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券商恐遭監管立案調查 事涉*ST富控財務造假
(原標題:秋後算賬!這家券商恐遭監管立案調查,事涉*ST富控財務造假,投行業務影響幾何?)
壓嚴壓實中介責任,絕非只是一句空話。在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曝光之際,中介機構也難辭其咎。
近日,關於“國融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消息在債券圈內不脛而走,而這一消息的透露方爲國融證券控股股東長安投資。截至目前,國融證券旗下多隻債券均未披露公司遭遇立案調查的情況。
據悉,由於國融證券在*ST富控2016年重大資產出售中開展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時,涉嫌盡職調查過程中未能勤勉盡責,被證監會稽查總隊開出立案調查通知書。對此,國融證券方面表示未有迴應。
遭遇監管立案調查,將對國融證券投行業務影響幾何?業內人士認爲,最直觀的影響將是項目有可能被按下暫停鍵。Wind數據顯示,目前國融證券共有兩個創業板項目IPO正在進行中,審覈狀態分別爲中止審查和已問詢。
國融證券恐遭監管立案調查
在固收、資管業務連番遭罰之後,國融證券的投行業務也即將面臨危機。
近日,關於“國融證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消息在債券圈內不脛而走。由於國融證券在*ST富控2016年重大資產出售中開展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時,涉嫌盡職調查過程中未能勤勉盡責,被證監會稽查總隊開出立案調查通知書。
早在2013年底,“中技系”的創始人顏靜剛以中技樁業借殼ST澄海,成爲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此後,ST澄海更名爲中技控股,通過一系列的重組併購,公司主營業務最終轉向遊戲開發及應用公司。
而國融證券參與“中技系”的資本局,則是在2016年。在2016年7月,國融證券作爲獨立財務顧問,操刀了中技控股(現*ST富控)的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在該次交易中,中技控股將其持有的94.49%中技樁業以24.16億元的對價轉出,轉讓方爲實控人顏靜剛控制的中技集團全資子公司。也即,在完成借殼上市後,中技控股即將核心資產轉出。
彼時,國融證券在獨立財務顧問報告中表示,其按照證券行業公認的業務標準、道德規範和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精神,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在認真審閱相關資料和充分了解本次交易行爲的基礎上,發表獨立財務顧問意見;已按照規定履行盡職調查義務,有充分理由確信所發表的專業意見與上市公司和交易對方披露的文件內容不存在實質性差異。
在頻繁的資本運作之下,顏靜剛的“中技系”最終入手三家上市公司。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1月,“中技系”三家上市公司紛紛發佈公告,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實際控制人顏靜剛於2018年1月17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
此後,*ST富控的危機也漸次爆發。在2018年業績大幅虧損後,*ST富控2019年業績如繼續虧損,將面臨暫停上市交易的局面。爲此,*ST富控不惜動起更改財報的心思,淨資產指標從上年的-36億元直接轉爲7.63億元。*ST富控的2019年年報也遭到審計機構的“否定意見”,並被監管連續問詢及開出一系列紀律處分。
今年6月,*ST富控披露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涉及大量違法事實包括: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關聯交易、財務報表少計負債、在定期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未在定期報告中披露或有負債等。除了*ST富控被開出60萬元的頂格處罰外,顏靜剛本人也被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在上市公司及實控人的違法違規即將“蓋棺論定”之後,此次國融證券被立案調查,或許正意味着監管對於中介機構的追責已經開始。不過,對於此事,國融證券方面表示未有迴應。
近年來多項業務遭罰
遭遇監管立案調查,將對國融證券投行業務影響幾何?最直觀的影響將是項目被按下暫停鍵。
根據相關規定,在證券公司處於立案調查期間,證監會暫不受理其作爲保薦機構的推薦,暫不受理相關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的推薦,暫不受理公司作爲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北京一家大型券商資深保代向券商中國記者介紹,此前,西南證券、國信證券等公司均因上市公司財務顧問業務爆雷而出現類似遭遇,投資銀行業務在立案調查期間將受到影響,儲備項目的“丟失”也有相當可能。
中證協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國融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01億元,排名第91位;實現淨利潤6906萬元,排名第95位。其中,國融證券2020年上半年實現投行業務淨收入1.95億元,排名第35位,與其他業務排名相比,對營收貢獻明顯。
Wind數據顯示,目前國融證券共有兩個創業板項目正在進行中,分別是電旗股份和潔雅股份,審覈狀態分別爲中止審查和已問詢。
從人員方面來看,國融證券參與*ST富控重大資產重組的三名項目主辦人中,有兩名在2017年轉投華創證券,目前只有1人還在國融證券執業。
2018年12月,內蒙古證監局曾對國融證券採取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措施的決定,涉及三方面問題、八個事項。其中,包括未及時報送多個重要事項、爲緩刑人員辦理入職、員工私下向投資者推薦私募產品等多個問題。
在2019年,證監會陸續對國融證券總經理、合規總監、固收、資管業務負責人等開出罰單。2019年5月,證監會對國融證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措施的決定,限制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一年。疊加此次投行再遭監管調查,可算是雪上加霜。
由於以上大量違規情況,在2019年的分類評價中,國融證券從BBB連降5級下調至C。不過,在今年的分類評價中,國融證券重回BBB評級。彼時,國融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9年以來,國融證券全面加強合規風控管理,並聘請外部知名諮詢機構對公司合規管理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對存在的不足進行強化。
在恆泰證券轉投天風證券、業務發展勢頭全面向好之時,作爲內蒙古轄區“唯二”的券商,國融證券近年來卻頻繁遭遇監管罰單,對比明顯。此次證監會立案調查最終結果如何,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