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藝術醜醜

吳冠中.春如線。

文/蕭培麗

最近迷上TED TALKS,一場接着一場的聽,其中ALEN DE BOTTON在一場(更寬容更溫和的成功哲學演講中提到『成功的意義,讓人有深刻的反省。他說,當我們說到成功是什麼意思時,我們可能想到是那個人賺錢很多,在某個領域有所長。』其實他自己也對成功有很大的興趣,也想着怎麼樣纔可以成功?在多年以後他已有了微妙的領悟,那就是(你無法在每件事上都成功。)你無法魚與熊掌兼得。在承認成功的同時也要承認有所失敗。

BOTTON的說法讓成功的定義有了一種平衡性的思考,比絕對論的成功定義更具有人性價值觀。因此我們在羨慕那個人賺很多錢時,他也可能會是婚姻不幸福,很少有時間休閒,或是可能失去健康等等。這樣的成功更捕捉了生命的價值與平實,成功的人非神話人物

絕對論在藝術的領域也常常出現,注意到了嗎?藝術的領域常談論的是美,也習慣說美,美成爲衡量藝術的標準。歌德就訂出美的形式七種要素。分別是反覆、漸層、對襯、平衡、調和、對比、比例等等。如果你試着把畫用這七種美的形式去分析或賞析,幾乎都可以得到一種美的形式應證。

安迪沃荷.瑪麗蓮夢露。

希臘羅馬時代開始,西方藝術史都在美的領域裡打轉,因此有了美學的討論,東方的中國藝術也不例外。藝術家哲學家對於美都有不同的主張,有的主張唯心論美自心中來,有的主張唯物論,美是來自物的本身,有的主張直覺說,有的主張美本來就存在萬事萬物間,像老子天地有大美一樣。隨着資訊的發達,我們對於美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多元,曾幾何時整型也是一種美的價值觀,黑頭髮染成棕、金、紅、藍、綠也是一種美,在人體素描中才可以看到的肌理,也活生生地走在街上,成爲一種美,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成爲一種形而上的代名詞油畫成爲世界的主流,現代抽象成爲一種創意的展現………….,我們對於藝術的眼光已經被不同的說法包圍,普普藝術,歐普光學藝術,衆所周知安迪沃荷把瑪麗蓮夢露的圖像,用不同色彩氛圍一張張並列排開展示,成功捉住觀衆的眼睛,歐普的視覺藝術在整齊中求變化,藝術是不是也像成功的定義一樣,有了更人性化美學觀

雖然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人會說藝術是曲高和寡,那些還停留在過去美的價值觀裡的人受到絕對論的影響,也認爲成功是完美的,藝術是完美的,因此還有對成功者或藝術家甚或政治人物抱持着神話般的思想,那麼我還要介紹對於美有了不起反省的三位畫家,讓以爲藝術是曲高和寡的人更能夠多瞭解藝術的人性化及不完美。

中國近代山水畫黃賓虹,他認爲美是客觀的,自然界有美,繪畫作品有美,美有外在與內在,醜中有美。蘇東坡也說過類似的話,石文而醜,石之粗樸與玲瓏之美相比是醜,但其醜也是玲瓏之美所無之美。而曾經以一幅交河故城拍得人民幣四千萬元的中國近代畫家吳冠中,他曾出書「美醜緣」。在書中曾說過,『到哪裡尋找美的對象,天上人間,在雜草叢裡,在亂石堆裡,在密林深處,在悠悠湖上,在雪峰之巔,但我卻更碰見了更多的醜,他的老師吳大羽給他的書信中說,美醜之間時乖千里,時決一繩。吳冠中曾就此說過在藝術探索中,在生活實踐中,他日益認識到醜的作用和力量,在人們苦苦追求美的時候,醜卻隨時包圍過來,無孔不入。失去醜的對稱美就不復存在。』

杜象.噴泉

我們看到了時代更迭,美的討論不再是隻有美的絕對論,這些具有挑戰性的說法,美沒有固定的形式,或許也是一種美的衡量,達達藝術的先鋒杜象把馬桶當成他的藝術作品(Fountain) 展示出來時,藝術裡純美的絕對,已經宣告瓦解,因此藝術是不是絕對美?我想已經有了不同程度可以接受的說法,有這種瞭解,不會再說藝術是曲高和寡,應該說藝術是品味人生的一種方式。

雖然我個人還是隻喜歡美!但藝術的醜醜也無疑是一種美的形式。好像人生對成就的定義一樣,有成就的同時也有失敗或不足的層面,不需要羨慕某些人的某些成就,每個人都有美美與醜醜。

▲吳冠中.春風又綠江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