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培麗/今天和東坡先生賞竹不吃肉

文/蕭培麗

▲鄭板橋叢竹圖

中國人愛竹,畫竹,用竹,吃竹,密切的竹我關係,大概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還要深奧!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毛筆畫竹,畫竹就像寫書法,布葉宜學草書枝節宜學篆隸;這層關係不但讓竹多了文人氣息,也和修養氣節成了密切的關係。

一幅好的竹圖該具備麼條件? 大致參考元朝時候李珩寫的竹譜就能略知曉竹圖之趣一二。大概分爲位置,描墨,承染,設色到籠套(是畫的最後檢視)五樣步驟,如果都能完善就是好的竹圖。而墨竹畫法講究的是畫竿,如果有兩竿就要有前色濃,後竿淡;畫節必須要上一節覆蓋下一節;下一節要承接上一節,中間雖斷離,卻要有連屬意。畫枝畫葉則是講究筆勁老枝挺然而起,嫩枝婉順柔和,畫葉實按虛起,一抹畫過少遲留。

中國藝術史上畫竹最有名的應該是清朝鄭板橋,他的竹圖有清秀的意境,竹纖細雅緻,至今仍受到多數人的喜愛,連在韓劇黃真伊裡也能見到以鄭板橋之竹圖做爲屏風襯托世宦文人雅氣,不斷出現在劇中。有趣的是鄭板橋看待自己的畫竹,是十分瀟灑無羈的,他說自己胸中無竹,隨興在月影中得到靈感而畫,正是對應了另一位全才東坡,宋朝的蘇東坡說畫竹必須先胸有成竹。這兩位極端的看法和畫法,成爲畫竹裡趣事卻也充滿人生哲學。他們的竹說,讓畫竹、賞竹的我們得到不少樂趣!

蘇東坡認爲竹子生來一寸時就已經具備了節葉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結葉具焉),很多人畫竹,一節一節的畫,葉子一片一片累積而成,哪有這樣的竹子啊!(今畫竹者乃節節而爲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呼?)所以蘇東坡說畫竹前要胸有成竹,執筆熟視,見自己想要的畫下來,急筆直直的畫下,他說若稍有遲疑,胸中之竹就不復可見。畫竹從地一起到頂,宋朝的米芾曾經問過他爲什麼不分竹節?蘇軾回答說,竹生時何嘗逐節生?

▲蘇東坡紅竹圖

其實蘇軾的不分竹節是受到他的表哥文與可的影響,文與可是一位清高幽默之人,受到蘇軾敬重與喜愛的表兄,他倆的感情深厚,胸有成竹就是稱讚文與可。文與可擅長畫竹,也非常有名,在當時有不少人向他求竹圖。

清朝的鄭燮(鄭板橋),對胸有成竹是不一樣的看法,他自己在文章中說過,文與可畫竹是胸有成竹,鄭板橋胸無成竹。「濃淡疏密,短長肥瘦,隨手寫去,自爾成局,其神理具足也。然成竹無成竹,其實只是一個道理。」

鄭板橋其實是一位浪漫隨興的人,他畫竹都是一種閒情雅緻,他家門前種竹,到了夏天新竹初長綠蔭照人,他就會搬一個榻躺坐在林中,吹吹涼風。到了秋冬他會用竹子自做成窗櫺,然後在上面用麪粉糊上白紙,有時看見凍僵的蒼蠅觸動在窗紙上,發出像小鼓一樣的聲音,再配上一片竹影,他說這是天然的圖畫。因此鄭板橋說他畫竹,多取自紅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跟氣節無關聯。他曾作詩「一節復一節,千枝攅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他的隨興感性讓他的竹子更多了人味

▲鄭板橋竹石

蘇軾的竹節論,文人談論氣節居多,認爲這其中是自我對於性情修養的反射,石濤就說過,東坡先生放情自高之人,而石濤自己是抱節不屈之人,天下不可廢者如節。儘管鄭板橋不說自己是與氣節有關,但後人多在其畫中看得另外一面,說他雖畫竹狂放不羈,但家書卻是循規蹈矩,至性過人。如果學他畫竹只遺神取貌,定是自不量力。

多有趣的畫上思想啊!賞竹圖也賞讀一些背後的主張,如果套一句現在的詞句,東坡先生是話題製造機吧!