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巷弄裡的土屋一眼就愛上 花蓮「巷小老房子」

圖、文/摘自《花蓮移住:和30位新花蓮人一起練習理想生活》,麥浩斯出版社小小的巷弄裡,灰色的水泥牆下散落着幾盆綠色的盆栽,老舊的腳踏車隨意停放着,不遠前方的低矮土屋透出低微的笑語,這樣的氛圍彷彿回到了鄉下奶奶家,只要踏進門就有着溫暖的微笑、熱呼呼的食物,和前來串門子的老鄰居此起彼落的招呼聲。

性生活 副業花樣多「巷小老房子」,屋如其名是在小小巷弄裡的土屋老房,房子主人是新晉升夫妻的Ivy 與南哥長髮隨興挽起,穿着自己手染服飾的Ivy,實在很難想像多年前她是穿着OL套裝,征戰廣告業及銀行業多年的廣告行銷專家。龐大的工作壓力常讓Ivy萌生退意,在一次美國的工作邀約後,Ivy開始沉澱自己的心靈,不想再爲了工作而工作。

回到臺灣後,Ivy認識了南哥,開始跟着從事景觀設計的南哥到處走,除了主業,兩人多采多姿的副業也讓人聽了十分感興趣:他們曾跑到信義鄉高山,種了九千多顆高麗菜,「種沒多久阿南就接到了外地的工作,一個月後回到山上,高麗菜都被其他野菜淹沒了。」Ivy笑說着。開心農場成爲殘念後,兩人又去田尾鄉陪南姐種花市集擺陶,甚至賣過炭臭豆腐及到平溪賣燒麻糬,遷徙到花蓮的整個過程,充滿了相當多的樂趣與回憶。

定居花蓮 五分鐘決定之前倆人因工作的關係,雖常往花蓮跑,但尚未萌生居住下來的念頭,「我們只想沿着花東海岸,在看得到海的地方找一塊地,但是一直沒找到理想的。有次阿南到市區幫朋友設計吧檯,意外發現巷弄中的這棟老房子,我從屋外走到院子、再走出來就決定要租了。阿南更快,走到巷子連房子都沒進、就決定要租了,所以定居花蓮只是五分鐘的決定。」Ivy笑着回憶道。

沒想到承租之後,卻是挑戰的開始,「我們那時候完全不知道屋況,看到土屋就很開心,也沒想過到底會破爛到什麼地步。開始拆之後就不得了,因爲拆越多、要修補的又更多。」兩人整修光修補就花了五十萬,完全超出預期,一直到現在還維持邊做邊整修的進行式。

巷小除了維持老屋原有的味道,也添加了許多主人的風格,Ivy美麗的手染布,化身成優雅的燈罩、透着陽光窗簾等處處可見;嵌着藝術燈光的廚房吧檯,是阿南拿手的水泥雕塑浴室大片的圓弧泥砌窗,引進了綠意及陽光,這些創意毫無違和與老屋互相融合。

就是愛老房子對於老屋,夫妻倆有着濃濃的眷戀,特地製作了老房子地圖,如數家珍地介紹每棟老房子的特色,曾有對來巷小的大陸夫妻,特地從成都把腳踏車運來臺灣環島,他們可以住一晚上萬元的飯店,但卻鍾愛巷小的老房,「他們說,就是喜歡老房子獨特的氛圍。」

「花蓮老房子很多,但遺憾的是近幾年拆的速度也很快,我們希望可以保存更多的老房子,引進觀光客當地人是好事,但應該保存花蓮那吸引人的珍貴資源的地方,而不是一頭熱地蓋東西,許多老房子翻新後已經失去了原本韻味,我們覺得很可惜。」

情意 隨興無設限「花蓮人情味很重,大家有什麼吃的都會送來送去。」巷小有一個獨特的小旋轉門,由老農具改造而成,本來只是覺得有趣,沒想到卻變成不在家時朋友送食物的小密門,常常一回家裡就看見門口一堆小禮物。巷口阿嬤還會準備一堆東西給阿南吃,熱情到讓阿南想逃回家裡。

「曾有一個客人說花蓮人好奇怪,都市人都會先電話邀約,把時間地點很有條理地約好,而花蓮人是隨便就拎着食物就來串門子,也不在意是否撲空。」但Ivy想,這就是花蓮人的自在和愛分享吧,自家的手釀鮮採蔬果甚至時令花朵,隨興而沒有設限的情意。

帶着暖意的巷小,常常坐滿了來串門子的朋友,原本只是想當工作室的地點,卻意外地成爲空間的分享者,鄰居、朋友、揹包客們彷彿是個大家族,Ivy和阿南希望這個寧靜的巷弄老房,可以帶給大家如同回家般自在又安穩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