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梯田與達魯岸的山海之戀 百年石梯坪溼地覆育露曙光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有百年曆史的花蓮縣豐濱石梯坪水梯田缺水20多年,經阿美族人奔走多年,終獲林務局資助族人動工展開引水復耕,林務局保育組表示梯田目前已完成6公頃覆育預計復耕10公頃,覆育工程可望今年完成。

◄缺水20多年的豐濱鄉石梯坪水梯田目前已成覆育6公頃。(圖/翻攝花蓮林區管理處官網)

林務局保育組指出石梯坪水梯田原本是豐濱鄉面積最大也最完整的稻田,既是港口部落糧倉,也是部落的溼地生態教室及採集野菜水產的小型「菜市場」,更是港口農耕文化發源地。但是近20多年來,由於灌溉水路失修,水梯田因而陸化,除了溼地生態消失,部落的農耕文化也因而式微。

另外,部落族人早在2011年1月小規模試種高雄139號水稻成功,還命名爲「海稻米」,也在同年10月播種大葉田香輪傘草,試着實現水田生態、海岸生態共生理想

農委會主委興華副指出,因爲水梯田具有多元的價值功能,農委會開始關注水梯田陸化對生態與文化造成的多重危機,因此2010年開始林務局選中生態、景觀人文資源豐富的豐濱鄉,先從居民參與意願極高的港口部落開始,補助花蓮縣政府修復舊有的灌溉與蓄水設施,並結合部落共同推動水梯田的復舊工作

部落中負責計劃推動的舒米‧如妮說,百年曆史的石梯坪水梯田重現,是港口20多年來久違的大事。而且水梯田生態的覆育,還包括象徵阿美族農耕文化的達魯岸(阿美族傳統農寮)再現。舒米指着一間原本因爲水梯田荒廢而閒置傾頹,透過覆育計劃,讓耆老帶領部落青年以傳統工法重現達魯岸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