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科技幫手 實施智慧監管

轄區企業成千上萬,如何防止它們虛開發票?在江蘇崑山市市場監管局與多部門共建大數據協同監管平臺運用區塊技術存儲所有企業的工商信息、交易信息,並與稅務、人社、公安等部門共享,形成多部門協同監管局面,實現了對虛開發票等違法行爲的有效管控

老舊電梯到處都有,如何排查安全隱患?在浙江溫州市市場監管局藉助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對特種設備製造、安裝、使用、檢驗檢測、維護保養、應急處置等所有環節進行信息採集,並據此建立風險評價分析模型,實現了對特種設備的風險評價、預警提醒。

少數企業有“跑路”行爲,如何確定重點監管對象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設立了市場監管風險洞察平臺。平臺由企業全景、行業羣體監測、重點行爲監測等模塊組成,通過採集整合互聯網地理信息等數據和企業經營活動軌跡數據,對企業“是誰、在哪、在幹什麼”進行實時監測。同時,依託大數據分析確定監管方向,解決了海量數據中“先監管誰、重點監管誰”的問題,爲實施精準化、差異化監管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針對傳統市場監管模式人少、事多、任務重的問題,一些地方市場監管部門積極探索,推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智慧監管舉措,有效降低了監管成本,提高了監管效率。中國市場監督管理學會秘書長馬吉軍認爲,智慧監管較好解決了傳統市場監管的難題政府部門應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適應市場主體活躍發展客觀要求,充分發揮科技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當前我國工業產品量大面廣、點多線長、安全風險點多,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數量多、產業鏈條長、涉及領域廣,特種設備安全總體風險仍在增長,老舊設備的不可預知風險仍在不斷出現。”在日前舉行的2020市場監督管理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表示,市場安全監管的過程就是預防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樹立“大市場、大質量、大監管”理念,“一方面要守好安全底線,保證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風險程度對發生事故概率高、損失重大的環節和領域加強監管。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質量提升工作,把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質量基礎設施覆蓋到生產一線,搭建‘一站式’服務平臺,強化對中小企業的質量技術服務。”(記者 李心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