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中國山水畫的故事

顧愷之.洛神賦

文/蕭培麗

看到中國山水畫和西洋風景畫,是不是有種玄妙與寫真的差別?中國的山水畫有時飄渺山林、有時崇山峻嶺畫面常常是滿滿的,最常聽到的用意境兩字來形容中國的山水畫。因此也拉開了和西洋畫之間寫實、寫真的差異性。看似簡單的意境二字,卻是中國數千年思想淬鍊而得,也是哲學思想演變出的一種表現體悟。因此中國山水畫成爲世界上罕見美麗藝術之一。找尋中國山水畫的思想軌跡,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跟隨文字記錄來了解。最早的文字記錄是六朝的宗炳,在他寫的《畫山水序》中有着關於山水畫的描述。可以推斷中國最早的山水畫應該是六朝。

▲宋.范寬.谿山行旅

中國山水畫的畫法完全是真山真水寫生而來,宗炳遊名山,對山水自然感受深刻,因此發明山水畫寫生方法,他對於遠近、大小,如何畫大山巨嶽,有很多觀念西方透視學有些相似。

不過我們現在我們只能看到留下來的最早山水畫可能是顧愷之的洛神賦,但水準並不高,山畫的像土堆樹畫的像拳臂。到了唐朝王維所寫的《山水訣》就說到,畫道之中,水墨最爲上。在他另一篇《山水論》也提到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也就是說畫畫前對於畫面的佈置、位置要在畫之前先有想法。出現了畫之思想的內涵盛唐時吳道子,在山水畫上有獨到的創見,所謂吳帶當風,吳道子是宗教畫家,他的畫重線條不重顏色,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宋.郭熙.早春圖

山水畫獨立爲主要的畫別,應該是在中唐,因當時宗教意識衰退,神的地位不再明顯,人與事物慢慢的成爲主要的生活重點。山水、樹石花鳥都成爲畫中的主要審美對象。也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仕女圖牛馬圖等等畫作出現。最重要且清楚說明山水畫精神的是宋朝郭熙《林泉高致》,在文中不只說了山水畫的技術問題也說明了山水畫在宋朝是具有人民普遍性的意義,以及現實生活相應的山水畫和禪宗在北宋盛行關係,而禪宗又跟老莊哲學思想接近,都是自然與自身合一的思想,希望在自然中得體會而了悟。擺脫現實、追求心靈釋放。

▲唐.王維.雪溪圖

除了思想脈絡我們也看到中國山水畫的內涵與西方風景畫的差異,五代荊浩筆法記》提出山水畫的六要,氣、韻、思、景、筆、墨。呈現美學的標準。宋朝郭熙《林泉高致》則把中國山水畫的獨特處作了最佳的註解。也說明了爲什麼中國稱爲山水畫,不是稱作風景畫?郭熙說「謂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遊者。畫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遊之爲得」。所以中國傳統山水畫可居、可遊是最好的表現。也就是在中國的山水畫是遊走山川再集合所有、所見來繪畫,不是站在某一處定點繪畫,因此觀者可以進入畫中任何一個點遊玩、欣賞。這種中國山水畫的多視點的畫法,也呈現繪畫時邊遊歷、邊觀賞、後構圖的特點,西方繪畫採用的是「單點視覺」,在單點寫生構圖,所以中國繪畫史中只有山水畫,這就是中國山水繪畫獨特美感思想,多視點入畫,可居、可遊的妙處與樂趣。給觀者一個自由的廣闊的空間,也正因爲它的自由性使得思想意境的體會有轉化的能力,豐富性也更大,讓人有忘我的意境之美。欣賞中國山水畫可以自由入畫,在畫中選個位置站一站,是不是趣味意境多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