合資”更加註重雙方在技術、創新等方面的互利合作,中國企業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和技術優勢。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開放發展是新發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中國汽車工業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先行者,也是對外開放的受益者,在新的發展階段,汽車行業需要以更加開闊的胸襟立足中國、矚目全球,繼續堅持對外開放的發展理念,推動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格局,從而實現產業佈局的“高站位、大格局、全區域”。汽車行業還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思維,引進新技術、新產品、新企業和新理念來激發創造力,通過市場競爭,促進國內企業的優勝劣汰,從而實現汽車產業發展的優化、轉型、升級。

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說,新一輪更高水平開放,要更加強調製度型開放,不斷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要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專家表示,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全球產業鏈格局加速重構,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挑戰。在此背景下,我國汽車產業要充分認識汽車在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的重要地位,實行多輪驅動加快全面發展。同時,加快推進整車及零部件企業的協同合作,構建完整、強大的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保障體系,營造和諧健康的競爭環境和市場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促進產業的更新換代和轉型升級。(記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