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旅行的美食(悟)

澳門葡式建築街道。

圖、文/蕭培麗

旅行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釋放也是一種靜心,可能有的人喜歡在旅行中購物、有的人不喜歡購物,有的喜歡自拍、或是愛照風景,旅行裡也常有驚喜和美感的享受,這些都是生活最渴望的樂趣。

社會經濟的發展走到今天,從實用到需求到慾望購買,造就了美感經濟,文創產值。文創產值不斷的擴大,設計包裝似乎也代表了部份產品的價值業者覺得包裝設計可以吸引購買慾望,創造營收。就這樣一個一個老店換了新衣,換成創意下的懷舊,老店要透過照片才得以還原原貌。旅行如果慢不下來,商品不斷以外貌誘人,美感也變快了,美味也變得像是附加價值,百年的老滋味要怎麼和我們交流?這似乎也是原味美感與經濟的矛盾。

旅行是一個生命的變動,看不同的美景,吃不一樣的食物,體驗異國文化,讓我們所有的感官被征服,種種文化的美喚醒我們青春的血液,文化的原貌彌足珍貴,有一種和古人交流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澎湖,每逢元宵節母親就會買糯米做的米龜,然後到天后宮跪拜媽祖祈求全家平安,再帶回家分給我們吃。米龜只有簡單的香蕉油味道和淡淡的糯米香,吃起來像年糕,卻又不黏牙,反而有種清爽的粉質口感,也沒有特別的包裝,澎湖這項傳統文化至今仍然保存着,米龜其實一點也不出色,也沒有跟着時代換裝,在它不起眼的外表下是一個信仰的文化,關懷家人的文化,美味與美感就存在於這種簡單樸實裡。如果在琳瑯滿目的商品設計中選購,它肯定是被忽略的一個。

▲澎湖米龜。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亦稱非物質文化遺產)裡共列有三百多項,其中很罕見的列入一項食品,那就是澳門的牛油糕,由葡萄牙人引進,已經有百餘年的歷史,至今仍然堅持用銅鍋炭火製作,據說牛油糕製作耗時三天才能完成。發酵過的麪粉拌入椰漿汁煉奶、欖仁和杏仁、牛油等再用炭火煮七至八個小時,口感跟我們的年糕類似。另外這家店的蟲仔餅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入口濃郁的奶香味和淡淡的鹹味,巧妙地在口中結合,完全是沒有油膩的酥香,它的包裝極簡,就是一個透明的塑膠盒,紙盒也只是簡單的印刷,如果不知道它是世界無形文化遺產(非物質類的文化遺產),較之於其他重視包裝設計和宣傳的餅家,它還真是常常是被旅客忽略。

▲蟲仔餅。

這些古老的美味,如果我們在旅行中看的是包裝,和店家的設計,一定會錯過它。其實在文創的口號下容易讓人只看到的是包裝的創意和創新,卻不容易看到真正的深層文化,也體會不到歷史原味與美感。

中國有位畫家王冕畫荷十分有名,同時他的梅花也創造了歷史的新頁,他首創胭脂畫沒骨梅花,而他畫梅花絕對不畫官梅只畫野梅,王冕認爲官梅是做官的人家或宮廷內植種的梅花,充滿人工修作的造作感,枝幹盤曲媚俗;野梅枝幹挺拔勁直,纔是梅花真正的美感。

金燕牛油糕老店。

當我們能夠看到、品嚐到跟古人一樣的美感和味覺時,彷彿我們美感與味覺和古人一樣,似乎也透過一樣的味道、一樣的外表,體驗了古老的文化,和時間累積的深沉美味。這種文化體驗就像王冕的野梅論一樣,摻雜人生的味道,對時間的感悟。

禪說,心無外物,我們生命的本體應該是空無一物,只是被塵俗掩蓋。固然旅行是一種靜心,一種舒放,也不必弄得跟修道一樣,但是對美食的(悟),也何嘗不是一種文化美學呢!

--蕭培麗,《ETtoday東森新聞雲》撰述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